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2009-01-03 15:54:32)
标签:

海州

蜘蛛山

锦屏山

马耳峰

龙祠

石刻

求雨

宋金战争

马耳晴岚

桃花涧

分类: 连云港人文历史

      新年伊始,回首刚刚过去的二零零八年,翻开电子相册才发觉,自己去了不少地方。从过去单纯的坐在家里看书到脚踏实地的去当地探访,自己学到了很到也交了不少好朋友。
      今天是二零零九的第二天,原本和大学时的好友约好去花果山转转,可昨晚接到他的来电,说年卡没办下来,改日子吧!哎,东西都收拾好了,叫我临时放弃实在不甘心,但是让我一个人去爬花果山,又不太想去。于是我一大早背上行囊,登上了开往海州的公共汽车。说实在的,08年我走访了海州好多地方,拍了大量的照片,回来以后也结合照片整理出了游记。今天我一个人去哪儿呢?翻开手头的资料,在一本《海州文史资料》中有一篇题为《马耳峰龙祠石刻》的文章,作者是连云港著名的史志学者韩世泳老师。文章里简单扼要的介绍了韩老师和连云港另外两名地方学者崔月明、许厚文一同前往位于海州锦屏山主峰附近的一处古代石刻群的经过,文章附有一幅黑白照片,模糊不清。于是我决定今天前往探个究竟。
      我在鼓楼下车,穿过朐阳门后径直上了山。在山下看到一个穿着城管制服模样的人尾随着我,在一片坟地附近驻足,并掏出相机拍了起来,我感到很好笑。我用很短的时间爬上了海拔119.8米蜘蛛山,在山腰以及山顶附近,发现有大大小小的海蚀洞数十个。前一段时间有报道说,海州市民李建民发现蜘蛛山上有天坑,疑似是恐龙脚印。后来据市文管会副研究员高伟的县城勘察,否决了李建民的看法,这些坑洞虽大小、深浅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坑洞边缘某处都有一个倾斜的出口,这是长期以来,不停地有水流冲进坑洞,旋转后又从同一个地方冲出形成的进出水口,由此判定,坑洞是由水流长期冲击形成的天然坑洞。同时,根据蜘蛛山山体本身整体呈现的海蚀地貌,可以确认这些坑洞是海蚀洞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042fa75c75e0c4e7a7.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从蜘蛛山上下来,开始攀爬锦屏山的主峰马耳峰,海州八景之一的“马耳晴岚”指的就是马耳峰在晴天时吐出的山岚之气,犹如彩凤飞腾一般。这里山路陡峭,怪石嶙峋。我手拄登山杖,爬起来还稍微轻松一些,有的地方得放下手杖,徒手才能攀爬得上去。在中午十二点左右,我到达了山顶。回想一下,这座山我原来爬过两次,第一次是和我初中时的好友来的,究竟是哪一年我记不清了,可能是那时候年纪也小,爬到山顶也没觉得怎么累,下山的时候惊心动魄,从陡峭的黑龙涧下来,身上被荆棘划伤了很多地方;第二次是在05年,那是和大学同学一块来的,当时我还背着一个70L的大包,到山顶也没觉得怎么累。今天可不一样,还没到半山腰,就累得气喘吁吁了。可能是因为没戴围巾的缘故,冰冷的寒气被径直灌进了我的肺里,刺得我直喘粗气。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09a4ecebdb1f2f0b28.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在马耳峰顶端,我遇到了两名山顶雷达站的战士,我向他们询问了关于石刻的情况,他们都回答我不清楚,说他们是去年才被分派到这里的,对这座山上的情况不熟悉。我只好一个人根据书上的简单描述去找了。绕过雷达站的驻地(因为院子里有一条颇为彪悍的黑背警犬,犯不着为了省两步路被它咬。)我沿着山顶上修的水泥路向东走了大约200米,穿过南坡的一片荆棘和刺槐丛生的山坡,向下走了四、五十米左右,在一处荒废的养猪场旁停了下来。只见离养猪场北围墙一米多处,是一堵约20米高的峭壁,山岩下有一天然的石洞,石洞并不深,洞的内外镌刻着几处篇幅不等的题刻,这便是龙祠石刻群了。
     此洞穴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洞口呈长方形。底部东西长4米左右,洞高两米有余。据古籍记载,这里原有古代石刻九处,在上世纪后期,因为有人在这里盖猪圈,洞口西侧的两处题刻,在大石头时被毁。《海州区志》上说尚存清晰的有6处,分别是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和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的题刻。可我看到的,比较清晰的是七处,其中宋刻6处,金刻1处。从题刻的年代看,这七处题刻,全部为北宋和金人统治海州时期的,历史悠久。而孔望山龙洞附近现存的20多处题刻中,宋、金时期的也只有七处;白虎山上30多处题刻中,属唐、宋、金时期的仅五处;石棚山上20多处题刻,全部为明、清时期所刻。象龙祠处的这么多宋金题刻集于一洞,在全市也是不多的。特别是这里的金大定九年(1169年)的题刻,比白虎山上金承安五年(1200年)的题刻还早31年,这对研究金人统占海州初期历史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比较清晰的七处石刻,都被好心人用朱笔涂成了红色,判读起来相当的便利。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16074cccb224b952e0.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1768aad5799ab12dd0.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188e1ff44a00a0c93a.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1987eb8f210fd6c495.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20d317c4b39a9413a1.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这些题刻因近千年风雨冰封的侵蚀,已经多处受到损坏。我仔细判读一下位于石洞左上方的一处较为模糊的石刻,我用仅有的一些饮用水浇在石刻表面,字迹立刻清晰了起来。全文大致如下:
      “岁次壬午改元崇宁季夏旱甚是月甲午躬率僚属祷于祠示地虎六日乃雨自申至戌阖境告足复渝日陈馔于面楼之上以谢神贝兄朝奉大夫知军州事蔡洲磨崖以记西京左藏军使路分都监刘用章奉议郎通判军州事燕若霖承奉郎监酒税杜开雄州防御推官知县事于宰录事参军周兴龄司户参军邓绍密”
      该石刻长1.05米,高0.64米,正文9行,每行8字,“僚属”名录5行,首行13字,其余每行11字。全碑122字。记述的是宋崇宁元年(1102年)夏季,海州境内大旱,知州蔡渊率僚属登锦屏山到马耳峰下的龙祠求雨,以及雨后陈馔致谢的过程。想象一下,在那个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为了下雨,海州的父母官能为了老百姓求雨,不辞辛苦的爬到这么老高的山巅求雨,实属不易。如果把这种情况放在当今社会,咱不说科学的问题,就是那些领导干部也不干呐!
      说了这么多,我也该介绍一些这座龙祠的来历。相传古时候锦屏山马耳峰下有龙祠,又称石庵,为州人求雨场所。龙祠始建于何年,现如今的史料已经无法考证了,但从此处题刻最早的一块看,是北宋庆历丙戊岁,即庆历六年(1169年)“昭毅大将军行海州刺史兼知州事”耶律乎奇题刻中“祷雨屡立,许兴建祠宇,经始于大定九年三月十四日,落成于当年五月二十七日”的记述,又说明在金大定九年之前,龙祠已因年久失修倾毁。
      这些石刻对古海州地区水文、地理、人文、民俗、古迹都有反映,而且大都有纪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特别是明安钝题名明确记载了“古圣贤像”即孔望山摩崖造像在明代就被发现的史实。故此,在2002年龙祠石刻群被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22e0d3da42dec625e3.jpg上" />

      从荆棘丛里钻出来,走在平坦的盘山公路上,心情无比的兴奋,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找到了,前面翻山越岭的疲劳被一扫而光。沿着公路一直向下走,在接近山根处,发现了一条被杂草掩盖,但十分明显的土路,通往西边的桃花涧风景区。我看了一下手表发现时间尚早,于是我又拐上了土路。我一边走一边向山的南方看去,只见不远处尘土飞扬,一座好端端的山被无德的开山者炸的七零八落,惨不忍睹。较大的那座就是著名的宋金古战场——刘志洲山,旁边已经被炸掉一半的就是平顶山岗咀山刘志洲山的南端还有一座不能称之为山的小山包,叫哑巴山,那里我也去过。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256502d821532820ff.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26f84130b2b0b04017.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26f867b52eb0e976fa.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27c46e95a29b7f498f.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2868f2c0d3c28c9dd9.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wbr>上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3421064dd0245745bb.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346b1320332da71ae8.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3459563c191e137268.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http://www.lygfxb.com/bbs/attachments/month_0901/0901022334782f8182dea7e123.jpg上" TITLE="海州南大山寻觅龙祠石刻群、紫竹庵(沈家祠堂) 上"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