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书与天书
(2012-07-20 17:23:55)
标签:
健康安全社会人生生话休闲杂谈 |
分类: 生活娱乐大杂谈 |
微书与天书
人食五谷,哪能不病。在城市每个家庭中,家中一般都配备有便药。家人如果有点头痛脑热的,一般采取自己找便药或上药店购药服用。一是处理及时,省去上医院排队看医生;二是经济省钱,不用大处方。特别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自购药方便实用。但要用药,就得看说明书。现在不少药品生产商,在药品说明书上制造两个极端:一是印刷的字体很小,看似“微书”。偶平时不用戴老花镜,有次看一个药瓶上的说明,戴上老花镜,外加放大镜,还看不大清楚;二是说明繁锁,长篇累牍,读如“天书”,西药的说明多为这个样。
据当地媒体报道:近日,市区牡丹园市民蔡大爷来电反映,一些药品说明书上的字体太小,他们老年人难看清,有时不得不借助放大镜来阅读。他们希望生产厂商能否将药品说明书“放大”一些。
“两天前,我在药店买了两盒降血压药,回家想看看说明书,结果戴着老花镜看了半天也没看清上面写着什么,说明书上的字实在太小了。”75岁的蔡大爷来电反映这起“阅读”难事,最终只得让邻居读初中的孩子当“播音员”帮忙,才搞清了上面的“服用禁忌”和“不良反应”。“老年人应该是药品消费的主要群体,现在,药品说明书上的字体普遍都小,上年纪者即使戴上老花镜都看着费劲,生产厂家是否考虑到老年顾客的实际情况,将说明书字体放大呢?”
不少老年人也都认同蔡大爷的观点。他们中有人称,因为看不清说明书,也就懒得再去看,买药时就问清楚怎么吃,对于禁忌症、注意事项等一概不知。
退休老师张伯称,现在的药品说明书内容十分复杂,药品通用名称、商品名称、英文名称、成分、分子式、化学结构式,都标注得一清二楚,但生产厂家也应该考虑药品消费群体的阅读方便。一些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药品,使用者往往是老年人居多,看个说明书需要拿个放大镜“逐行扫视”,的确费劲。所以,即使厂家想节约成本,但一些治疗心脑血管病类药品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的字也应该大一些,尽量让人一目了然。
按偶说,总而言之,不论是药品说明的“微书”,还是“天书”,都让老年患者看不明白,云里雾里,影响服用的疗效和安全。药品生产商,也应为患者着想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