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古月言兑 |
感悟。我不懂什么是感悟。只是每当看到类似的题目,便知道文章里一定会故意扯出一些让人听起来生涩难懂的句子,来展示作者乱如浆糊的思考方式。
我不会感悟,我也不会扯。只会坐在这里用人类最通俗的语言,把人们想不明白的东西rephrase一下。
我不敢对高贵神圣的东西妄加评论。
突然感觉到我们到了一个时间点。这个年龄的我们,将会被迫去面对生命的终结,同时引起我们对生命的深度思考。
这种事情,我听说,也经历过。
15岁,我的爷爷走了。
16岁,告别了小学同学。
17岁,失去了敬爱的老师。
之后,又有很多我身边的人以及我身边的人的亲友们离去的消息。
15岁,我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受了重伤,同时不再天真。
16岁,我忍着心痛,再一次接受迎头痛击。
17岁,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个生命的价值。
生命就是要由实体化为虚影的。我们只是有幸见证目睹了一个生命的全过程。看着这个生命在我们身边快乐的生活着,我们也会由衷的感到高兴,是真正的为了一个生命高兴。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生命他存在着,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感受到他的情绪,他的一举一动。
可是有一天他会走,走得很远很远,远到你再也无法触碰到他,甚至连想他一下都难。
我们,会伤心。
因为他走了,再也见不到了;他走了,会挂念会回忆;他走了,一个独特的声音从此消失在你的生命旅途中;他走了,一个永远灿烂的笑容铭记在你的脑海。他走了,带走了你的心,让你想起的时候会觉得空虚,会觉得心痛。
我不忍心把我的想法妄加给那些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的人。我的安慰对于他们来讲是苍白的,甚至他们听了会想冲过来给我一拳。我永远都无法理解他们的心情。我只能说,坚强,挺住,还有我们在。
我们开学就高三了,一年后我们也会分别,别后,各上各的大学,各走各的路,然后又分到不同地区,忙于各自的事业。有的人,可能由于地理隔离,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
但你心中始终惦念着他,一直在想他,在祝福他一切顺利。“想着联络,不如心底远远问候”。
面对生命的离去,我想,也应该是这样吧。没有必要太过悲伤。送别战友也会有流泪。但是那些离开的人心里是不会希望这些留下的人悲伤、流泪,甚至因此颓废。人虽然走了,带走了挂念的心和美好的祝愿,留下的是对亲人朋友们诚挚的祝福。
我也想了很多。我的姥姥姥爷已经接近八十了。我没太敢想如果有一天两位老人家走了会怎么样。我只是知道,他们在这一天,就是一天我的姥姥姥爷,我会非常珍惜这些时间。那是一种很强烈的感觉,突然发现原来我还有姥姥姥爷,我很高兴的看着他们现在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安享晚年。尽管我知道有一天我想让它来的还是会来,我会让它来得毫无遗憾。
生命的离去,还有什么能比它更感动人呢?假如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第二天必须死去的压力下,我们会是什么样呢?假设一个规则,我们在这一天中必须完成一定量的工作,多则不限,只有完成的人,才可以有权利活到下一天。
会是什么样呢?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大多数人会被淘汰。留下的人会更努力的活着,和时间赛跑,填满时间的空格。
面对死亡,坚强的人忽然变得不堪一击;面对死亡,依依不舍,挥泪作别;面对死亡,再多再大的怨恨、误会瞬间变得可笑而微不足道。面对死亡,我们给战士们以最大的援助;面对死亡,我们站在一起抗战到底;面对死亡,我们在恐惧中寻找希望。
如果我们能以这种心态去生活,那么哪一天选择死亡都无所谓。走就走,人生不留遗憾。珍惜生命的人是不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只有那些辜负了生命的人才会贪生怕死。
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