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美院老师民工看奥运 |
分类: 共迎奥运 |


买家主动加价2008元
苏坚是广州美院的一位美术老师。今年8月来京选取了5位奥运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创作了一幅户外人物写生油画。“希望能卖至少3万元。”苏坚承诺,他将用卖画所得,请画中5位模特在内的农民工看奥运比赛(详细报道见本报9月12日20版)。
近日,《他们》画作终以32008元的价格,被一位不愿暴露身份的买家收入囊中。据苏坚介绍,买主在3万元的基础上,主动加价2008元成交。“我说3万元就行,但他主动要加2008元。我能看出,他是想通过2008来表现出‘奥运’的概念。”至于买家的身份,苏坚说,“我与他通过一家画廊接触,没有直接交流,只知道他是搞文化的。”
画中人称“奥运我不看了”
就在苏坚为炙手可热的奥运门票发愁时,11月15日下午5时,他却接到了画中农民工王红涛的“拒看奥运”的短信。短信称:“苏老师,打扰你了,奥运我不看了。我们农村来打工的,温饱问题都没解决,‘何谈看奥运’?别给我打电话了,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苏坚说,在画没卖出前,王红涛曾给他打过电话问卖画一事,“他说家里妻子小孩知道后都很期待,还有记者登门采访他。”苏坚纳闷地说,“画刚卖出我通知他时,他还非常高兴,说会尽力配合事件的发展。现在我接到这条短信,很担心他是否出事了。”
昨日,记者致电已前往唐山打工的王红涛,但他并没有接电话。在记者发过短信后,他也没有回音。苏坚说,王红涛和另一名工友共用一个手机,联系渠道并不是很顺畅。
工人曾担心承诺不能兑现
除王红涛外,其他几位工人也都已知道画作卖出的消息。苏坚说,画还没卖出时,工人曾担心事情进行不下去,家人会很失望。所以,“画刚卖出,我就及时打电话一一通知了他们。”
“我问张艳群(画中工人之一),‘你猜画卖了多少钱’。他随口说‘5万到8万吧’。结果,当得知画真的卖出去后,他惊讶地说‘一幅画就卖(3万)这么多,我们一个月才能挣一千左右’。”苏坚说,有位工人没能联系上,他将写信通知他。
买不到门票将选择高价票
现已着手购买奥运门票的苏坚表示,奥运门票很不好买,他打算首先通过正常渠道购买,按照普通百姓的购票规则和方式进行。如果买不到,会寻找原价转让的门票,或赠票。还会关注奥组委是否有特殊照顾等方式。如果这些路都走不通,他会选择买高价票。“我会反映一个普通人的买票过程”。
退出民工曾拒戴黄工帽
认为“黄工帽是最底层工人戴的”,作者希望其家人能代替参加
对话
11月15日,记者连线《他们》的作者苏坚。他表示,卖出画作后,他就马上开始筹划买票,不排除最终买高价票的可能。
希望王红涛家人代替观赛
新京报:王红涛为什么会突然退出?
苏坚(以下简称苏):上周六,央视来广州采访,还拍了我当面给他打电话的镜头。他在电话里还挺高兴。我担心是不是这个事干扰了他的生活。王红涛平时爱喝酒,容易激动,而且有些敏感。画他的时候,让他戴黄工帽都不愿意,说“黄工帽是最底层工人戴的。”
新京报: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苏:我会一直联系他,希望他能够再次加入。即使他不能来,也希望他的朋友或家人代替。再不愿意,可能通过网络,征选一个合适的人选代替。
新京报:为什么一定要他加入,3万多元分给剩余4个民工不是能更充裕吗?
苏:5个民工对应5个福娃,这样很完美,也很贴合奥运主题。
新京报:其他工人呢?
苏:最老的王社起已回老家过冬,二老员房只还没联系上,我会用写信的方式尽量同他取得联系。张艳群和于庆祝还在北京,应该还在当初那个工地。当他们听说这事真能成,都很高兴,愿意一起完成奥运之旅。
“这不是慈善捐款‘买画’”
新京报:从9月挂牌卖画至今,反响如何?
苏:深圳、上海等地很多买家,都跟我联络过。其中,深圳的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认为,“这个事情的内容是涉及建筑工人的”,与他“靠建筑工人起家”的企业形象很吻合,希望把画买下来摆在大厅中央,宣讲企业精神。但价钱没有谈拢。
新京报:为什么?
苏:我想证明这是一个艺术活动,不是一个引起同情的、慈善的活动。这位建筑老板认为自己是在做善事,以“随便”捐点钱的形式买画,所以没有达成共识。
新京报:你在意买家的心理,但却没有与现在的买主沟通过。你不认为是矛盾的吗?
苏:买奥运门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卖画尽快结束才能买票。现在这幅画的关注很高,时间久了淡化了,也许就不能卖出了,我得给工人们一个交代。(来源新京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