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洗手间、唱歌
潮语曰:“官司唔如屎尿紧。”人活着,吃喝拉撒,活人是不能被尿憋死的。以前,城市如厕难,一是厕所少,不好找;二是人多得排队。因此,机会不能错过,不管你急不急,见有厕所总喜欢进去报个到,解个手。
“五、一”长假旅游,我和爱人自费晋京,汕头至北京2个多小时的航程,百多号人轮流上厕所,成了空中一景。
到北京,接机的京籍女导游问大家有没有听过“唱歌”的故事:说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带3岁的儿子参加亲友的婚礼,在婚宴即将开始时,她的儿子突然大叫一声:“妈妈,我要洒尿。”弄得母亲很尴尬。于是母亲悄悄告诉儿子:“今后要洒尿,就说是要唱歌。”后来,儿子去奶奶家,半夜被尿憋得睡不着觉。孙子对奶奶说:“我要唱歌。”奶奶说:“三更半夜的唱什么歌?吵了人家不好,天亮再唱。”过了一会孙子实在憋不住了,又对奶奶说:“我再不唱歌就睡不着觉。”奶奶只好说:“那就在我的耳边轻轻唱吧。”孙子马上在奶奶的耳边“泉水叮咚”地唱起来。
“唱歌”,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而文雅起来。北京的景点门口的厕所是收费的,景区内的厕所一般不收费。有的饭店也没有厕所。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只要有厕所,导游小姐就停下来问大家:“唱不唱歌?”每次都得到游客们热烈的响应。“唱歌”罢,减轻了负担,放松了身体,没有后顾之忧。你即使不懂五线谱,不会哆莱咪,同样哼唱。
写于200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