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令”小集(1)
(2010-04-29 12:48:52)
标签:
十字令社会文化文明生活休闲谈天说地 |
分类: 生活娱乐大杂谈 |
“十字令”小集(1)
“十字令”是我国诗歌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每句的开头均为数字,按顺序排列成十句小令。其形式工整,内容严肃,语言通俗,读起来幽默风趣,无论是塑造人物,还是描写景色,或是反映社会现象,都能收到惟妙惟肖、引起共鸣的效果,颇受人们喜爱,古往今来,有许多“十字令”广为流传。真是小小“十字令”,写尽人生百态!偶忙中偷闲,搜集一些,以为小集。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写到“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时,作者吴承恩为了更好地描写夜景,插入一首诗:“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封建时期,一位书生经过十年寒窗,考中举人。数年后,当他成为某地七品县太爷后,便开始搜刮民财,百姓是恨之入骨。然而,这位贪官为标榜自己的清廉,竟自创一首“十字令”,差人大加宣扬:“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六欲有节,七表有度,八方兼顾,九(久)居德政,十分廉明。”对他的这番表白,老百姓嗤之以鼻。一位正义之人则另作一首“十字令”,针锋相对地将其真面目公告天下,很快在老百姓中流传开来:“十年寒窗,九载苦熬,八进科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三饱酒肉,二流子货,一心捞钱。”这位县太爷咱仆人禀告后,气得两眼发黑,浑身颤抖,一头栽倒在地。
晚清文坛饱学之士,曾于道光年间任山东按察使,后五任江苏巡抚的梁章钜,一直幻想扮演一位“清客”的角色。于是,他便以“十字令”形式表达出自认为做“清客”的本领:“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吐,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字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
梁章矩还在《归田琐记》中的“宝塔”《十字令•红》,讽刺当地那位县太爷,寓庄于谐,令人慨叹。虽然只有55个字,但内容却令人叫绝:“红,圆融,路路通。认识古董,不怕大亏空。围棋马吊中中,梨园子弟殷勤奉;衣服整齐言语从容,主恩宪眷满口常称颂;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此令意思是:提拔高升、飞黄腾达,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拉帮结派、八面玲珑,故弄风雅、受贿成师,横征暴敛、鱼肉人民,消遣娱乐、麻将嗜赌,包养名伶、寻欢作乐,穿戴名牌、道貌岸然,曲意奉承、吹牛拍马,公款吃喝、醉生梦死。真是:小小十字令,恰似照妖镜;为官贪不贪,照照原形现!
清代县衙职名“典史”,在九品十八级之外,称“无品官”,也叫“未入流官”,但握有实权,欺压百姓,鱼肉人民。民间有首“十字令”《典史》讥之:“一命之尊你得,二片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乡地保传得,五下嘴巴打得,六角文书发得,七品堂官靠得,八字衙门入得,九品衣服借得,十分高兴不得。”
清代福建人林清音,得知乡里三位教师水平低且向学生榨油水,家长怒不敢言后,用“十字令”勾勒了三位庸师的卑劣行径:“一乡二里三先生,未谙四书五经六艺七律,教得八童九子十分可恶;十人九姓八东主,施了七厘六毫五丝四息,尚且三心二意一等鄙俚。”
清末抽鸦片烟盛行,官署上下无人不抽,官员办公之地,几成烟窟,有“十字令”为证:“一进二三堂,床铺四五张,烟灯六七盏,八九十支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