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记事
部队的每个连队,为了搞好伙食,都有养猪,少则10几头,多达30头以上。
在当年,养猪的主要困难就是要解决饲料紧缺的问题,据偶所知,当时每月只供应每个连队1000斤米糠作为猪的饲料,根本就不够猪吃。
有的连队就在训练之余打猪草,有的连队就开荒种猪喜欢食的植物,有的连队的菜地多一点也腾出一点地专种猪吃的植物。
当年,全军推广叶洪海的中曲发酵,所以猪以生饲料为主,偶们将水浮莲粉碎,伴上一些米糠,再撒上中曲,发酵后就是猪的美食。每次喂猪,将发酵的饲料兑上一些水就行。
1973年上半年,偶在汽车教导连代理司务长,也曾为养猪大伤脑筋。但必竟偶们是个有车单位,相对比较方便。偶们经常利用支援地方运输的机会向地方伸手,比如帮粮库拉粮,偶们就向他们要点米糠的指标,购它个500——1000斤的,几乎逢讨必有。
这一年,驻地所在县粮食局报请部队同意,派了两位地方的职工到偶们单位学习汽车驾驶。养猪缺饲料的事,他们很清楚,有时候回地方单位也向领导要米糠,也帮了偶们一些忙。
养猪多,青饲料也消耗得多,就怕青黄不接。曾经几次饲养员向偶告急:青饲料将完。偶记得经永川的半路有一条不知名字的河流,水面长了不少水浮莲。偶就向连长建议,派车去捞。按规定,单程在50公里以内偶连有出车权,不必向上级报告。经连长同意,偶就带上5个人和一台车,直奔目的地,但实际距离就不止50公里。开始,偶们还老老实实在河边捞,但效率太差。后来,偶就带两个会水的战士下河去推、赶、捞水浮莲,终于捞了满满的一车回来。过后一想,还曾有点后怕,万一出事,偶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每年的晚秋,四川开始大挖红苕(广东叫番薯),红苕藤可是猪的好饲料,偶们就急忙下乡联系,采购它几车,拉回养猪场进行粉碎,然后窖封起来,慢慢使用。
连队养猪也是自繁自养,养有一头大母猪,它生下的猪仔都留下来养大。有一次饲养员向偶报告说母猪发情了,需配种。到那里找公猪啊?偶想起以前曾在园艺站附近打靶,那里好象有一个地方的养猪场。于是,就开了一台嘎斯51车到猪圈,架上跳板,这头母猪不知以为是要拉它去杀还上什么?就是不领情不上车,偶们几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母猪赶上了车。大约有8公里的路程才到园艺站的一座山上,果真有个养猪场,顺利让母猪配了种。
这一年的五一节,连队要杀猪会餐。早饭后,偶带上炊事班4个人将一头300多斤的大白猪拉到驻地县屠宰场,才发现人家早已杀完猪下班了。中午要吃肉,晚上要会餐,猪杀不了怎么办?。门房的人说,要不然你们自己杀。几个战士看着偶没吭声。偶一挽袖子,喊道:“我来杀!”他们4个人上来要将猪按倒在地,这头大猪似乎知道自己死到临头了,就拼命地挣扎,4个人最后还是死死将大猪按倒在地,又死死压住,偶操起杀猪刀,用尽力气一刀从猪脖子往下捅,正好杀对了,猪血一喷,很快就死了,然后偶们捅开灶火,烧水烫猪刮毛,开膛处理,还象一回事。
人怕出名猪怕壮,没有老猪的英勇牺牲,无私奉献,就没有人类的口福,这倒让偶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