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笑话
偶的岳父是南下干部,他的亲戚分散在辽宁和武汉等地,偶的亲戚也在广东、台湾、昆明等处,儿媳妇的老家在江苏,岳母出生在客家,如果把家里人的亲戚、同学、战友等联起来,那真是“朋友遍天下,四海一家亲”。偶们这个家庭就是南腔北调,家中的“官方”语言当然就是普通话。就连儿子从南京带来的洋狗“来福”,也是听普通话的:)偶当过10几年的兵,也会一点四川话,转业回到地方后,总公司的领导也是北方人,偶向他们汇报和请示工作,是要讲普通话的。省集团派来的董事长也是北方人,开会就得讲普通话。由于几种语言经常相混,偶有时也会讲普通话的潮汕话:)
据偶观察,女人天生就有语言的天赋,但偶的岳母这方面却不大行,她的潮汕话讲得不地道,普通话确实也很“普通”,儿女们有时也要抓她的“把柄”开心一番。老人家有时也会不分对象地讲话。对家里人讲普通话,对北方亲戚讲潮汕话,弄得北方亲戚一头雾水。近日,小姨子借了偶老婆的小车,岳母对其小女儿说:“用完车,你就‘死’在你姐公司的门口。”怎么能让小姨子“死”在她姐的公司的门口呢?原来,岳母说的是“将小车驶到你姐公司的门口”。此“驶”非那“死”啊,别吓人一跳:)
今年下半年,东北先后来了3批亲戚。11月份,东北又来亲戚,是对年轻的新婚夫妇,某晚,小舅子在澄海南洋火锅城设宴请,岳母当然坐主位,东北小夫妇坐在左边,偶的儿媳妇和儿子坐在右边,10几人喝了3瓶酒,偶不胜酒力,只陪喝半两多。酒一下肚,姓胡的小姨夫是湖南人,喜欢开玩笑,偶总说他“胡说八道”,他拿丈母娘和偶儿子、儿媳妇开涮,称他们3个人是“喂猪菜”。何谓“喂猪菜”?因岳母姓魏,谐音为“喂”,儿媳妇姓朱,谐音为“猪”,儿子姓蔡,谐音为“菜”,他们3个人坐在一起,连起来不就是“喂猪菜”?听了令人喷饭!前两天有位营口港务公安局的亲戚来汕头开会,在小姨子家吃夜宵时,“胡司令”也重复了这一段笑话。
饭后大家余兴未尽,到小舅家喝茶聊天,一男亲戚近年发福,坐下后他老摸自己的“将军肚”,自言自语说:“有本事的人把别人的肚子搞大,我自己倒没有本事,我怎么只会搞大自己的肚子?”一言出口,引来哄堂大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