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 春晚 婚礼

(2010-03-15 13:19:06)
标签:

孔子

春晚

婚礼

鲍鹏山

婚礼策划

主题婚礼

蓝枫

央视春晚

网络春晚

文化

分类: 工作收获
 

 

http://s13/middle/4c3e7b9ag81d6c4102f5c&690春晚 婚礼" TITLE="孔子 春晚 婚礼" />

“孔子,春晚,婚礼”,是不是觉得有点跳跃??之所以将这三个乍一看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放在一起,源于我工作内容之一——婚礼策划人,主持人的学习和实践,观察与思考。

我在电脑上写这篇文章之时,我想到了我工作的服务对象——那些灿烂笑容的新人和他们的父母,他们因为朋友介绍或者网络之源而找到我,为他们人生的重要一天而构思和设计。在此,谨以此篇文章献给新郎新娘和他们开心的父母们,献给那些为“礼”而努力的同仁,献给所有追求幸福的朋友们。

 

http://s16/middle/4c3e7b9ag736246f00d7f&690春晚 婚礼" TITLE="孔子 春晚 婚礼" />

孔子 婚礼

 

去年年底到最近,我特别地关注了一些和孔子有关的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图书等等。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我之所以特别关注,除了对文化符号人物的尊崇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孔子重“礼”,我所从事的婚礼策划,主持工作自然属于“礼”。了解2500年前的“礼”的状态,顿有时空穿梭之感,也可以古鉴今,所以乐此不疲。另一个原因是上中学之时闻孔子之言,那时年纪幼小,没有人生阅历,看人看事太过稚嫩,而今有了许多人生体验,自然会有许多心得,听听圣人言行,对自己未来做人做事会有更多启迪。

隆冬时节,在影院中看《孔子》,看他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四处碰壁,颠沛流离,而百折不挠,决不放弃,为他这份对理想的坚守而颇为感动。春寒料峭,在家中看《百家讲坛》鲍鹏山老师主讲的《孔子是怎么炼成的》,后来在同名著作的签名售书的现场,我也有幸见到这位风格明快,说话幽默的鲍老师。

http://s4/middle/4c3e7b9ag81d6c6cd8063&690春晚 婚礼" TITLE="孔子 春晚 婚礼" />

《孔子是怎么炼成的》中关于礼的叙述,我摘录如下:古代所谓的“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即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就是指周礼,就是那个时候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中的礼节,就是各种仪式上的礼仪,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礼数。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不同的礼仪,不同的礼数,很复杂,一般人搞不明白。能搞明白的都是专家,很多时候,需要这样的专家指点人们从事相关礼仪。比如婚丧嫁娶,总有一些讲究,总有一些礼数,必须有专业人员指导,那时的礼仪比今天还要复杂,所以这类人更显得重要。“相礼”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业,也是社会需求量特别大的职业。乐,跟礼有关,有礼的地方必然有乐,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礼。也要什么样的乐。所以,懂礼者必懂乐。

看到这些内容,我也不禁想到了我们的工作,举办婚礼的新人,一般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现在我们服务的对象主要是80后的新人,父母一般为50后,因为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父母当年结婚时也没有什么太象样的典礼。现在时代发展,他们呢对于孩子的婚礼应该怎么办也没有很多的主意。80后的新人呢,一般是家中的独子独女,生长在改革开发之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包容度的大幅扩展,这些新人的个性拥有了自由张扬的土壤。但他们的问题是,容易过多考虑自己的感受,比如色彩的选择,内容的表现,另类,新异,颠覆,而较少考虑到长辈和父母的接受程度。还有就是80后的想象一般大于实际执行,毕竟做成一件事是多方协作的结果,而非一己之愿。我们这些婚礼策划人和主持人呢,由于一直在一线,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相对比较了解父母的希望,新人的期待,饭店的要求,执行的可行,材料的成本,效果的营造,心理的需求,婚俗的忌讳等等,于是乎,时间长了,因为考虑比较周全,新颖时尚又符合礼仪,隆重传统也体现创意,因此比较受到人们的信赖。

说到“乐”,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尽量多地了解各种类型的音乐,因为婚礼本身是中西合璧的,不同环节也需要不同风格的音乐来烘托。我们经常会借助专业的DJ的建议,也经常向新人了解他们喜欢的音乐或曲风,以便让他们在自己的节日上,享受自己心怡的乐音。

以前我在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ankeok中曾经写过一段文字,今天提到乐,正好合适摘录于此:

我喜欢在音乐中写东西,音乐在空气中轻轻流淌,灵感在电脑上一一成文。金戈铁马,便写下超越自己的豪迈心情;轻歌曼舞,便有了温润如水的柔软思绪;内心的冷静和思考与沉静的音乐互相对话,无限的快意和活力与动感的节奏结伴欢舞。

  人生是一种经历和过程,作为策划人,我喜欢很多种状态,其中之一便是在音乐中写婚礼策划方案,那些和新人交谈后的美丽的场景,浪漫的故事,在我的构思中成为一个个独具性情的文案,那时我便非常地喜悦。看窗外阳光明媚,文字间春意盎然,内心的感悟象花朵般盛放,可爱的点子如小鹿般欢腾……

 http://s15/middle/4c3e7b9ag81d6c90a3aee&690春晚 婚礼" TITLE="孔子 春晚 婚礼" />

 

春晚  婚礼

 

关于春晚的定义,为了比较准确起见,我百度了一下,查询内容如下: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为央视春晚,或直接称为“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春晚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上,一共创下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综艺晚会3项世界之最,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收视率最高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演员最多的综艺晚会。

1983年,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现在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新年俗,新文化”,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在合家团聚之时,分享电视人打造的文化大餐,评头论足,各有所爱,虽然近年来随着文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人们除夕娱乐状态也出现了更个性的趋势,但仍然不能承认,春晚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

春节联欢晚会的艺术性表现在:首先是苦心孤诣的筹划;其次是着力创作,精心打造节目;第三,晚会上知名演员、艺术家云集;第四,晚会汇集了中华民族各种艺术形式的最高水平的作品。

今年春节时,特别关注了北京电视台的几台春晚,包括环球春晚,动画春晚和今年异军突起的被誉为“青春KTV”的网络春晚。这些春晚各具风格,个性鲜明,成为年节的魅力风景。

经常策划婚礼,有一天我脑海中忽然跳出一个词“家庭春晚”,仔细想来,婚礼堪称两个家族融合的“家庭春晚”。试分析之,春晚现场明星云集,婚礼现场高朋满座;春晚需要苦心孤诣的筹划,婚礼需要长期精心的筹备;春晚是文化大餐,婚礼婚宴,也是家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春晚和婚礼都要求和谐,幸福,欢乐,团圆,春晚是年俗,更多体现中国文化意味,婚礼随着时代发展,更多体现的是中西合璧。在婚礼前一天,新郎新娘双方家人和婚庆负责机构一起忙碌,为第二天的盛典和聚会而努力;婚礼当天,团聚之时,分享共同打造的家族文化大餐,大家评头论足,各有所感,欢乐分享,尽在此时,随着结婚消费形式的多元化,虽然也有许多不办婚礼的结婚形式,自有个性,但仍然不能不承认,婚礼在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结婚事件中的不俗影响力和时间,情感,经济上的所占份额。

http://s9/middle/4c3e7b9ag73624774efa8&690春晚 婚礼" TITLE="孔子 春晚 婚礼" />

婚礼 旧礼 新礼

 

百度上资料显示,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与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一起被合称为“三书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后世历朝历代的婚制都多数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来。

辛亥革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中国的婚礼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很大。当前中国流行的婚礼仪式主要是90年代由台湾婚庆公司带入的一套操作流程为模板,该模板兼容中西婚礼仪式,满足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口味,并将传统婚礼喜热闹的方面发扬到极致。婚礼是婚姻开始的典礼,新世纪以来,婚礼表现出多元化的魅力。

十多年来,我已经为许多对新人策划和主持婚礼。做为一名具有原创精神的策划人和主持人,我在实践中,一边沿袭古代传承下来的婚礼风俗为新人服务,同时也顺应时代潮流研发和原创了一些新内容。

现在的车队是过去的“花轿”,新郎新娘车队到达后,伴郎为新郎开门,新郎从车上下来,为新娘开门,之后抱着新娘下车,顺时针绕车一周,顺者,圆满之意,这个“礼”也是人心愿望和现代条件的自然结合。

在典礼时,最早时新人都是一起出场,之后登台,后来开始设立新人单独出场,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新人明星制”,出场前,我们会分别对新人进行一些介绍,此中内容,自然要个性设计,意境做足,再盛装出场,自然比以前那种方式要更加隆重。在新人汇合的起点,一般会做一座鲜花门,或拱型,或心型,美丽的造型,美妙的寓意,花门下,新郎从新娘父亲手中接过新娘的手,接受嘱托, 此为“交接”仪式,这个“礼”实际是从西方教堂仪式“本土化”而来。或者在这里新郎向新娘单膝跪地“求婚礼”,这当然也是合乎潮流的设计,之后一对新人穿越鲜花门,踏过红地毯或白地毯,走上舞台。

漫画植入婚礼是时尚使然。人们为什么喜欢漫画,因为卡通,可爱,因为人们普遍滋生的浪漫主义情怀。婚礼上做漫画,需要新人的正面、侧面,比较清晰的照片参考,根据婚礼感觉的设计,绘制出不同风格的漫画,比如可爱型,古典型,梦幻型,酷怪型等等。

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发现漫画的人气还真是很旺,从50后到00后,都喜欢,因为可爱嘛,有的说神似,有的说神形兼备,大家按捺不住地在漫画背景前合影,谋杀无数相机内存。

随着我对“新礼”理解的逐步深入,漫画创作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婚礼是中西合璧的,浪漫的西式漫画和中国风作品各显风采。从简单的肖像漫画到故事漫画,采访,提炼,构思,情境?台词?服装?创作,沟通,修改。最终漫画通过LED或者投影大屏幕呈现在现场,主持时的语言与之配合,写实并写意着,宾客会心的掌声与新人甜美的笑容彼此辉映之时,我感到很欣慰。

 http://s8/middle/4c3e7b9ag73624797c717&690春晚 婚礼" TITLE="孔子 春晚 婚礼" />

 

“有你,我不会怕冷      有我,你也会感到温暖的……”

    借这幅我们根据新人真实故事创作的漫画,借他们之间真切诚挚的温暖对话,和现在正在看文章的朋友们分享我对“礼”的思考,实践和成长。

 

新人的职业不同,也可以原创出一些属于他们的个性仪式。这里举几个我策划的例子,与诸位分享:

一对新人,他们的专业是电力方面的工作,经人介绍,两个人见面,感觉对路,后来我就根据他们的职业和状况设计了一个他们初次见面的“放电”仪式,彩排之时,新人很是开心,不想当年的神奇一幕,要再现一下。当天现场,我们的灯光和音效再做点配合,于是回眸间“电光石火”,现场笑声掌声四起。

又一对新人,新郎是在电视台传送部工作,主要负责电视台节目信号的传送,我为他们设计了“暗送秋波”的婚礼环节,这“秋天的菠菜”确实很有魅力,两个人表现不俗,仪式之后我即兴访问台下新郎的同事,同事答曰,从技术角度说,“秋波”传送地不错,接收地也很好,呵呵。评价幽默而到位,现场响起会心的笑声。

又一对新人,他们是从事种子生意的,种子承载着农民朋友一年的希望,做种子生意非常重要的是要求诚信,而两个人谈婚论嫁最看重的也是对方的一片诚意。我在主持词中这样表达:“你们为田野的希望,丰收的美丽而辛勤工作,你们在为种子事业的忙碌中不经意认识,你们爱的种子也在不经意的相处中发芽了。今天,你们,就是最美丽的“种子”新人。”一言既出,在座的农业系统的朋友们笑意盈盈。

又一对新人,从事体育电视报道工作,酷爱世界杯,我们共同创意了一个关于信物的出场,红稠揭幕,彩带飞舞,新人托举,一个大力神杯上两枚戒指灿然夺目,这应该是比较稀少的钻戒出场的方式。另外当他们在浇注香槟塔之时,朗诵一段关于《体育颂》的爱情版诗歌,点燃烛火的时候,旁白“体育圣火”的文字,细微中体现着体育化的构思。

此类例子实在太多了,不甚枚举……

   你的职业是什么?你有什么爱好?你偏爱什么色彩?你希望婚礼是什么味道?这是我经常和新人和他们的父母交流的问题,只言片语之中,眉宇神采之间,话里言外,表象内质,我能感受到,捕捉到,并会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发挥和演绎,当然,这需要妥协和融合,需要合理而巧妙,创意婚礼,使之符合“人心”,“旧礼”与“新礼”交相辉映,长辈肯定它的隆重典雅,父母欣赏它的时代特色,年轻人喜欢它的个性魅力,大家各得其所,才叫皆大欢喜,我们的努力也算没有白费。
http://s8/middle/4c3e7b9ag736247fb4427&690春晚 婚礼" TITLE="孔子 春晚 婚礼" />

我曾经在我的新浪博客中也写了以下的文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日益加强,除了程式化的内容之外,人们希望自己的婚礼更多的体现个性,创意和非同一般的意味。由于婚礼产业的整体发展,人们对婚礼艺术感觉的努力,对婚礼服务技术手段的提升,于是“主题婚礼”便应运而生。

我曾经根据新人的故事创意了“巧克力情缘”,“奥运婚礼”,“电影婚礼”,“绿野仙踪”,“浪漫花仙子”等等主题婚礼。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全程创意和执行管理,象做一档节目,象写一篇散文,象做一个舞台剧,象拍一部MTV,在准备过程中,我和新人朋友式的交流,头脑风暴,持续努力,终于完成了他们独特的人生盛典,也完成了我们的创意作品。

 http://s9/middle/4c3e7b9ag73624845e1d8&690春晚 婚礼" TITLE="孔子 春晚 婚礼" />

 

 婚礼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艺术层面讲,我的工作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型劳动。从生活层面讲,这是一种具有将生活艺术化的颇为感性的行为。那些美丽的故事象一个个电影画面在我脑海中画卷般展开,那些纷杂的语言被精炼成一句句经典的台词,那些虚无的想象经过组合和加工成为可以实施的细节……其中甘苦,只有躬行者自知。

孔子所为为国之大礼,春晚所显为国之大喜,婚礼则是百姓之礼,人生之喜。我在行进中,感悟人心,我在创意中,与时代共成长……

 

说明:本文为作者原创,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cccreative@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