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影像之六:马永安与《杂碎》
(2010-02-24 09:45:24)
标签:
同学文学影像教育 |
分类: 美文与欣赏 |
同学影像之六:马永安与《杂碎》
小说通过主人公经历的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述,以锐利的目光揭示了已经被我们接受认可的种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以精妙的笔法描写了一次次动人心魄的爱情……
小说情节曲折,内容丰富,语言流畅,幽默诙谐之处常让人忍俊不禁,激愤辛辣之处让人感到畅快淋漓,悲欢离合之时又让人扼腕叹息。
确切地说,我们见过三次面,打过两个仅仅是点头的招呼。感觉这个年轻人不爱说话,其实我也一样,不会找话题。
他是我的好朋友的好朋友。所以常常听朋友说起他,豪爽、大度,但有点贪玩儿,朋友缘极好。我们共同的朋友是一个可爱的女子,他喜欢她,似乎有过各种各样的表白,我想,对于不善辞令的他来说,假如不是情到深处,也不会做到如此。我知道,她其实是有些喜欢他的,但她总是任性地认为,只有让她仰望的人才值得她去爱,那些仰望她的人太多,无法调动她内心里的情感,于是,她和他,只是极好的哥们儿,好得纯净而又融洽。
就在几天前,一个人生活的他关门睡觉,再没醒来。
一个年轻的生命渐行渐远……
尽管没什么实质性的接触,疼还是难免,哪怕只是冲天的焰火,在绽放的瞬间忽然凋零也令人惋惜,何况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鲜活的生命?在人到中年之后,每每遇到此类信息,总希望能逃避那些相关相近的情境,因为明明知道生命没有回路,又不能用疼化解什么,这种无奈的逃避,其实是在阅历了许许多多的无常之后,对宿命不得已的认同与屈服。
然而,她只是第一次直面这样的苦难,似乎不想也不会化解,只是向着苦难迎头撞去,让所有的身心之痛击打自己,便沉浸于泪水之中,把一切无可挽回的惋惜与悲悯承揽给自己,不能承受又必须承受。她喃喃自语:这个混蛋,怎么就这么走了?一点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她自怨自艾:也许当初我跟他恋爱了,一起生活了,有个人在身边,就不会有这样的意外了。
我不能分辨她仅仅是因为哥们的情意还是内心里其实有自己未曾发现过的真爱,只知道这种心疼来得真切而又凶猛,切割着她的心,其实也切割着她的亲友们的心。她的痛苦,就像宣纸上的水墨,因为太浓而延展……
我一直都不知道怎样劝她,只希望让时间来稀释一切。
但我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多地遥望生命的背影,深切地感知人生的无奈,谁都做不到庄子“击缶而歌”的潇洒,但是,也并不能一次次被悲痛淹没得无法呼吸。理解生命的脆弱,感悟人生的无常,就该用更宽阔的视角去领悟。佛说:“人的生命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绕圈,这就叫轮回。”在起点终点之间,每个人都在走着这个劳累而艰难过程,有人提前冲刺了,今世的他便没了一切烦忧,轻松地去寻求来世的起点。其实我们所有的痛惜,不过只是因为自己少了一个同行的伙伴,佛还说:“一切随缘。”“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过分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我们能做到的一切,只能是快乐地生活,让亲友欣慰,让逝者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