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居住的城市周围绝对不缺山峰,我从小就是长在秦岭山下渭水之滨的关中娃,所以对于山一点都不陌生,在这里生长了快五十年了,对于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是熟悉亲切的,开了三十年车了,对于周边的山水更比旁人熟悉的许多,接触这山水的机会也远高于旁人,因为咱一直以爱逛而称,在关中逛三,溜逛锤似乎都是贬义词,形容你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四处闲逛,但我却不以为然,我曾自豪的说方圆五百公里范围山山水水著名不著名的我大都知道,没去过的也就是凤毛麟角了,我也要寻找机会去填补空白。近处的更不用说了。
庙王山离我居住的街道也就是六七十公里的样子,下了公路有二十多公里的砂石路盘山而上。知道庙王山的时候还是九十年代初期,刚退伍回来的第二个春节,那个时候家里已经是彩色电视机了,那个时候人们都还比较喜欢看看当地城市的电视台,虽然节目水准不高但很接地气,那个时候我开一辆三个档的212绿吉普,那个时候我心目里最仰慕的车是酷路泽,那个时候叫沙漠王。春节在家看电视,那年的雪也下的很大,当地电视台在新闻之后报道了一档节目,说大雪封山位于庙王山上的广播电视信号差转台断了供给,和纪录片一样,电视台的沙漠王带着领导的牵挂和补给出发了,虽然短片不长,但那辆沙漠王大雪登顶的镜头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沙漠王在雪地里直打转,厚厚的积雪已将轮胎的一半以上掩没,轮胎打着雪花,夹杂着砂石颗粒飞溅。最后还是在众随车人员的推助下上到了位于山顶的差转台,只记得当时节目中还报道说当我们在市区家中看春节晚会听广播的时候,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还有同志在庙王山顶受着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坚守这岗位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那辆白色的沙漠王当时挂的车牌号我还有点印象,号很小就在壹佰号左右,具体的记不清了,那时候电台也是比较牛的单位么,后来在电台大院我还见过那辆车,我的感觉是似曾相识多看了它一眼。从那时起庙王山进入了我的视线,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想去哪手机掏出来一搜不但能在瞬间将路线自动生成也还能知道这个差转台始建于一九七六年,可是在当年我在地图上却找也没找见,那个时候这些单位都还有点保密色彩的,就是那短片中也只是提到了庙王山差转台,也没有具体到县乡具体位置,我开始在认识的司机圈子里打听,有在街道办工作的哥们,有凤县籍的战友,随着各种信息的汇集,目标慢慢清晰了起来,在凤县,下了秦岭梁不远,不到黄牛埔镇,往西有个小路等等,那个时候路上的车不多,一般最远的行程就是去趟省城了,能翻越秦岭梁都算比较远了,在几个月后的夏天我只记得那天特别热,许多人都去大散关乘凉戏水,那个时候家里没有空调,中午也不需要午睡炎热的午后我和几个哥们开上那辆三个档的吉普车向庙王山出发了。
翻秦岭的时候开始还是柏油路很顺畅,快到山顶的时候路上的沥青感觉都快要晒化了,那个时候车里也没有空调,好像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热,把车门的上半部分用扳子卸了螺丝拆下来放到后备箱里让山风吹进车里就感觉很凉快了,那时候的路边随时可以停车,公路边就临着河边,停下车拿着桶就能从河中打上水来冲进车里,脖子上缠着用河水浸透的毛巾,并不去拧它任由冰凉的河水顺着脖子往身上流淌,感觉很舒服很惬意,车到秦岭梁顶的时候虽然太阳还很毒辣,但是风已经很凉爽了,那时候秦岭的石碑还没有现在这般大,还没有在公路边还要上到后面小山包上去才能看见,在山顶任凭山风佛面,凉爽惬意之后继续向南。下了山顺着公路边走边问过了秦岭车站到了周家庄村,有个中年人给我们详细的说了庙王山的位置和路线,说在往前走个三五公里到了石窑铺村就往西右拐下了公路都是砂石路一直往里走就是了,路不好走很远,那个时候人都很淳朴说了就信了,那个时候在人们的脑海里去哪基本都靠腿脚走自行车都很少,所以感觉那都很远,那个时候群众感觉绿色吉普车里应该做的都是公家人办公事的。就这样开始了我和庙王山的第一次邂逅,在石窑铺村又问了当地群众得到再次确认才找见了那条很不起眼的小路,拐了进去,这条路就因为山上有差转台才有了路的样子和平常的乡间小路是不一样的,不但有了路的雏形路面还有沙石铺垫,但是路边也有小河溪流一旦到了雨季常常就把路吹的没了样子,今年你去的时候路可能还在河的左岸,明年你去的时候路搞不好已经拐到了河的右岸,我记着进去不远还没有到现在的鹿场那,就在河道里左右穿插趟水了两三次,那天下五一直上到山顶的时候已经是三四点的样子了,我记着吉普车由于长时间爬坡开锅了两次,加了水停下打开盖子降温才使水温降于正常后继续前进,那个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总感觉自己开车没有问题别人能去的咱也能去,反正最终硬是开到了山顶上,一下车看见那一字排开的发射塔架的场面还是颇为震撼和壮观的。当时山下热的要命,但山上却冷的要命,风似乎像故意报复我们这些擅闯入山的人,吹的我们一会就浑身起鸡皮疙瘩了,只好掉头下山,还记得我那3190的数字BP机在山顶上是不停的响,我说这地方信号都这么好,当时似乎感觉那高耸入云的铁塔其中就有BP机的信号发射塔,其实也未曾求证过,后来下山一路顺畅的回到了炎热的市区,现在回想那是近三十年前我第一次登临庙王山的情景,虽然过去了近三十年也物是人非,三个档的绿皮吉普现在除了博物馆里基本都踪迹难觅了,过去一起登上去的小伙伴也都各奔东西几年难见一面,但是那第一次登顶的喜悦和路途的欢笑我都历历在目仿如昨日。后来我也上去过几次,有一次开的普桑,后面还有长安之星的面包和现代吉普等,再后来就是我的欧蓝德了,自从有了博客我的出游回来后一般都会记录在我的博文目录里我就找见了07年秋季和今年五月份上庙王山的两篇记录,今年夏天开着我的欧蓝德上去感觉路虽然没有硬化,但也有新近修葺的痕迹,路基宽了,路面也平坦了,也不在是沟壑纵横了,所以当二十一号在越野车友圈看见六辆硬派越野车登顶的视频的时候我就有了内心的向往和冲动。
本月的二十一,我们的城市迎来了第一场雪,每到下雪的时候最先被雪润泽的一定是巍巍的秦岭山脉,不管春夏只要早晨起来能感觉了渗冷的凉意大家就会说秦岭上肯定下雪了,有时城市下的是雨秦岭上一定就下的是雪,现在的网络科技更发达了,在手机上第一时间都能看到官方和民间群众发布的各类信息小视频等,秦岭上下雪简直就如同现场直播一般,二十二日到二十三日大雪导致路滑事故频发道路中断,到了二十五日才陆陆续续正常通行,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市区晴了两天,我想那庙王山顶肯定还是冰封的世界,开始按奈不住自己的欲望了,持续关注了两天的天气预报,到了二十八日一早起来一看车顶上有一层薄薄的雪覆盖一看昨晚又下了小雪,这一想山顶肯定是也下了,手机掏出来一查秦岭的路还畅通着,十点多就驾车出发了,车离开城市熟悉的道路蜿蜒着伸向山间,出城不久进入山区就有了薄雾,过了杨家湾到二里关地界的时候路雾就愈加浓了,公路对面银洞峡门口的山包已经被薄雾笼罩犹如仙境,停车用手机拍了两张继续前进,过了观音山开始盘山雾更大了,我习惯性的打开双闪,在熟悉的盘山公路上行驶,前面有两辆车缓慢的行驶着,我不想在这种情况下超越他们但是跟在他们后面也不是我的风格,索性选择了一处较宽的路段停了车,下车才发现这是一处村民设置的给过往大车加水的场地,有一亩大的样子已经有三四辆小车停在这里,有两辆是加挂防滑链的,有一辆奇骏是轮胎瘪在地下车主束手无策的,还有一辆是停车拍照的,我去拍了公路对面的亭子就驾车继续前进了,山越高雾就越大,路上两边还是有了积雪和冰冻现象,许多车都沿着路的中线在行驶,不往两边去,在一处弯道我看见路边的不高的墙体知道这下面是宝成铁路桥,桥面容易结冰,正在这时上面下来了两辆半挂车压着中线在行驶,我主动靠边礼让,想着这么冷的天这大车司机一路过来几多不易,没想到大车司机礼貌的给我鸣笛还给我摆手不用让让我过,我也鸣响了车笛同时脚踩下了油门,就这样到了秦岭梁顶,我没有停车的欲望,看了看嘉陵江源头景区门口广场的雕塑和停着的几辆小车就继续向南前进了,这梁顶是渭滨和凤县的交界处,所以两端都安装有各自交警所属的摄像头,一过这梁顶就开始下山了,我的视线内出现了一辆省城牌照的考斯特后面还跟着一辆同样悬挂省城牌照的A6L我想这么大的雪还有那个领导能到这来,这两辆车车速都压的很慢,看上去开的是小心翼翼,原来前面有一辆大型装载机在清理路面积雪,在装载机把路边的积雪推到路旁沟渠里的一刻,两辆车超越了过去车速也快了些,过了东河桥头的摄像头我超越了他们,这边桥头还堵着一溜子车,有两个交警在最前面挡着,后面一位身着路政制服的人在给他们摆手喊话说可以放行让走,我看着后面跟着的一溜大车,感觉还是挺操心的,这边的路上积雪已经消化了许多,但路边的房顶和地里都还是白茫茫的一片,过了秦岭车站周家庄就到了石窑铺村,现在已经完全是轻车熟路了,车离开公路的时候我看了一眼仪表台的时钟从我出发还不到一个小时,当我驶下公路的的时候也就是十一四五十的样子,在十二点的时候我就到达了硬化水泥路的尽头,养鹿场的门口,从这看上去上山的路都还被雪覆盖着没有任何的车辙,我的车辙很清晰的压在鹿场门口的雪地上,停车小解顺手拍了几张,就开车沿着砂石路继续向山顶前进,路虽然被白雪覆盖着但路基的边缘都还清晰可辨,路面的中间平平的雪地上能清晰的看到一溜动物留下的足迹,我也分辨不出来是什么动物,只是驾车继续前进,偶尔山边树丛里惊飞的野鸡野鸟会猛的一下飞出来,开始还一惊后面遇到的几只也就不再惊奇了。我知道路的左边靠山的一侧有排水的沟渠,右边临河的一侧有崖和干草植被,所以尽量选择往中间走,在这我将车辆四驱开启成自动模式感觉车压在两边的渠里虽然有摆动的想象但好在幅度不大还在把控之中,在雪地上尤其坡道处停车再次起步是最难的,所以能不停车尽量不能停,最好一口作气开到山顶上去,看着新覆盖的雪我想着我的前边肯定没有车,这天基本上也不会有车从山上下来所以尽最大能力提高车速只要不打滑就一鼓作气往山顶开,就这样在山间的弯道上盘旋着,有的地方拐弯加上上坡我也没有松油门一路向上,行驶了二十多分钟已经看到有四个发射塔架的时候我知道已经快到了,在这一刻多少是有点小兴奋的,眼看成功在望,没想到我一心想着把这四个塔架拍一下,看着路面也没有坡道是平坦的,就停了车没有离开驾驶位掏出手机拍了几张,开始继续前进,没想到车辆在起步的阶段就开始打滑了,我松了油门停了车用用按键将ESP自动防滑系统关闭,又把车辆的四驱调到强制模式,重新起步,车轮在雪地上转了几圈刨了个坑将雪下面的砂石打的四飞乱溅但起步成功了,滑摆了两下就又在雪地上驰骋了,通过这一插曲我感觉绝对不能再停车了,只能一鼓作气的开到山顶上,这也得益于我前不久更换的ATT轮胎,要是普通的公路胎,在想重新起步还是挺困难的,转了几个弯山顶已经没有了雾气,山顶的发射塔架越来越清晰,天也越来越蓝,车上的温度显示仪表一直显示车外的温度在零下四五度,没想到到了山顶竟然有了太阳,这时候的气温也略有上升竟然比路途上的温度还高了一点点是零下三度。当我停好车拉开车门的瞬间,冷风袭来我一个激灵。
刚下车的瞬间的确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到了,虽然我来这里不是第一次了,但看见这洁白的世界和蓝的透彻的天的时候,已经顾不上冷了,我掏出手机相机连番拍摄,直拍的相机电池闪了红灯,在那一个瞬间那种美景的震撼是超出内心的预想的,都说冬天的东北很美,许多旅行社都在打雪的招牌吸引去看雪玩雪,我倒想说我相信它的雪景不一定能有这里的这般宁静和美,白的透彻蓝的得纯粹可以直击心灵那种美是入骨入髓的在那个瞬间你的脑子里不会让你想起你的忧愁和悲伤,那一刻带给你的只有兴奋和震撼,透过取景框的那一刻你感觉到你的心灵是直抵那白雪深处或高耸入云的塔架顶端,或者是蓝天上一缕白色的云朵,这种场景永远不会缺少风,风和雪是搭档是伴侣是朋友和谐的时候风平气顺翻脸的时候瞬间无情,一阵风过来塔架上的冰凌掉了下来,我知道了那一刻不能再往前靠近了,冰凌落下清脆的声音在山顶飘荡,冰凌旁边没有被冻实的雪随风飘摆而落,在湛蓝的背景下画下一瞥美丽的白色弧线,那一刻真是美的不可方物,在那一刻什么白雪皑皑什么雪花纷飞什么晶莹剔透什么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等等的词语都无法来形容这般美景,那一刻我不能在发出任何声音,脚踩下去的时候瞬间就被雪埋到小腿处,原来来时北面一块较为平坦的草甸现在只能看见被白雪阀盖灌木丛顶梢,不敢在贸然往前走了,怕在发出任何声音打扰了这里的宁静,不想在看着雪被化了冰凌落下,就想让它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竖立着,证明严冬的存在,证明雪的圣洁和冰的尊严。那一刻我似乎感受到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当然我不会夜宿山寺的,我有我的爱驹可以让我容身抵寒,这里也没有寺庙有的只是差转台分别在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和现在新建的三栋住宅,前面两栋已经成了牛圈只有现在新建的二层楼在为他们挡风遮雨。我就是宿也会在下一个夏日里,吸引我的一定是那璀璨的星空和凉意袭骨的山风。围栏大门本来都是有空间的,现在都已经被雪覆盖严实了,形成了厚厚的雪墙雪门,就像有人评论我的照片说看到那被雪覆盖的围栏就能感知到上面的寒冷。从小听什么童话世界白雪公主云云,咱也没有真正见过那美妙的童话世界,但站在山顶的那一刻看着被雪阀盖的房屋围栏树木塔架等等我想安徒生笔下的冰雪世界也不过如此吧,我能相像到这般的冰雪世界但我却想不到白雪公主会有多么的耐冻,我想在美的公主到这来她也会被冻的哇哇叫,她的纱幔绝对不会有这里的雪色这般洁白。
从早晨起来市区的天就是阴沉的,进了山又是雾气腾腾的,翻过了秦岭梁没有雾了能看见蓝色的天空了,到了这里不但看见了湛蓝的天,白色的云还看见了久违的太阳,阳光不刺眼,却给人温暖,这温暖却是表象的,因为我的脸和手已经知道了寒冷的滋味,脸是冰的手是疆的,按动快门的手一会就不听指挥了,在山顶呆了有二三十分钟,我已经感觉到透彻心扉的寒冷了,所以决定撤退下山,那一刻发动着爱驹的引擎,是遗憾的是不舍的,边走我还是恋恋不舍的用手机抓拍着目之所及的一切,那时候已经顾不上什么取景什么构图了,随手拍只要手能点动屏幕上的按键就去按它,那一刻真的是不舍和贪婪,不舍这里的洁白和湛蓝,贪婪这里的纯净和透彻。车过了第一个弯的时候一辆白色的H9进入我的视线,我鸣笛的同时对方也看见了我,在他们车辆的前边还步行走着两个人,友好的和我打着招呼问我山上还有车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你一个你都敢上来,我说我第一次来这的时候还是三十年前的故事我有啥不敢来的,我往右边靠了靠给对方的司机一个手势让他走,看着他前轮上还绑着防滑链,在他的车后面还有步行的两个人告诉我后面还有两台车,我就停在原地给他们手势让他们过,并提醒他们路边的雪是虚的让他们尽量往里靠,后面跟着的一台是猎豹一台是酷路泽,我问酷路泽的司机后面还有车没,他说后面还有一辆吉姆尼,酷路泽走后吉姆尼并没有出现,我就继续前进了,又过了两个弯道也是在一处弯道处一辆绿色的吉姆尼才进入了我的视线,我还是停车让他,开车的小伙也在倒车往路边靠我还是善意的提醒他路边虚不要靠的太外边了,我在看到我的车能过去的时候鸣笛了一声给了对方一个手势让他别动我开车过,我看到小伙的吉姆尼四轮都还绑着橡胶的防滑链,我想你真是糟蹋了吉姆尼。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雪地行车不能用刹车减速,我用换挡拨片把档位调节成了手动模式,有坡有弯道的地方我都用拨片把档位降到一档,稍微平坦点的地方拨到二挡,这样车就很平顺的下山,但也有扭曲打滑,在一个弯道拐过弯的时候视线突然很清晰了能看见对面的山梁,我凭借着印象在寻找对面山梁上的风力发电机组,没有看路这时候本骑在沟槽里车辙上行驶的车却滑出了原来车辙的沟槽,我没有踩刹车,这时候踩刹车车一定会发生侧滑而停不下来,车在距路边沟渠十几公分的地方停了下来,我把身子探出车外看了看,吃了一惊,那一刻再也没心思去寻找对面山梁上的发电机组了,分别挂上倒挡前进挡又挂上强制四驱又关闭了ESP一顿操作车才扭着滑着回到了路中间的车辙里,好在有惊无险,就这样继续下山,下到中间快到废弃房屋那片的时候有一辆路虎发现四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离他很远就鸣笛停车了,因为它已经横在了路上,我下车去看了看,地面的痕迹告诉我他刚刚在这里稍宽的地方掉了头,一位中年人蹲在车轮边给轮胎上绑塑料的防滑链,我说路虎还用绑这吗,他说这也不行绑上一动就断了车光是滑,我也不敢上了,就掉头回,我说你上去把车降到一档慢慢走没事的,他上了车车一动就打滑,我说你总踩着刹车他能不滑吗,我说你别踩刹车他就不滑了,我远远的跟在他后面不想离他太近怕他有了情况我却停不下来,雪地行车拉大车距就是给自己减少障碍,我看着悻悻而归的路虎的刹车灯几乎是一直亮着,车也是在车辙里拧着滑着在一处稍宽的地方他主动停下来我鸣了一声笛从他的身边驶过,我心想你也是把路虎都糟蹋了,这个时候车里的仪表显示车外面的温度是零下二度,但路面的积雪都在融化了,能看见化了的雪水顺着路中间向山下流淌,轮胎已经结实的压在了裸露出来的泥沙上,我顺手就关闭了四驱,恢复了变速箱自动模式加了一脚油向山下驶去,在看见养鹿场的房顶的时候路边停着两台车一台是起亚一台是国产的长安都是SUV车上人抱着狗站在一旁吃着东西玩耍着,他们用惊愕的眼神看着我,我鸣了一声笛没有减速,到达养鹿场门口的时候上去时的雪都已经化了,房顶上的雪水也在融化滴滴答答落下的声音在空寂的山涧很是清脆、我看了看表从我离开这里到返回这里整整两个多小时,过了养鹿场就都成水泥路了,对我来说就又都是轻车熟路了,路上没有了积雪车速也在四十码以上,两点多一点车就返回到了212省道上,一路疾驰在梁顶看了看景区门口有许多拍照玩雪的车,我没有停车的欲望了,就一路下山,这一段跑过多少次连我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弯道蜿蜒着,养路工坐在客货车的后箱里机械的给马路上撒着融雪剂一类的东西,我说他们比交警还辛苦,到了神沙河路上的雪已经没了踪迹,这时候只剩下一路狂奔了。三点多我的爱驹就停在了楼下的车位上,下车的时候看见它满身的泥泞,我在心里默默的说伙计辛苦了,没白疼你,还是没有看错你。给你买的新鞋的确很给力,通过实战检验真的是所向披靡。文章最后我想起了伟人的那句: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也想说山登绝顶吾为峰。想看常人看不到的风景就必须付出常人冒不了的风险和勇气!走常人不走的路,看常人看不到的风景,在我心里也是超凡脱俗的一种境界!勇者须无畏!
今天的终点还会是明天的起点,明天我还会在路上,和你一起披荆斩棘行游四方。
现在的手机功能非常强大弄相片有了美篇现在又有了弄短视频的平台,想把拍摄的短视频弄到博客上来还不好弄,但在手机上却是易如反掌,配乐配文字都很方便,以下五个小段子是我此行回来后在抖音平台上编辑的自感不错,发与此保存共享!
天能蓝到人心里去,雪白的成为另个世界……
https://v.douyin.com/JCVbG9D/
没见过童话世界,想像一下,不过如此吧。就是冷的让人呆不住……
https://v.douyin.com/JCVtXm7/
明知山有雪,偏向雪山行!
https://v.douyin.com/JCVCNPV/
北国风光万里雪飘,也能用歌声唱出来
https://v.douyin.com/JCV3a2A/
我的冬天和赵鹏的春天 ,冬来来了春天还远吗?
https://v.douyin.com/JCVw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