倒退
(2013-10-27 15:59:25)
标签:
战友笑话生活记事文化 |
分类: 生活娱乐大杂谈 |
倒退
近日,偶在微信上看到昆明王绍战友一则微信,让偶乐不可支,因为偶既看到他的微信的事实,也想起他以前说话发音有点沙哑腔:“新兵连时,任何时候点到名都要大声喊:‘到’……有次班长点名,我答到,班长说我声音太小。罚我对着围墙大喊100遍。‘到,到,到’还没50遍呢,尼玛围墙突然倒了,把我吓得尿都出来了。紧接着出现了一个货车屁股,下来一司机,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他妈隔着一堵墙,你瞎指挥个啥!’”
偶在汕头,讲的是潮汕话,各位看官可不要小看潮汕话,它可是国家话言的活化石。偶单位是国家一级A类汽车客运站,本来就有24个发车卡位(规定是17个以上),设计能力每天可以发车860班次,现在才发近500班次左右。但在有的时段,班车还是比较集中。所以有的司机就出现提前私进卡位,倒车时乘务员没有下车指挥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关部门为此向车方发出通知,偶也交代办公室叫人制作“倒车必须有人指挥”的12块警示标志,张贴在发车卡位的柱子上。
没想到,很快做出来的警示标志变成了“退车必须有人指挥”,让偶哭笑不得。潮汕人往往将“倒车”说为“退车”,制牌的人可是用潮汕口语化制作警示牌了,它与普通话不规范。所以“退”就要改为“倒”。这让偶想到了“倒退”这个词来。
偶在新华字典查到“退”的解释:1.亦作“倒褪”。 2.向后退;退回。如此一来,这“退车必须有人指挥”,还真出入不大,只是潮汕人看得懂,外地人念不顺口,还得以普通话为标准。偶站是个服务行业,很多工种往往三班倒,到了一定时间,就要倒班,不然有的老是上白天班,有的老是上晚班,所以要倒班,不是退班。这倒和退的运用名堂不少呢。
数月前有一次到站食堂午餐,偶然发现在放汤锅旁边的墙上有一条小标语:“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用汕头话读,好象说得过去,但用普通话一念,问题就来了,它的原意是将米饭“倒掉”,不是将米饭“倒下”。所以写标语,既要读得通,更要看得懂。一字之差,谬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