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
人靠衣裳马靠鞍,三分姿色七分打扮。说明包装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前的女人,除了上台表演节目,平时都不化妆。现在城里的成年女性,几乎没有一个不化妆的。除非是乞丐才蓬头垢面。人如此,物也是,包装能锦上添花,一俊遮面丑,抬高身价。但过度的包装则物极必反,劳民伤财。所以我们国家早就禁止超豪华的包装。不过,近年来,此风又卷土重来,让消费者见怪不怪。
每年的中秋月饼,很多包装是很夸张,也很是吓人,有的还用高档的包装箱子来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汕头人嗜茶,每天消耗的“茶米”难以计算,而这几年茶叶的包装也与时俱进。一斤茶叶,有的最外面是一个手提袋,手提袋里面是一个外表精致的大盒子,打开大盒子,里面裹着一块丝绸,还有2个质材不一,精致的小盒子,小盒子里面才是小包装的茶叶。就消费者而言,就花了冤枉钱。
这几年,偶喝的茶,基本上是同事跟一位很熟悉的茶老板亲手炭焙的茶,每次是他们先品选茶叶,然后才深加工,炭焙一炉茶,用茶10几斤,花费14个小时,一斤的炭焙茶要耗一斤三两干茶叶,5元以上的木炭。自然退火凉干后,才用软包装袋包装,再放上一、二个月后,让其火气全退才拿出来饮用。所以,偶每次都购10斤以上,最多一次购20斤。相对而言,价格公道,虽其貌不扬,送给亲友还是拿得出手,都说味道就象大红袍。
好的漂亮的时尚的包装固然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作为消费者,只有往上送礼的人,才买贵的,外观好看的。其实,潮汕人的老话说得好:合厝人意便是好工夫。你送礼货不对板,有时事倍功半。作为消费者,如果是自家消费,还是要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如果一味华而不实,确实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偶让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多东东都有回收制度,就是购买牙膏,包装的盒子可以退回,牙膏皮可以收购。以前的中央领导还坚持用玻璃罐头瓶当茶杯用,并非作秀。现在一味地豪华包装,是中看不中用,更不能吃,是一种遭塌和浪费。有的资源是不能再生的,总有短缺的一天。舌尖上的浪费不可取,包装上的浪费也不可取,还是还其本色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