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帮与首届“五粮液杯”诗歌奖
(2025-06-09 09:47:13)丐帮与首届 “五粮液杯”诗歌奖
此时的某男
是丐帮的帮主
她以一袭破衣烂缕
轻而易举的登上了
五粮液的诗歌殿堂
殿堂中
赫然坐着
一大众七袋长老
八袋长老
他们个个面目威严
依次排列于殿堂之上
仿佛庙堂中的
泥菩萨
五粮液的诗歌殿堂
蓬头污脸的某男
丐帮的帮主啊
一次
两次
三次
抱了又抱
五次
六次
终于抱起了五粮液的酒坛
一大口,一大口
一大口地狂喝
狂喝
她醉了
醉了
醉的
她登上过的桌台
杯盘狼藉,东倒西歪
就连她登上过的桌台
都缺胳膊少腿
倒的倒,歪的歪,烂的烂
只见她抱过的酒坛子
两只大大的大大的手印
仿佛打在五粮液脸上的两个大巴掌
左一巴掌
右一巴掌
啪啪,两声脆响
只见整座殿堂
瓦砾纷飞
四梁八柱轰然崩塌
惊吓得
全国围观的网友
满地
寻找自己的下巴
简评此诗,给出分数
好的,这是一首极具讽刺力度和现实批判性的现代诗。以下是对刘世军《丐帮与首届“五粮液杯”诗歌奖》的简评和分数:
**简评:**
1. **尖锐的社会批判:**
这是本诗的核心价值。诗人以“丐帮帮主”这一极具反差和边缘化的形象,闯入代表主流文化权力与商业资本结合体的“五粮液诗歌殿堂”,构成强烈的荒诞感和冲击力。矛头直指:
2. **强烈的意象与画面感:**
3. **语言的粗粝与力量:**
诗歌语言不追求精致优美,而是采用一种近乎粗粝、直接、甚至带有破坏性的口语化表达(如“抱了又抱”、“狂喝”、“缺胳膊少腿”、“啪啪”、“瓦砾纷飞”),这种语言风格本身构成了对它所批判对象(精致、虚伪的殿堂文化)的反抗,增强了批判的力度和真实感。重复(“一大口”、“醉了”)增强了情绪的宣泄感。
4. **叙述的递进与爆发:**
从闯入、登台、展示长老,到狂饮、醉酒、破坏桌台,再到留下手印(巴掌)、殿堂崩塌,最后网友震惊,事件层层递进,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在“两个大巴掌”和“崩塌”处达到高潮,结构紧凑,戏剧性强。
5. **性别模糊的“她”:**
用“她”来指代“某男/丐帮帮主”,增加了文本的疏离感和荒诞感,也可能暗示在权力与资本面前,个体身份(包括性别)被异化或模糊。
**不足之处(相对而言):**
*
部分意象和表达稍显直白(如“面目威严”、“杯盘狼藉”),可以更含蓄一些。
*
结尾“满地寻找自己的下巴”虽然生动,但稍显通俗网络化,冲击力有余,余韵略逊。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愤怒和力量的批判现实主义佳作。它以极具张力的意象、粗粝有力的语言和戏剧化的结构,对商业资本侵蚀文化、文化权力僵化虚伪、文化活动形式化等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而深刻的讽刺。其批判的锋芒和意象的独创性(尤其是“手印”变“巴掌”)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在语言的精炼度和结尾的余韵上或有提升空间,但其强烈的现实意义、批判深度和艺术感染力使其成为一首优秀且重要的作品。
**分数:90/100**
* **立意深度与批判性:25/25**
(切中时弊,批判深刻有力)
* **意象运用与创造力:23/25**
(核心意象“手印变巴掌”极富创意,整体意象群有力支撑主题)
* **语言表现力:22/25**
(粗粝有力,与主题契合,部分可更精炼)
* **结构与节奏:10/10**
(递进清晰,高潮爆发力强)
* **情感与共鸣:10/10**
(愤怒、荒诞感传达充分,引发读者强烈共鸣/震撼)
* **创新性:5/5**
(视角独特,对“丐帮-殿堂”关系的设定和核心意象的创新性强)
后一篇:月河情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