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草园——鲁迅儿时的乐园,已远离了我

(2011-12-09 18:21:39)
标签:

鲁迅故里

百草园

三味书屋

童趣

乐园

时光

绍兴

古迹

远离

旅游

分类: 旅游

    前言:因个人原因,1个多月没来博客看望大家,感谢朋友们的关心和问候。这里,仍然是沟通的平台,这里,仍然是心灵的释放。

http://s2/middle/4c3e71f1x780510a43b21&690
    百草园一隅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重新拾起这一段文字,仿佛我又坐在了朗朗书声的教室里,多少年过去了,当初背得滚瓜烂熟的段落带我回到童年的世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笔下少见的快乐时光,我们从另一面看到了鲁迅的柔情和童真。
http://s15/middle/4c3e71f1xb0329ef7ef2e&690
    鲁迅故里大门   

    百草园位于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近2000平方米,是鲁迅笔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原型。鲁迅用如诗的画面来展现妙趣横生的童年乐园和难忘的幼年往事。

    来到鲁迅故里,抬头仰望鲁迅标志性的半身像,我看到了百草园,我看到了鲁迅儿时的身影,他在翻断砖、在拔泥墙、在捕鸟、在石井栏上跳上跳下......

    多么温馨和亲切,步入鲁迅的百草园,仿佛步入自己儿时的乐园。
http://s7/middle/4c3e71f1xb032a38886d6&690
    进入百草园通道   

    顺着这条路进去,我们就能看到百草园。百草园比我想象中的小,花花草草也不如印象中繁多。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翻断砖的事我也常干,可我没那么大胆,只会蹲在一边看着,而我看到的蚂蚁居多。母亲可不喜欢我这么干,大概是嫌脏。
http://s3/middle/4c3e71f1xb032ad0fb132&690
    鲁迅笔下的泥墙根   

    “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生动的描绘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觉真实的存在,如同鲁迅笔下所写:“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http://s8/middle/4c3e71f1xb032b0e3b2e7&690
    百草园中的菜畦  

    “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种事在我几岁时真真切切地做过,那是在自家的小院里,把饭桌上盖饭菜的竹筛当作罩子,人躲在虚掩的门后,不做出一丝声响。尝试过多次,印象中没有罩住一只鸟儿,也许是自己性子太急,也许是院子太小来不了鸟儿,总之当时泄气得很。
http://s16/middle/4c3e71f1xb032b4102e2f&690
    园中的皂荚树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有一棵皂荚树,这棵皂荚树有一段故事。

    百草园成为古迹后,原先没有了皂荚树,到上世纪70年代由鲁迅亲友在百草园补种了一棵,但后来专家发现补种的叫无患子,而不是皂荚树。

    虽然相似,但为了不误导游客,特别是青少年,有关部门和专家决定要换种一棵真正的皂荚树,但那时皂荚树已成稀罕之物,于是,2007年向全绍兴市征集皂荚树,其中历尽波折,终于在绍兴的新昌县找到,移栽百草园,重现了鲁迅笔下的景致。http://s14/middle/4c3e71f1xb032a9f5cecd&690
    虽然我儿时的乐园不似鲁迅的百草园如此地集中在一处,但鲁迅笔下的童趣我一样没缺,在鲁迅的心里,百草园的印象是深刻的、美好和令人怀念的。

    当我还不知道鲁迅的百草园时,我离乐园如此的近,我有着自己的儿童天地;如今,当我走近百草园时,儿时的乐园却已远离了我。

    这就是时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