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对私不对公
(2013-10-21 14:21:47)
标签:
银行服务生活休闲杂谈 |
分类: 饭后茶余龙门阵 |
假日对私不对公
最近,围绕银行服务的话题又火了。先是陕西一个75岁重病在床的老人被120担架抬进银行改密码,媒体报道后,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罚,银行领导登门道歉。另一事例更为严重,广东一农信社要求中风老人亲自前来取钱致其当场猝死。
偶在百度搜索,这事在以前也曾发生过:2009年1月12日中午,一位身患绝症的老人,被亲属用担架抬进了桂林市商业银行叠彩支行营业厅,此行的目的是修改银行卡原始密码。近日,媒体报道的《改密码必须本人危重病人被抬进银行营业厅》一事,经多家媒体转载了,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舆论影响,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银监会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服务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对于因老弱病残、出国、意外事件等特殊原因,无法办理须由持卡人本人亲自办理业务的特殊客户,各银行要开设绿色通道,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做好柜台延伸服务,必要时要提供上门服务。
偶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银行竞争开始白炽化,几大商业银行到处扩张,往往一条马路就有各银行的储蓄所,老百姓形容“银行多过米铺”。还有就是乱发各种信用卡,就连在读学生,身上都有几张银行卡。后来,各银行的坏帐多了,经济效益下降了,要引荐外资了,汕头商业银行破产了,于是又收缩,储蓄所在一夜之间说撤就撤,银行员工说裁员就裁员。
银行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也搞了很多条条框框,如存取款在5000元以下,要自己通过柜员机办理。这不是转嫁服务和劳动吗?偶这种人,不懂金融,没有理财意识。当然,这跟偶每月的收入虽不是入不敷出,但也所剩无几有关。至今偶只有二张卡,当中行卡快没钱了,就从工资卡提钱存入,一年一、二次,每次超过5000元,在窗口办。因为偶不会在柜员机存钱,也怕出错。
多年来,银行还规定,节假日业务只对私,不对公。表面看,好象是便民为民。其实,这是银行的霸员条款。作为服务行业,是不能别人休息我休息,人家上班我上班。如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电讯业等行业,如果这样,国家还不瘫痪?你银行业,说白了,也是服务行业。为神马人家不休息,你就要休息呢?由于你的节假日不对公,势必造成不能休息停业的服务行业得不到银行的服务而严重违反制度,营收款不能上解银行(比平时还多),放在哪里都不安全,都违反财务制度!偶了解到,有的被迫公款私存,有的用信用卡将私款当公款先缴,然后将公款带回家等等。其它服务行业能在节日加班,为神马银行就不行呢?还不是为了银行自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