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古月言兑 |
呵呵,人一静下来就愿意想事。
我现在不能踢毽,所以总是想着,甚至梦里还梦到。
想什么呢?想我的辉煌时刻,哈哈。
我现在一直以为自豪的就是我用了一个周末琢磨出了“马踏飞燕”。这一招在花毽中好像是叫“燕”,忘了,管它呢。
第一次看到这招是上半年,刚开学的时候,我们那帮无名小卒聚在一帮乱哄哄的踢,倒没有漫天黄沙,确切说是漫天飞雪,因为我们动不动就把毽提到雪堆里,清洁工人辛辛苦苦扫好的雪啊……这时候突然有两个人走神了,不好好踢却盯着别人看,不时发出赞叹。循声望去,两个高二的人(那时候我们高一)互相对着踢,隔得不太远,但是每当毽到其中一个人那里的时候,他就踢两脚,先稳住,然后转过身去,背对着另一个人,从身前用脚背钩住毽,接着钟摆一样把腿荡到身后,传给另一个人,或确切说是甩给另一个人。
当时就把我们看呆了,下巴咣就掉下了,没见过玩毽玩得这么炫的,太神奇了!不过呢,后来也就过了两周,这技术就不再被高二垄断了,我们自己研发出来,并且比他们那个还要多一式。我是用两天琢磨出来的,等到周一,第一节包子课没上好,就为了下课的时候给他们看一看。没想到净和大猴竟然就一节课间的时间就学会了,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后来简单一分析,原来就是一个圆周运动,乱七八糟什么重力、摩擦力一堆力,反正加在一起最后有个向上的离心力,就OK了。
不过我这么说可能每人能想出来所谓的“马踏飞燕”究竟是什么样。哈哈,至今在咱们年级,我还没看到其他人,毽霸毽王啊什么的,能用出这一招。
之后不久的一天中午,跟秀才踢毽,他就问我们,你们看没看高二有俩人用那种?我们说哪种啊?这时候某人传给秀才一个见高不见远的毽,他立马把毽稳稳停在脚背上,然后说就这种,但是人家能接着向后甩,我就怎么整,也整不出来。
闻之窃喜,心说:哈哈,你也有今天。于是,我就给他演示了一遍。估计他学完之后肯定是天天练,因为现在跟十一班人踢毽,他们一看我用这招,就说:哎,这不是秀才的大招吗?
咦?不对呀,这什么时候成他专利了?成就成吧,反正他想抢是抢不走滴,我当初只教了他第一式,也就是从身前传到正后方,但是第二式嘛,比这还爽,如果以自己为圆心画个圆,除了面前的90度,其余的270度把毽从身前传过去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人对毽的感觉就不一样,这学期有一天晚课我去跟那些高三的踢,他们管我们的“马踏飞燕”叫“神龙摆尾”。
不一样,这感觉就不一样了。
毽球分硬功和软功,换句话说就是踢比赛和花毽。“神龙摆尾”太霸气了,不如我们的“马踏飞燕”好。而且,对我们来说,“神龙摆尾”完全是另一招,就是当毽子飞到身后的时候,“唰”一个摆尾,看都不用看,把毽踢回来。但这绝对就是凭感觉,我踢了一年了,现在对于“神龙摆尾”还是十拿八稳,但仍然无人可敌,嘿嘿……那天给十五班人踢,对面站的是个猛男,控制不好力度,通通就是大脚开出,我就不断的“摆尾”,摆回来一次,他就毫不留情开出去,然后还得摆。把两边的人都看呆了,说我“嚣张”、“狂”。不错不错。
还有一招,只要他们见过,肯定要说漂亮,那次跟五班踢,他们说像乒乓球里的侧身抽球。我的动作是这样的,毽飞到我左边,然后我侧身让它飞到我右脚脚踝的部位,脚腕用力,右脚从左摆到右,就把毽踢回去了。整个动作很快,而且动作幅度很小,基本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我在干嘛,毽就回去了,而且准、狠,球速非常快。哈哈,无出吾右。
以前我总在这说有几位人物,当年在咱校毽坛中无人可比,大孩、小孩、潮哥、包哥等等,可能没有几个人见过他们。除了小孩,剩下的几位都已经上大一了。这几位就是绝对的踢比赛的选手,脚法精湛、凶狠,正脚低平球、外脚抽射、内脚推射,把对手杀个措脚不及,连连败下阵来。他们各有所长,小孩是内脚,其余的基本都是外脚,但每个人的动作还不一样。要是能看到他们在一起,那绝对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
不过,他们谁都没有练过软功。有一阵我痴迷于毽球,或者说沉迷,决心每一招一式都要学。在新浪这到处找圈子,只要带个“毽”字就往里加。后来呢,发现有些东西不适合我,所以浅尝辄止。但也受益匪浅,软的硬的一结合,就生出些怪招、邪招。比如大孩走之前来学校看看,那时候我感冒在家趴着,他打电话把我叫去踢毽,发现我这路子不太对头,很不对头。当时我像个“h”在那站着,右腿伸在外面,他把球踢向我右侧,于是我脚腕用力,把球返给他。但是那个动作在别人看来是必定要踢到对方的左侧的,然而它却走到对方的右侧去了。这个让人感觉诡异,他们说:每次我一“抖脚”,球就找不着了,因为判断不了方向,他们还给这个“抖脚”起个名字叫蜻蜓点水。挺有感觉……
现在高三的还说什么踢毽要踢出境界,要“人毽合一”。
没有力度,我们的口号是:“毽就是人,人就是毽!”
多霸气,虽说听起来不太好……
前一篇:还是回来了
后一篇:据说戴个小红帽就叫圣诞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