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行 西江千户苗寨 之 风雨桥

(2016-12-01 13:42:00)
标签:

原创摄影

贵州行

白水河上的风雨桥

分类: 人在旅途

    白水河将西江千户苗寨一分为二,河的两侧为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村民分别居住在河的两岸,在白水河上共建有七座风雨桥,风雨桥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

    整理照片时才发现风雨桥的夜景只拍了一、二、三号,若不是已至凌晨,定会走完全程,现在只能留下小小的遗憾啦

 

 

 

 

                 此组照片于 2016.10.13 9:25-10:00 摄自西江千户苗寨 白水河风雨桥

 

 

1-4.一号风雨桥
【哿嗡僦】风雨桥 左至右正读,读音ge weng jiu”;因苗语中“嗡”为“龙”,故有“头桥”,即第一座桥的含义,当地人习惯直称其为一号风雨桥,汉译名为“龙潭桥”,据称与该桥上游50米处水潭里的神龙传说有关,2008年9月建成。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

2.一号风雨桥夜景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3.一号风雨桥侧面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4.一号风雨桥夜景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5-8.二号风雨桥
【嘎铥僦】风雨桥 左至右正读,读音“ga diu jiu”;苗语中“嘎铥”为“螃蟹”,意即“螃蟹桥”,当地人习惯直称其为二号风雨桥,据称与桥对过水井里的一只能丰水的神螃蟹有关,2008年9月建成。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6.二号风雨桥夜景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7.二号风雨桥上的苗族歌舞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8.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9-11.三号风雨桥
【僦哟妃】风雨桥 左至右正读,读音“jiu yo fei”,倒装词;苗语中“哟妃”(或“游方”)有恋爱,爱情或情人的含义,当地人习惯直称其为三号风雨桥,汉译名为“游方桥”或“情人桥”,2008年9月建成。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

10.三号风雨桥夜景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11.三号风雨桥侧面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12-15.四号风雨桥
【僦岽乧】风雨桥 左至右正读,读音“jiu dong dou”,倒装词;苗语中“岽乧”意为“读书”,当地人习惯直称其为四号风雨桥,因与桥对面颇有名气的西江民族中学(已搬迁)存密切的关联性,故也有人称该桥为“学子桥”,2008年9月建成。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13-14.四号风雨桥侧面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14.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15.四号风雨桥近观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16-17.五号风雨桥
【五号风雨桥】暂缺苗语桥名和桥名牌匾。经笔者一番努力,终于确认其启用的时间为2013年2月春节期间。可悲的是,该风雨桥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蹲守冷宫,虽真身照片于2013年6月首次见诸网络,但发布者似乎也只是在不经意间将其夹在众多的其它照片中发布,没有任何文字说明,更没有半点的讨论。实际上该桥已被传统的“五桥论”打出了苗寨风雨桥目录清单和网络公众的视线之外。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17.默默无闻的五号风雨桥算得上是一座结构复杂,工艺成熟,美轮美奂的民族艺术品。总体上看她采用的是宫廷式建筑形态,中间是多重檐歇山顶主殿,两侧则各建一个四角双层飞檐翘起角楼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多重檐主殿的最下层粗看是通瓦长檐,实际却是一种中空的边檐结构,层层上叠,越叠越小。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18.六号风雨桥
【六号风雨桥】暂缺苗语桥名和桥名牌匾。因六号风雨桥建于荷塘月色酒吧的旁边,故也有人称其为荷塘月色酒吧风雨桥。于2013年2月春节期间与五号风雨桥同时建成。也许是该桥短得可怜和只有双檐简单结构的缘故,几乎100%的游客都直接忽略其存在,或懒得投去一睥。其实这座风雨桥是南贵村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农家歇息养性的好去处,值得仔细品鉴其韵味,不应枉费了这道美景。
六号风雨桥除了是最不受关注的一座风雨桥外,她也是一座命运多舛的风雨桥!2013年2月春节期间建成不久,即被2015年6月21日突如其来的一场大洪水冲毁。六号风雨桥毁后被迅速重建,同年8月初完工。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19.七号风雨桥
【僦餸嗡】风雨桥 左至右正读,读音“jiu song weng”,倒装词;苗语中“餸”意为“拦截”,“嗡”为龙,当地人习惯称其为七号风雨桥,汉译名则为“回龙桥”,取截留住龙以期能龙佑西江,风调雨顺,人畜安康之意,2008年9月建成。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20.白水河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21.苗寨的茶花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22.苗寨的野鸭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23.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24.

贵州行 <wbr>西江千户苗寨 <wbr>之 <wbr>风雨桥



 

 

 

 

 

 

 

 

 

 

 

 

    风雨桥也称花桥,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多建于交通要道的河流上,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传统的风雨桥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很是坚固。风雨桥上部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塔亭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桥面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

    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贵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2008年西江修建的风雨桥有五座,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风雨桥、主道一号弓形水泥风雨桥、连接大寨对面的也薅寨二号及四号弓形水泥风雨桥、连接南贵弓形水泥风雨桥,由于以前的风雨桥的建造属全木式结构,容易被大水冲垮,现所修建的风雨桥全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注:
      本文七座风雨桥的解读来自《
贵州精华自驾游专稿:千户苗寨风雨桥七桥论诞》,搜自百度,感谢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