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午镜”考

(2007-04-01 10:30:51)
标签:

午镜

江心镜

百炼镜

贡镜

考证

分类: 版边求证

              

                  “午镜”考http://t4.baidu.com/it/u=3499838389,556364654&gp=0.jpg

                     黄崇浩

 

    “午镜”一物,于南宋词中数见之。例如: “午镜重匀。娇额妆成宫样新”(李处全《减字木兰花·咏木犀》); “巧篆盘丝,午镜绿窗闹影”(刘子才《声声慢·五日》);“午镜将拈开凤盖。倚醉凝娇,欲戴还慵戴”(张炎《蝶恋花·赋艾花》)。然其最著者,乃吴文英(1212-1272)《澡兰香》“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此词被朱祖谋选入《宋词三百首》,是以流传愈广。然观夫诸家所作注释,则似未得其真。如曰:“午镜:水清如镜”,或曰:“盆水如镜”。这显然是望文生义,从“澡兰”派生的联想。后有说者谓:“午镜是端午节中午所铸的镜子,古时认为能避邪。”其说渐趋实在,但仍嫌空泛,于其来历、形制语焉不详。故须进一步考实。

   

    据宋人洪迈(1123—1202)《容斋五笔》卷9《端午贴子》称:“唐世五月五日,扬州于江心铸镜以进。”由此上溯,考索唐代文献,便得窥见“午http://t5.baidu.com/it/u=2546032409,3241861413&gp=28.jpg镜”相关故事。

    无名氏《唐武德鉴铭》曰:“武德五年岁次壬午八月十五日甲子,扬州总管府造青铜镜一面,充癸未年元正朝贡。其铭曰:‘上元启祚,灵鉴飞天,一登仁寿,于万斯年。’”(《全唐文》卷988)是知此镜初铸于唐高祖武德五岁(622),用于次年朝贡;铸造者乃扬州总管府。

    又,唐人张鷟《朝野佥载》卷3 载:“中宗令杨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马自照,人马并在镜中。专知官高邮县令幼临也。”因知此镜大小、装饰,又知专管铸造的是高邮(今属江苏)县令。

    又,《太平广记》卷231《李守泰》载:“天宝三载(744)五月十五日,扬州进水心镜一面,纵横九寸,青莹耀日,背有盘龙,长三尺四寸五分,势如生动。玄宗览而异之。进镜官扬州参军李守泰。”此镜形制大小有变,但进镜者仍是扬州官吏。

    以上记载表明,唐代扬州官吏铸镜贡镜,自高祖直至玄宗以后,一百余岁。直到德宗大历十四年(779)六月己未,德宗始下令罢“扬州每年贡端午日江心所铸镜。”(《旧唐书·德宗纪》)为什么作出如此决定呢?恐怕与铸镜难度甚大有关。李肇《国史补》(卷下)说:“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中所铸也。或言无有百炼者,或至六七十炼则已,易破难成,往往有自鸣者。 ”这就是说,铸镜成功率很低,颇费人力。

    对于这样出名的贡品,自然会引起社会注意,故文人诗客往往形诸吟咏。例如:韦应物《感镜》:“铸镜广陵市,菱花匣中发。夙昔尝许人, 镜成人已没。如冰结圆器,类璧无丝发。形影终不临,清光殊不歇。一感平生言,松枝树秋月。”张籍《白头吟》:“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卢仝《月蚀》:“百炼镜,照见胆,平地埋寒灰。”白居易《百炼镜·辨皇王鉴也》:“百炼镜,镕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祇。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吏手自封。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 ”刘禹锡《和乐天以镜换酒》:“把取菱花百炼镜,换他竹叶十旬杯。”

    白居易的记载最为详尽。铸造时间:每年端午日的午时(中午11:00-13:00)。铸造地点:扬州扬子江心的舟中。盖古人重五行观念,以为五月五日(所谓端午,实本于古之夏至)午时,具三重之火:五月月建为午;五日本于五月丙午(见汉世铜器铭文),亦为午日;午时更是午,—而午为南方,南方属火。火月火日火时,又是“对日”铸镜,直接获取日华,所以功效奇特,成品有神。从白氏卒章之志来看,他是不赞成铸镜作贡品的。

    到了宋代,铸镜之事大约又开始了。据洪迈《端午贴子》载,“国朝翰苑撰《端午帖子词》,多用其事。”从这些词作中,可以推知当时又有铸镜之事。王禹玉词云:“何时又进江心鉴?试与君王却众邪。”李邦直词云:“江心新得镜,龙瑞护仙居。”赵彦若词云:“扬子江中方铸镜,未央宫里更飞符。” 许冲元词云:“江中今日成龙鉴,苑外多年废鹭陂。”苏辙词云:“扬子江中写镜龙,波如细縠不摇风。宫中惊捧秋天月,长照人间助至公。”对于铸镜之举,也有不赞成者。如苏东坡词曰:“讲余交翟转回廊,始觉深宫夏日长。扬子江心空百炼,只将《无逸》监兴亡。”讽谏之意,上接乐天,可谓正大光明。

   http://t3.baidu.com/it/u=2737167340,3479182838&gp=34.jpg 唐人百炼镜,宋人称午镜。这应该是古人铸镜的一种特殊产品。既是贡品,自然罕见于民间。所以,词人所写的“午镜”,未必就是货真价实的江心百炼镜,大抵夸饰之词耳。

    顺便说一句,吴文英《澡兰香》词,颇有因袭刘子才《声声慢·五日》之迹。刘词云:“湘云纤玉,楚葛篝香,澡兰帘幕风静。怨抑难招,沈魄当年独醒。莫唱江南古调,念天涯、深情谁省。时暗换,最秦楼惆望,归期无定。   曾是榴裙误写,怕照眼枝头,绛绡花并。巧篆盘丝,午镜绿窗闹影。香蒲也应细剪,但年年、断云愁冷。迎醉面,看银蟾、飞浴露井。 ”

    而吴词云:“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其中,澡兰、帘幕、怨抑难招、沈魄、午镜、莫唱江南古调、盘丝、巧篆、秦楼、露井等十处词语全同;惆望与怅望、剪香蒲与剪菖蒲、银蟾与新蟾、绿窗与云窗、绛绡与红绡、当年与当时、天涯与天角等七处词语相似;玉、风、暗、楚、年、曾、但、也、应、归、念、写等十二字共用。可以说,《澡兰香》词中,只有“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一拍十字是吴氏的新句。其他语句,实在是对刘词的文字重排、意象重组。一首词总共103字,有46字相同,实属罕见。读者对此如何评说,笔者难以预测。特附记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萧郎”考
后一篇:“直北”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