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阳 白塔公园 无垢净光塔

(2018-05-12 21:35:47)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在旅途
沈阳 <wbr>白塔公园 <wbr>无垢净光塔沈阳 <wbr>白塔公园 <wbr>无垢净光塔

沈阳 <wbr>白塔公园 <wbr>无垢净光塔

沈阳 <wbr>白塔公园 <wbr>无垢净光塔

沈阳 <wbr>白塔公园 <wbr>无垢净光塔

沈阳 <wbr>白塔公园 <wbr>无垢净光塔

沈阳 <wbr>白塔公园 <wbr>无垢净光塔

沈阳 <wbr>白塔公园 <wbr>无垢净光塔

沈阳 <wbr>白塔公园 <wbr>无垢净光塔

沈阳 <wbr>白塔公园 <wbr>无垢净光塔

沈阳 <wbr>白塔公园 <wbr>无垢净光塔

无垢净光塔 位于辽宁省沈阳白塔堡的现代白塔与弥陀寺沈阳市浑南区,塔身洁白如玉,因此得名白塔(白塔堡)。

历史背景

无垢净光塔白塔位于沈阳城南的白塔堡地区,是沈阳当时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在清代因日俄战争损毁,百年后又重新修建。[2]

《奉天通志》卷75记载了白塔“出生”的年代,“白塔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606年),为僧人德本监修。塔座用经过琢磨的白石砌成,塔旁有一庙宇名弥院寺,故又名弥陀寺塔。”早年在沈阳大南关药王庙南望,白塔可尽收眼底。原白塔塔址就在白塔堡道东,塔胡同南侧的高埠处。玲珑宝塔呈八角形,共七层,这就是所谓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七级浮屠”塔。

历史上白塔受过一次“伤”。那是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农历八月初七,塔顶被狂风吹毁。由于清咸丰年间塔顶被狂风吹掉,塔身震出裂纹,从而演绎出了“白塔镇孽龙”的民间神话故事。传说白塔下有“海眼”,建此塔以镇东海犯境之孽龙,被镇孽龙要逃出白塔,于是便“兴风作浪”。让人感到巧合的是,白塔塔顶被损的时候,白塔周围有18家农舍受损;当年秋雨连绵,白塔堡河发生特大洪水,淹没两岸农田40里。故民间有“塔损18家,洪水40里”的说法。

1905年3月6日,日军总攻沈阳。日俄两军在沈阳郊区发生激烈交战,“白塔”和陈相屯塔山塔(集州辽塔)都被日军当成了俄军的军事观察所,为了防止俄军通过制高点侦察到日军的行动,第二天,日军野蛮地用大炮摧毁了具有上百年历史的“白塔”,而陈相屯塔山塔毁于解放战争中。

100年后的2001年,白塔堡政府重建了白塔。重建时请来了省、市史学界的有关专家,对白塔的建筑年代进行考证。专家们认为,白塔始建于辽代重熙十四年(1032年),高70余米。可是,辽代时,白塔堡这个地方既不是县城,更不是州城,白塔堡何德何能,配拥有如此高大的辽塔呢?(东京辽阳府的白塔才配拥有71米的高度)。

原来专家对白塔堡白塔的考证源于一个“石函”。这个“石函”是1952年,村民在陈相屯附近发现的。可巧的是,当时陈相屯一带归苏家屯区白塔堡分区管辖,所以村民便将“石函”上交给白塔堡分区政府。结果,这个本属于陈相屯塔山塔(集州辽塔)的石函便被强加在了白塔堡白塔身上。其实,白塔堡这座毁于日俄战争的白塔是座明代的塔,由于专家们的失误,被误建成了辽塔的模样。白塔既然已经重建,只能将错就错,那我们就以欣赏辽代艺术品的眼光欣赏一下这座当代塔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