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伙头”
(2012-08-05 09:58:33)
标签:
养老家庭社会人生生话文明休闲杂谈 |
分类: 血浓于水是亲情 |
“食伙头”
偶们这批战友,年龄都过甲子,一些人还上有老,下有少,赡养老人,帮带孙子,成了他们的责任。
有部份战友,他们的下一代不是独生子女,近年来各自成家立业,各有住处。这一部份战友一日三餐,在潮语表述就是“食伙头”,意即在二个以上儿子家中轮流吃饭。
偶只有一个儿子,居住同座楼不同的二套房子。孙子出生前,全家在偶这里开膳。孙子出世后,为了方便照顾孙子,就在儿子家中开伙。早餐各吃各的,中午各在单位食堂就餐,晚上大家在一起,就是吃一顿晚餐。每天上市的任务,多为老婆一人承担,她要采购全家全天的东东和晚上大家的食品。晚饭是谁先到家就由谁做,多为岳母先做准备。
有的战友的下一代不是独生子女,分家后,战友两口子就“食伙头”,要儿子们的家中轮流吃,有的是一人食一天,多为一人吃一周,也有十天半月的,更有一个月的。如果儿子们住得近一点还好说,住得相隔太远就不方便。如果儿子们住得低一点上下还方便,如果住得高,又没有电梯,也是很麻烦的。偶的母亲健在时,母亲虽说她在偶和弟弟家各吃半个月,实际上她是以在偶家为主,偶和老婆都欢迎她。
偶曾对有的战友建议,老两口自己有房子的,能否自己单独开伙,每月让儿子们上交点伙食费或赡养费?等到偶们老得不中用了,或者说万一失去伴侣后,再跟儿子或让儿子上门来照顾。但反应不热烈。其主要原因是有的战友的孙子还小,儿子们要上班,老人要帮带孙子。所以此事只能一再押后。
有的战友的老伴告诉偶,其实儿子们表面不同意老人自己开伙食,但内心还是愿意的,因为吃好吃歹,都不关儿子们的事,儿子们过日子也有个私密的空间,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从现实讲,偶们这批战友相对而言还好一点,不少人原来就有工作,公务员的就不用说,退休后原有社保的就有了退休金。近年来逐步落实参战老兵的政策,基本上每月有点生活补助。今年给落实社保,多数战友补交了社保金,就等着半年后拿退休金了。偶们是不会增加儿子的负担的,反而有的在经济上能帮儿子一点忙,在啃老族眼里,咱们老兵也是香饽饽啊。
偶们的赡养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一刀切不对,应该根据各家各人的实际情况,合埋的解决,既要让偶们老有所养,又不能太麻烦。人都有老的时候,别把偶们当包袱,老人有钱时当篮球抢,没钱时当足球踢,老人是有命就有钱,健康是福,家庭和睦,社会河蟹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