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客运情况
(2011-09-13 13:36:51)
标签:
汽车道路客运服务安全社会人生生话文明时尚休闲杂谈 |
分类: 平凡岗位人和事 |
中秋节前客运情况
今年中秋是9月12日,今天开始正常上班。节前的客运算是比较正常,有所增长。今年中秋节“秋后算帐”,倒有几个特点:
一是中秋节刚好是星期一,双休日在前,按旅客的出行习惯,不少旅客在上周五(9月9日)下午就开始陆续启程,因此高峰期没有往年突出。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四日)上午9:45汕头电视台到偶站采访,偶就告诉记者这个情况,偶预计当天旅客的人数在4500人次左右,发班(包括加班)510班左右,加班在20班以上。次日一统计,发送人数相差不是20人,发班减少7个班,加班多了6个。偶算是八九不离十,瞎猫抓到死耗子:)
二是加班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经营短途线路的车队在今年对运力作了调整,更换了一部份旧车,而新车都在31座以上,原有19座的中巴车淘汰了不少。过去加2次班,只相当现在加一个班。有的车队也增加了新车,运力总体是增加了,座位增加不少。今年中秋运力不紧张,加班减少了四成多。
三是节前长途以回程为主,在外地创业、经商、打工的汕头人,陆续在节前返回家乡。大学生因刚开学,回家的并不多。偶有一个亲戚的女儿,前2年在东莞新校区学习,今年大三到湛江老校区读书,太远了就不回家了。
四是节前以短途为主,不少在汕头打工的旅客要回邻近各地,虽然近年来“有车一族”增加不少,但油价高涨,让人却步,有不少人还是弃小车而乘大巴。节前是在农历八月十四日为高峰,历年如此。
四是由于油价和竞争,平时互相砍价,节前不赚白不嫌,不少线路调整了价位,短途调价一般在1至5元之间,都在物价部门批准的最高限价之内。长途有的就没动,如广州班车,这主要应该是民航和火车的打压吧。尽管如此,由于客源有所增长,偶站的营收也同步增长。
五是有的车队的劳资关系没有处理好,节日的待遇没有提高,如加班费。这主要在私营老板身上,没办法,天下乌鸦一般黑。客源这东东,有时来如潮涌,散似疾风。所以有时有客要加班,司机就不干。有的老板确实因小失大!偶站是公共型的汽车客运站,自身没有车队,只能错失良机。
中秋节前,偶站发挥主枢纽车站的聚客功能和“文明示范窗口”作用,员工全力以赴,以旅客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实现零投诉。同比去年,发送旅客有所增长,营收增加。从今天开始,中秋结束,开始上班,节后的客运就以长途为主,集中在珠三角,两天左右就会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