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行——千军台→大寒岭关城

标签:
大寒岭关城古道城台休闲 |
在我的印象里,煤矿肯定是煤灰四处飞扬,黑水到处流淌,干净不了的。没有想到这里还很干净,只有一条运煤的铁路专用线,没有看见汽车运煤。也可能是现在雨水较多的缘故吧,两侧青山滴翠,古桥、古村落比比皆是,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
公交车顺山沟一路盘升,9:00到达千军台坑(终点站),这里已经是海拔700米了,下车后按照网上介绍的路线,跨过公路沿一条水泥修筑的泄洪渠上山。9:20在一山沟里看见两台硕大的往井下送排风的风机。在配电室处右侧下山谷,不一会就看见了一条用石块铺砌的古道,没错,沿着这条古道一直走就可以到达大寒岭关城了。
千军台的古道
天气真热,预报气温最高达37度,湛蓝的天空连一丝云彩都没有,只有兴奋的蝈蝈在不停的鸣叫,我挥汗如雨的沿着石块铺砌的古道前行,脚步越来越沉重。
古道上的岩石都是立着铺砌,非常牢固,所以百年不毁
在半山腰处,古道消失了,新修的防火道覆盖了古道。10:00来到垭口,大片的松树林呈现在眼前,有一道残墙被淹没在荒草里,这大寒岭关城在哪里呢?顺大道继续前行,猛见前方豁然开朗,道路旁伫立着一个破烂不堪的城门洞,这就是我们要拜访的“大寒岭关城”了。此时是10:05。
前面就是防火道
大寒岭关城——历史的见证
据资料介绍:大寒岭关城是京西古道重要关隘之一,建于明代。关城面东而立,由砖石砌成,建筑异常坚固。城台为12.5米宽,5.6米深,6米高,券洞为2.5米宽,2.4米高。古道即从城台的券洞下面经过。城台东部为一平缓山坡,旧有古松数株,有毗卢寺遗址,寺殿宇三层,建于明,康熙间及乾隆五十年(1785)均曾重修,名观音菩萨庙。道光四年(1824)又经重修,称大寒岭毗卢寺,又添建文昌阁、窑神庙、茶棚。
与历史融合
几百年过去,现在除了门洞,其他建筑都已经荡然无存了,一块由门头沟区政府用汉白玉制作的文物保护标志也被砸碎,散落在地上。真是悲哀!
被砸碎的文物保护标志
10:30,距14:45回城的公交车还有4个小时,原想到抓髻山或清水尖两个高峰看看,但一不识路、二也无人可询,看着远处的山峰少说也有三、四公里,这 4个小时是不够用的,只好在关城附近的山头转转。这里海拔已经1000米左右了,在山坡上发现了大片的六道木,这可是我喜欢的树种之一,我钻进树棵子里,拣那些树干直溜的、粗细长短合适的锯了五、六根杠了出来,这收获可是大大的。
太热、太晒了,这样打扮很实惠
13:35下山赶汽车。
14:38到千军台坑929路汽车总站。
14:45坐车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