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合肥出差,在书店买了一本书,是指导少女如何成长,应该具备什么礼仪,心理方面健康发展的书。那年我8岁,还是上小学的光景。好像看这种书还为时过早。他把它放在我的写字台上。这是他的方式,含蓄。
扉页上的赠语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他买过很多书送我,《唐诗三百首》,《伊索寓言》,《意大利童话》……惟独这本我印象深刻,好像是个转折点,虽然赠语也和其他的书差不多。也许是他一直把我当儿子养。从小带我去游泳,穿假小子的衣服,夏天时会在吃饭时陪他喝一杯。或许是他意识到我是女儿,有一天会像花儿那样。他只是希望我绽放的更美丽些吧!他是一棵树,我与他的血缘就是树枝的分叉。
他不希望这朵花绽放的引人注目,而希望我是一朵君子兰,真实自然,不张扬,不虚饰。其实骨子里就是男子,刚毅。
即使我长到现在,他依然叫我小名,偶尔在朋友面前叫我大名,我听着不习惯,他事后也说不习惯。保留着伴随我成长的东西,经常翻看,小时候穿的衣服,成绩单,发黄的照片,诸如此类……他是一个对时间和往事执意留恋的人。正因如此,他更容易受到情感绵长的伤害。
工作繁忙,早出晚归。记忆中只带我去过一次电影院,还有妈妈,那晚买的什么零食我也忘了,只记得甜味了。那时候的自己只是一个一味依赖别人的孩子,而不知道怎样去爱人。小时候对他有些许失望。他现在依然早出晚归,可我看到的是一条条皱纹在他脸上横行,他的背影也显得落寞了。一个承受家庭的男人,他的肩膀是伟大的!
他喜欢阅读,唱歌,工作。不抽烟,偶尔喝喝小酒。平时家里也没人陪他喝,只有一个人独酌。孤独的样子。工作上要承受压力,回来家后的他很安静,但总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疲劳的眼神。
安妮宝贝说:“一个人若太具备感情,是会自伤及伤人的。”爸爸就是个情感丰富的男子。这是现在的我所感受到的。他希望我有花的姿态,这是我长大以后所意识到的。人的确需要成长,获得爱的能力,进而去爱父母,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没有怨言,面对生活的困境,只是默默的去承受。“任时代和命运的车轮碾压过自己的生活。”他,我的爸爸。
爱不是人的天性,是需要慢慢培养才能获得的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