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心怡
1.
人的成熟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①身体的长成,以个体生理成熟为标志,尤其以性成熟为指标。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各种生理功能。
②心理发展完善,形成了稳定的个性。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是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③社会化程度提高,以人的社会成熟为标志,即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有正确的认识。
上述三者中,身体成熟是心理成熟的物质基础,社会成熟是心理成熟的必要条件,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取决于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由于在学校学习时间长,与社会生活有一定程度的隔离,对真正的社会生活没有直接的深刻的了解,社会实践活动也比较表面和肤浅,因而,大学生的社会成熟期也自然会延长,在整个大学期间都要为这种社会成熟的完成付出努力。
2.
大学时代是真正自我认识的时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文化水准决定了他们注重内省,注重自我确立,注重自我承担的社会责任,由于生活阅历、社会实践、社会距离的各种原因,对这些内容的认知往往带有幻想的色彩,表现出一定的片面和幼稚,这种不足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意识不相协调,会一直困扰着他们。
3. 情感丰富而不稳定
由于观察力的提高,思维空间的延伸导致大学生的情感越来越丰富、深刻、敏感。由于需要结构的变化,大学生的追求有其独特性,使他们时常处于波动、迷茫、抉择中,他们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心境变化快,情绪冲突多。
4. 性意识发展
性意识是个体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方面,对青年来说,更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已经基本完成,性意识的明朗化与进一步发展是自然的事情,又由于大学校园是年轻人的世界,充分与异性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按照性别特征塑造个性,与追求异性的愿望,这种青春的萌动与性观念、性问题处理技巧的不成熟相矛盾,从而带来许多烦恼和不安。这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十分敏感的、突出的心理问题。
5. 智力发展达到高峰
青年时期,大脑完全发育成熟,因而智力发展到人一生的高峰期,大学生一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通过专业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智力含有较多的社会性和理论色彩,使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内容极大丰富、扩展。
6.社会需求迫切
大学生在校园的生活比同龄人长,踏入社会较晚,他们渴望进入社会的愿望更加迫切。在学校,他们关注、评判各种社会现象,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社会中各种令人不满的现象,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体现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心理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并对大学时代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