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鱼和珊瑚 |
SPS缸的维护(1)
对大部分珊瑚养殖的爱好者来说,养出一缸美轮美奂的SPS是他们的终极理想。我想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大家被电子杂志或论坛上登载的壮观绚丽的SPS缸所吸引;二是大家都知道养SPS要困难得多,而挑战困难、证明自我是一般人的天性。
图片:SPS
与饲养海洋鱼类、软珊瑚以及LPS相比,成功地饲养SPS确实是一件挑战更大的事情。SPS对水质条件、光照、水流的要求更高,让SPS不至于死掉已经是一件不易的事,而要把SPS养出夺目的色彩,则更是难上加难。幸运的是,海水养殖界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总结出一些经验与教训,让这件看上去很难的工作,有机会得到成功。我愿意在这篇文章中,汇总介绍一下我自己以及我从他人那里了解到的养殖SPS的经验与教训,帮助鱼友了解到养殖SPS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大家养殖SPS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首先声明,我养殖海水生物只有两年的历史,下海初期养的只是鱼和软珊瑚,开始养SPS是后来的事,算起来时间只有一年多点儿的时间。养SPS的这段时间里,我得到的更多是教训而不是经验,而且我获取的知识是不全面、不系统的。所以,大家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大家可以从以下内容中得到启发,但不要“照着葫芦画瓢”。
1、保持SPS所需的水质
水质条件对所有海洋生物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凡是有海水缸的鱼友,都知道要把温度、盐度、营养盐水平、酸碱度等保持在合适的水平。但对于SPS来说,还有一些其他的关键水质参数也要保证。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关键参数,并介绍如何保证这些参数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1.1盐度
海水盐度普遍被认为是33PPT。实际上,海洋中不同地区的盐度差别很大,同一地区的盐度也随着水深和降雨情况而有变化。对SPS养殖来讲,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把珊瑚缸的盐度设置在与SPS产地相同的水平,但是鱼友收集的SPS一般会来自不同产地。综合各大洋的盐度水平,把盐度设置在35PPT比较适中,更宽容一点来说,33~37PPT的范围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盐度超出了这个范围,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SPS造成紧迫感,导致SPS极其脆弱。在其他条件产生波动的情况下,就容易引起SPS的死亡。
测量盐度需要使用比重计。市面销售的比重计,无论是浮子式的还是光学的,都存在测量不准的问题,所以要想准确度量自己鱼缸的盐度,需要先对比重计进行校准。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在干净的容器中准备好已知容量的纯净水(比如10升),按照35PPT的盐度用电子秤量出所需的海盐(350克),把海盐倒入装纯净水的容器里充分溶解24小时(可用水泵搅动),然后用比重计测量兑好的海水的盐度。如果比重计的读数是35PPT,那么恭喜你中了头彩(因为买到一个准确的比重计实在是很难),如果不是35PPT,那么记住实际读数与35的差值。以后再使用这个比重计时,在读数基础上加上这个差值,就是实际的盐度。这种校准方法只考虑了35PPT这个点,并没有校准比重计的线性度。如果你希望更准确地校准比重计,那么就在33PPT和37PPT两个点上也做一下同样的工作,并对取得的三个差值进行曲线拟合。这样一来,当盐度在33~37范围之内时,比重计的读数基本准确。
图:电子秤
图:比重计(浮子式误差达到6PPT,光学的误差达到2PPT)
我以前使用盐度计时没做校准,结果导致在开缸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盐度都偏高,达到42PPT以上,为此损失了很多的珊瑚和鱼。
在保持盐度这个事情上,要考虑鱼缸水分蒸发的问题。对于水面面积很大的小缸来说,水分蒸发会导致较大的盐度波动,及时地补充淡水是应对之策。可以选用自动补水器,也可以每天人工补水。
1.2温度
适合SPS生长的水温一般在25~27摄氏度左右,这个温度对绝大多数海洋鱼类和珊瑚来讲也是合适的温度(有一些冷水海洋生物需要生活在2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我们要尽量保证珊瑚缸的温度恒定,比如27度,但是白天和夜晚出现1度左右的温差,也是可以接受的。
温度计是监控珊瑚缸水温的工具,玻璃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都可以使用。与比重计一样,温度计也会存在测量误差,不过它的误差没有比重计那么离谱,一般就是1~2度的误差,不至于导致严重问题。
图:电子温度计
要保持珊瑚缸温度恒定,需要加热棒和冷水机两种设备。便宜的加热棒如下图所示,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空心玻璃管中安装了电热丝,通过机械温控旋钮来调节目标温度。有些加热棒采用电子温控,价格要贵一些。不过个人认为采用机械温控还是电子温控不重要,重要的是加热棒的玻璃管里是否有导热粉末。没有导热粉末的加热棒,热传递效率比较差,控制温度的滞后性比较明显,所以我建议使用有导热粉末的加热棒。加热棒的功率选择,与室温和水体容量有关系,任何一个加热棒产品手册里都会有一个说明,可以自行参考。
SPS珊瑚缸照明系统的功率一般都很大,这在炎热的夏天会导致水温快速升高,所以安装冷水机是必不可少的。有些鱼友希望通过风扇致冷甚至向缸里加冰块来降温,但这两种方法都不可靠。我个人认为,如果想养好SPS,冷水机是必不可少的。
图:加热棒
图:冷水机
从我的经验来看,SPS对高水温的耐受度还是比较强的。我早期使用的Atman冷水机出现故障时,连续好几天水温最高达到了30多度,有的软珊瑚挂掉了,但SPS基本没事。
1.3酸碱度(PH)
天然海水的PH一般在8.4左右。在家庭珊瑚缸里,把PH控制在8.4是有难度的,因为PH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PH在7.8~8.5的范围都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用滴定法测量PH可以做到非常准确,但对海水养殖来讲实在不必要搞得那么复杂,使用简单易用的测试剂或PH测试表就行了。测试剂的优势是价格便宜,但缺点也很明显:读数不直观,误差较大而且因人而异。测试仪价格较贵,但是安装好之后可以连续观测,而且误差相对固定。现在PH测试仪已经比较便宜了,我建议使用这种测量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周期性地(比如每季度)校准一下测试仪,而且建议每年更换一次PH探头。
图:PH测试仪
海水缸的PH值主要受到KH值和CO2溶解量的影响。在CO2溶解量相同的情况下,KH越高,PH也就越高;反过来说,在KH相同的情况下,海水中溶解的CO2越多,PH就越低。其他化合物离子对PH也有影响,但它们的含量相对稳定,不是影响PH高低变化的主要因素。
很多鱼友说自己的缸里PH太低或太高,希望大家提供解决方法。首先你得确认测量结果是正确的。如果PH测试仪没有很好地校准过,基于错误的测量来讨论解决方案是没有意义的。若确实存在PH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需要先把KH保持在正常范围(后面会讲到),然后解决鱼缸周围的通风条件。还有两种情况会影响PH值:第一种情况是缸里藻类比较多而且光照强烈,这时PH容易偏高。藻类旺盛的光合作用会快速消耗水中的CO2(海水藻类不是直接吸收CO2,而是从HCO3-离子中夺取CO2),水中的CO2少了,PH就升高很多。第二种情况是蛋分效率很低,也会导致PH稍低。海水生物代谢产生的酸性有机物如果不能被蛋分及时清理出去,会引起PH略微降低。通过观察找出引起PH偏离正常范围的原因,就很容易对症解决了。
在一天之中PH也会因为光照系统开或关而变化。道理很简单,有光照的时候,珊瑚(实际是虫黄藻)和藻类会消耗CO2进行光合作用,CO2减少导致PH升高,夜晚的时候珊瑚和藻类会进行呼吸作用,排出CO2,导致PH降低。改善鱼缸的通风可以大大改善昼夜的PH波动。建立藻缸并把藻缸照明周期设置为与主缸相反,可以更好地消除这种昼夜波动。
图:藻缸
高效率的蛋分对稳定水中的CO2含量很有帮助。在蛋分的反应室里,水与新鲜的空气充分混合,水中多余的CO2会快速逸出。如果水中缺乏CO2,也可以通过水气混合过程得到一定的补充。
在北方的冬天里,门窗一般都会紧闭,这导致室内CO2升高,从而引起鱼缸PH降低。从室外引一根输气管,接到蛋分的索气口,让新鲜空气进入蛋分反应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我的方法是找一个塑料瓶,瓶底打一些孔,向瓶里塞入疏松的海绵后再装满活性炭。再在瓶盖上打一个孔,把输气管插入孔里并用胶水固定与密封好,然后拧到塑料瓶上。把塑料瓶放在不会淋雨的室外位置,把输气软管经过空调孔接到蛋分的索气管上。塞入海绵是为了防止小虫子进入塑料瓶中,而活性炭有隔离和过滤作用,可以使空气更干净。
图:带过滤的塑料瓶
1.4硝酸盐(NO3)与磷酸盐(PO4)
硝酸盐(NO3)和磷酸盐(PO4)是珊瑚缸里最主要的营养盐,它们都是最终代谢产物。在珊瑚缸的一般条件下,很难被再次分解,所以会逐渐积累到有害的水平。在NO3和PO4含量高时,珊瑚体内的虫黄藻会大量增殖,导致SPS变为棕色。更关键的是,高含量的PO4会抑制所有珊瑚的活力,对SPS来讲,还会抑制它们的生物石灰化过程。相对来讲,PO4带来的问题更大一些。
PO4的含量在0.1PPM左右可以保持SPS的正常活力,如果低于0.1PPM对SPS的色彩可能更好一些,而高于0.3PPM开始对SPS(软珊瑚和LPS还可以耐受更高的浓度)开始产生负面影响。关于NO3,有些人认为应该使NO3含量在PO4的10倍左右,我估计这种说法是根据生物体内的氮磷比得出的。我对此不以为然:一是实践中很难控制好NO3和PO4的比例,二是在这种比例下珊瑚也未必一定长得好。我从资料中看到的成功的珊瑚缸中,NO3含量从测不出到2PPM都有案例,但它们的PO4都是非常低。就我个人来说,我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把NO3控制在什么水平最合适,这主要是基于一种矛盾:NO3高会导致SPS颜色变差,但较多的NO3能为活力降低、无法捕食的SPS提供更多能量。我现在仍然没有在实践中掌握出NO3的最佳水平,所以目前采取的做法是尽量把NO3水平降下去。
PO4和NO3含量高的时候,除了影响珊瑚状态外,还会引起藻类泛滥。除非你把养藻当作主要情趣,否则谁都不希望看到满缸的杂藻。所以,即便从欣赏的需要出发,也需要控制NO3和PO4的含量。
我测量NO3使用的是测试剂,而测量PO4使用的是测量仪。
图:Salifert测试剂与Hanna测量仪
我用来降低PO4的方法并不多,概括来说有四种:
-
通过物理过滤减少代谢物在水中停留与分解的可能。滤棉、过滤袋、活性炭都可以把食物、粪便过滤出来,而蛋分可以把代谢产生的大部分有机物排出缸外。
-
使用生物过滤来吸收部分代谢物。养藻是一个比较简便的生物过滤方法,藻缸可以吸收NH3、NO2和NO3以及PO4。但是,除非藻缸足够大,否则养藻只能扮演一个辅助角色。
-
通过化学吸附来降低PO4。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不同品牌的铝基或铁基磷酸盐吸附剂,可以吸收水中的磷酸盐。这些吸附剂只能吸收正磷酸盐,幸运的是正磷酸盐是水中PO4的主要形式。螯合态的磷酸盐可以被蛋分或活性炭处理掉一部分。
-
最后一招是换水,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必杀技,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其他的处理方法都无法处理掉全部形态的磷酸盐,只有换水可以做到这一点。
也有很多鱼友使用Zeovit和Reef-Bane来降低PO4。这两种方法都要经常(几乎每天)向缸里添加制剂,对我这种懒人不太合适,我更喜欢那些搞一次可以起效多日的方法。
降低NO3的方法相对要多一些,有些方法与处理PO4相同。我用的方法概括如下:
-
通过物理过滤减少代谢物在水中停留与分解的可能,使用滤棉、滤袋、活性炭以及蛋分(方法与处理PO4相同)。
-
使用生物过滤来吸收部分代谢物——养藻(方法与处理PO4相同)。
-
使用生物过滤来分解NO3。在厌氧环境下,NO3可以被细菌代谢过程还原成N2(反硝化过程),从而达到分解NO3的目标。据信柏林系统中的活石是可以完成此任务的,而硝酸盐去除器可以更直观地分解硝酸盐(链接)。
-
换水(方法与处理PO4相同)。
除了我用的这些方法,有人向缸里添加酒精甚至蜂蜜来促进缸里的反硝化作用,从道理上来讲这肯定是有用的,但是我没有尝试过,因为添加量不好把握。市面上也有NO3吸附剂在销售,这个我也没用过,但我总觉得对NO3来讲,这种化学吸附带来的效果是杯水车薪。Zeovit和Reef-Bane也有降低NO3的作用,其机理同样是生物反硝化作用。
我自己使用的这些措施中,硝酸盐去除器是最省心的。安装好之后,几乎一年都不用管它,只要经常检查一下水泵运转情况、密封情况就可以了。
我使用磷酸盐吸附剂时采用了一个Mini过滤器,每次装入1/3桶的Rowa吸附剂,每20~30天更换一次。吸附剂颗粒在Mini过滤器不停翻滚,可以让吸附剂与水有更好的接触,效果比使用过滤袋装吸附剂要好得多。但是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吸附剂的翻滚会导致颗粒破碎,产生很多粉末,而这些粉末会随着水流进入鱼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过滤器的出水口套了一只尼龙袜,由于袜子的缝隙很小,吸附剂粉末就汇集在袜筒里了。偶尔清洗一下袜子,保证出水顺畅,就可以解决Mini过滤器的不足。
图:Mini过滤器
控制PO4的含量对于控制藻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段时间我的缸里长满了杂藻,极其影响观赏效果。我加了Mini过滤器和Rowa吸附剂之后,藻类逐渐走向消亡,但是这个过程是有反复的。初次加入吸附剂之后,PO4迅速减少,藻类几天之内就会死亡,但随着石头上死掉的藻类的腐烂分解,PO4又会上升,导致藻类卷土重来,但接下来PO4又被吸收掉,藻类再次死亡。经过几个这样的回合之后,藻类才会彻底消失,我经历的过程大约有三个月。在PO4很低的情况下,藻类还是会缓慢生长,但是只要养几条倒吊鱼,就可以把这些生长不占优势的藻类消灭得很干净。
铁基的磷酸盐吸附剂对珊瑚没有不良反应,但有一个不足,由于铁基吸附剂会释放出铁离子(或多或少),所以缸里的低等藻类中,红色藻类会比较占优势。我缸里的活石上现在有一些稀稀拉拉的红色毛藻。有一利必有一弊,目前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前些日子我在藻缸里养了一点火焰藻,也许火焰藻大面积生长时,可以改善这个问题。
图:红色毛藻、火焰藻
1.5硬度(KH)与钙、镁(Ca、Mg)
海水中的硬度值主要受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的支配。KH对维持海水的酸碱度(缓冲作用)以及保证SPS的生物石灰化过程至关重要。天然海水的硬度约为7~8dKH,但在珊瑚缸中,建议把KH控制在稍高的水平(8~10dKH)。珊瑚缸中的KH低于8dKH时,对于软珊瑚或LPS来说没有大的影响,但是SPS会变得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较高的KH可以让SPS生长得更加旺盛。
钙离子水平也是保证SPS正常进行生物石灰化的必要因素。SPS石灰化过程是碳酸钙沉积的过程,既需要碳酸氢根离子也需要钙离子。一般建议的钙离子浓度是380~450ppm。镁离子也参与SPS的骨骼沉积过程,在SPS的骨骼中含有微量的镁。但是镁离子的主要作用还是防止海水的碳酸钙沉淀。海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含量能保持在过饱和状态,与镁离子的作用密切相关。镁离子会沉积在碳酸钙沉淀的结晶面上,阻碍钙离子的进一步沉淀,从而使碳酸钙过饱和状态得以维持。
我测量KH、Ca和Mg使用的都是Salifert测试剂。这种测试剂的口碑不错,据说测量结果比较准确,我没有做过校准,只能人云亦云。但根据对SPS状况的观察,我觉得还是可以信赖这种测试剂的。
我平时采用钙反应器来维持鱼缸的KH和Ca浓度。钙反应器的好处是均衡添加KH和Ca,不会出现两者失衡的问题。我养的SPS不多,所以目前使用的一个小钙反基本满足需要。
图:钙反
添加石灰水也可以均衡地补充KH和Ca,但我只是把它作为一个补充手段。原因有两个:一是麻烦,每天添加石灰水对我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二来呢,在潮湿环境中鱼缸的蒸发量很小(比如夏天),这时候添加石灰水会导致盐度下降。水分蒸发明显的环境条件里可以把补充石灰水作为主要手段。我只有在想把KH含量提高一档但又不想改变日常补充量时,才额外使用添加石灰水这种方法。
图:制作石灰水
使用碳酸氢钠和氯化钙AB双剂的添加方法,也可以补充KH和Ca。但这种方法操作不当的话会导致KH和Ca失衡,所以我没有尝试过。在我看来,这种方法只适合于骨灰级的高人。
由于镁离子的消耗很小,所以我采用换水的方式来保持Mg含量。另外,我在钙反中使用的钙石可能含有一定量的Mg也未可知。总之,我没有采用额外添加镁的措施。那些添加镁离子制剂的方法,在我看来也是不必要的。
通常我都是通过监控PH和偶尔测量KH、Ca、Mg的方法来评估鱼缸的情况。前面说过,在CO2溶解量稳定的情况下,PH与KH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选择在室内通风良好的时候(比如早晨)查看鱼缸的PH数值来猜测KH水平,经常做同样的事,时间久了基本上能猜出个大概。如果发现PH有较大变化,我会查找原因。偶尔我也会用测试剂测量一下KH,来验证一下我的猜测是否正确。我测量Ca的频次远低于KH,因为在使用钙反的情况下,KH正常,Ca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测量Mg的频次就更低了,两三个月才测一次。如果Mg的含量低于正常范围,肯定会出现碳酸钙沉淀,可以从KH和Ca的含量猜测Mg的情况。
1.6其它离子
对于其它的离子或化合物的含量水平,我基本上是放任自流。因为没有合适的测试剂或者测试剂太贵,再说,即便测量出来有问题,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总不能在家里建一个化学品仓库。而且,关于各种离子水平在什么范围是合理的,学术界也存在颇多争论。我基本是在赌博——赌海盐厂家是可信的、靠谱的,我把希望都寄托在诚信的海盐厂家和经销商身上。我一般使用TM珊瑚盐和红十字珊瑚盐,看起来还不错。
1.7水质控制方法总结
在使水质参数保持在合适范围这件事情上,概括来讲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1、换水,我每周换水10%左右。换水是保持水质参数的最佳方案,前提条件是使用可靠的海盐,而且使用RO水来兑制海水。换水的方法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2、使用高效率的蛋分。蛋分有很多好处,包括排出有机物以减少最终代谢产物、改善水体溶解氧水平、稳定水体中的CO2含量等。使用蛋分的时候,应该至少每周清理一次收集杯,每半年彻底清理一次整个蛋分。要注意观察反应室内的气泡情况,防止索气管堵塞导致效率下降。很多人建议让蛋分保持在湿泡状态,认为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排出磷酸盐,我没有对此做过研究。
3、物理过滤:在溢流槽中使用过滤棉并每周清洗或更换。本来我应该更勤快一些,每天或每两天清理一次,但是我的鱼缸的溢流槽在墙角,不好操作,只能每周换水时清理。另外我在底缸里使用活性炭,每月更换一次,每次用1升。
4、底缸中安置Mini过滤器,装入RowaPhos磷酸盐吸附剂。每隔20到30天更换一次吸附剂,每次用量1/3桶(约300多克)。每周视情况清洗一次Mini过滤器出水口的尼龙丝袜。
5、使用硝酸盐去除器。每隔一年彻底清理一次去除器并补充食物球,平时视情况需要调整滴定泵的工况。
6、在底缸中设置藻缸,采用70W卤素照明,光照周期与主缸相反。每隔一段时间拔掉一部分藻,腾出生长空间。这个藻缸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为了解决生物多样性问题并顺便提供一些浮游生物作为SPS食物,它在保持水质方面的作用不会太大,因为它的面积太小了(30cm x 20cm)。
7、使用大量活石(大约用了60Kg)。我并不能通过测量数据来证明活石的作用,但我想总是有作用的吧。按照有些专家的说法,应该周期性地用新的活石替换一部分缸里的旧活石,以便改善生物多样性。我还没有做过这样的工作。
8、使用钙反应器。视反应室中钙石的消耗情况,定期补充钙石。使用PH测量表监控钙反的运行状态。平时注意维护滴定泵的工况。
9、使用加热棒和冷水机。我的缸使用了2个400瓦卤素灯,开灯之后水温上升很快。所以冷水机是四季常开。每隔几个月,我会把冷水机的进风罩拆下来进行清洗。
我采取的措施的就这么多了,总体来看,只要周期性地更换滤材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就可以把水质参数稳定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中。
对于SPS来讲,最忌讳的就是突然大幅改变水质参数,否则可能造成活力比较差的SPS迅速死亡。所以,当要调整水质条件时,一定要逐步地、缓慢地进行。
在对鱼缸水质的监控上,我使用了PH测量仪、ORP测量仪、电子温度计、光学比重计、Hanna PO4测量仪以及NO3、PO4、KH、Ca、Mg的测试剂。个人认为ORP测量仪用处不大,完全可以不用。
2、营造合适的造流与光照
图:被强水流吹死的SPS残体,只有底下的一小枝幸存下来
图:卤素灯
图:SPS的水螅体在夜晚伸展
-----下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588a90100a1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