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秤不足量
偶较少上市买东东,特别是到农贸市场购物。在汕头购物,特别是在地摊或流动摊贩上购物,就要小心被挨宰,短斤少两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国家在N年以前就规定不准使用杆秤,在汕头,流动摊贩基本上都是使用杆秤的,这既没人检查,更没人取缔,你说怪不怪?
首先是秤量都不足。你为图方便,就在马路边的流动摊档上购物,尽管你同商贩讨价还价,但你有没有注意到,短斤少两的现象很多。你讨价还价得越多,可能商贩对你的短斤少两就会越多,因为他是会把他的“损失”夺回来的。偶就多次见过有的购物者过后发现短秤回来找摊贩揭短的,商贩只是补他一点。“短一罚十”就是空谈。
一些短斤少两现象还入了“行规”,如你到野味店食蛇什么的,店主给你说的价钱,那可不是什么足秤价钱,每斤有7两就是足秤的了,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还有的是足秤不足量。如汕头这里的水蟹,每只都用一种叫做“咸草”的草来捆绑,这种“咸草”吸水性很强,还沾染上泥沙,又粗又湿。所以,一斤蟹最少有3两“咸草”,这你不要觉得奇怪。
真应了“无商不奸”这句话,汕头这些习俗和“行规”,在全国各地应该都不同程度有所存在,汕头是否为害更烈?偶没有资料可以比较,不得而知。但它是诚实的天敌,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偶期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大力整顿,使市民能够放心上市,买到明码实价,价真货实,实秤足量的东东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