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中国《山海经》的蜀山密码

标签:
杂谈 |
http://s2/middle/4c4466f1xc9e59ef26f31&690
龙门山,《山海经》的蜀山密码
李小波
龙门山,横亘于四川盆地西部,北东起于广元,南西达泸定,长约500余公里,宽30—70公里。在遥远的地质时代里,形成了著名的推覆式构造,与阿尔卑斯山造山带、科迪勒拉造山带并称世界三大造山带,神秘的景观形态堪称世界地质百慕大。生物界历经第四纪冰川的洗礼后,保存了以大熊猫为首的大量珍稀动植物,被联合国誉为国宝和世界生物保护旗舰,对濒危物种保护和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龙门山脉孕育了本土古蜀文明,融合了八方民族基因,绵延出华夏背景中的“文化交集”。地质之奇,景观之美,自然之灵,生态之珍,龙门山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结合,滋养生息着中华版图中的文化沃土,阐释着自然与人文生命的含义。
蜀山,山海经的神奇密码
昆仑山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从文化渊源看,中国古代一直有昆仑神山的向往和崇拜,昆仑山作为中国众山之祖的地位不可动摇。昆仑山的仙山瑶池是中国神话的核心,是对生命长寿的无限希冀和追求,同时,昆仑山是联系天地的中介,通过山上的三道天门可直达天庭。顺着昆仑山向东南,延伸至巴颜喀拉山,巴颜喀拉在藏语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山脉两侧分别是长江黄河的源头,两条母亲河从西北、西南绕过四川盆地,环抱有情。巴颜喀拉伸入四川形成重要的三大分支,岷山、邛崃山和大雪山。自西向东的中华龙脉在成都平原西部缓缓孕育成龙门山脉,自东北向西南纵览,远古的《山海经》密码在这里解开,构成生机无限的经络山体。
尽管全国有众多的龙门山,但是,四川龙门山是中国山岳文化的重要原点,一代人文始祖大禹从山下走出,划定了中国最早的“国土资源地图”——九州,从这个意义讲,《山海经》中最错综复杂的“山”与“海”的密码,在这里变成了九州方圆的大地华章。
http://s14/middle/4c4466f1xc9e5b624f7cd&690
蜀源,古蜀文明的母地
岷山是龙门山的依托,发源于岷山的岷江在龙门山麓孕育出古蜀文明的母地,中国第一部地理著作《禹贡》把岷江定为长江的源头,使得龙门山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江源”地位,岷江河谷是藏羌文化的走廊,古蜀王蚕丛、柏濩从岷江上游,沿河谷迁徙,开辟了文明的先声,至今茂县叠溪还留有“蚕陵重镇”遗迹。从藏羌文化到古蜀源流,显影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标本。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动情的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动情的说: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接受羌族“输血”的民族包括汉族以及藏族、彝族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哪怕不断输血让自己变得弱小,但大奉献的精神永远在心中共鸣。
藏羌文明的雄奇与古蜀文明一脉相承,到了鱼凫时代,在三星堆横空出世,巨大的青铜器、金器、玉器、神树、祭祀坑等,昭示了除了中原文明以外的灿烂,三星堆的发现改变了“黄河一源说”的传统观念,成为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的最权威注脚。鱼凫王朝在历史的烟尘中落下帷幕,杜宇王朝从三星堆迁往成都金沙,一如既往的青铜淬泽和金玉生辉,奠定了成都3000年城址不改城名不变的都市传奇,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古蜀文明不仅仅是西部的地域文明,而是世界文明舞台的神奇精灵。在世界文明古国的历程中,早在公元前4000年至前3000年,古埃及和西亚地区就出现了大量的黄金饰品,并向地中海沿岸、中亚、南亚等地迅速传播,迈锡尼古墓(约公元前1500年至前1400年)和古埃及图坦卡蒙王陵(约公元前1350年)都曾出土了一件黄金面罩,黄金面具也一直是古埃及和古希腊的文明标志。在古蜀文化中,金杖、金冠带、金面具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在中国独有的古蜀金面具具有极高、极优越的地位,甚至超过青铜器,古蜀文明以独特和独有的中国面孔走上了世界文明的舞台。
龙门山麓孕育的古蜀文明具有宏大的包容,四通八达的古代交通好似血脉脐带,吸纳着八方菁华,创造着吐故纳新、内引外联的无限生机。北望中原,金牛古道跨秦陇,五丁开山,开凿出蜀通中原的通衢大道。西控藏域,茶马古道系汉藏,茶马互市,连通起雪域高原的生态廊道、人文廊道,构建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南延滇缅,南方丝路通南亚,南丝路与北方丝路遥相呼应,将巴蜀文化汇入古印度、西亚等世界文化之河。
源于羌族文明的“大奉献”造就了古蜀文明的“大格局”,从龙门山下走出的大禹,筚路蓝缕,奠定了凌空大度的九州文明,然而,羌族及四川故土的人们并没有把他顶礼膜拜,而是历经数千年之后,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才把他带回四川,如今,湖广会馆中的禹王宫,是龙门之子,华夏始祖大禹魂兮归来的丰碑。
道源,中国文化之根的龙门玄妙
蜀王仙化是道教的历史传习:禅让是人文始祖的德行天下,但古蜀王禅让却有些凄迷,杜宇王朝建立后,教人务农,发展生产,带领蜀地人民走出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受到人民的爱戴。然而,杜宇晚年时,蜀地洪水泛滥,蜀民不得安处,来自荆楚地区的鳖灵善于治水,杜宇任命他为相,结果水患遂平,蜀民安处。杜宇感怀其治水之功,将帝位让于鳖灵,号曰开明,成为最后的蜀王脉系,自己却隐居西山,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这就是“杜鹃啼血”的传说,杜宇仙化为魂并传习至后,为道教形成注入了历史的先鉴。尧舜禅让于大禹,杜宇禅让于鳖灵,相同的是因为治水,不同的是,古代蜀王的禅让在龙门山中也变得神奇飘渺。
龙门山,是成都平原身后的5000年诗篇,从山前到山顶,从人人之系跨越到人神之间,山的那边是香格里拉,山的这边是天府平原,一山之隔的两种桃花源,谁是谁的海市蜃楼?http://s2/middle/4c4466f1xc9e5c2207f8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