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重点防晒时 你准备好了吗

(2008-06-16 06:02:16)
标签:

洁先生

美容

防晒进行时

时尚

分类: 洁先生 博客问答

2008重点防晒时 <wbr>你准备好了吗

2008重点防晒时 <wbr>你准备好了吗  2008重点防晒时 <wbr>你准备好了吗

  

  每年的6月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进入了夏季。这是一个迷人的季节,也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更是一个与骄阳“抗衡”的季节。
 
  每到这个季节,防晒就成了主要的话题。“每年用防晒,年年都晒黑,几度被晒伤”,是防晒产品不理想呢,还是防晒的认识不足呢?其实,美丽也是需要智慧哦!若想免受紫外线的折磨,持续保持肌肤白晰的状态,就要掌握全新的防晒理念、运用可以信赖的防晒产品,在“烈日当头、骄阳似火”的季节里,依然保持白皙和健康的形象。
 
  我们先认识一下“伤害”肌肤的紫外线。紫外线可分为长波的UVA,中波的UVB和短波的UVC。其中UVC在进入大气层时,已被臭氧层防护隔离,能辐射到地面的只有UVA和UVB。 UVB又称“户外紫外线”,只要适当的防晒即可隔离。它是引起皮肤泛红、发炎及晒伤的主罪魁。UVA能透过厚厚的钢筋水泥折射进室内,又称为“室内紫外线”,它能深入真皮层,对胶原蛋白、弹力纤维蛋白甚至纤维母细胞进行破坏。所以UVA不但是会激发色素合成使肤色“变黑”,更是造成皮肤“老化”及细纹的主要元凶。
 
  当皮肤接受紫外线过度暴晒后,会损伤表皮细胞,激活酪胺酸酶,加速色素合成,破坏皮肤的保湿功能,使皮肤变得干燥。最大的伤害是让真皮层中的弹力纤维受损,产生皱纹。在强烈照射下,还会造成肌肤发炎、灼伤。有异常情形时,则会变成色素性的皮肤癌等。为了防止这些现象发生,选择一款好的防晒品,就是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选择防晒品呢?这里给各位几点建议:
 
  1.选择前一定做皮肤测试。任何防晒品由于防晒的需要,都要加进多种避光剂。这就增大了产品的密度,同时增大了产品的刺激性。对正常的皮肤而言,这种刺激是可以耐受。但是,对肌肤较敏感和耐受力低的人,就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在使用防晒产品前,都应该做简单的皮肤测试。测试的方法是:先在手腕内侧试用一下,30分钟内如果出现皮肤红、肿、痛、痒等现象,则说明自己对这种产品有过敏反应,可以试用比此防晒系数低产品。
 
  2.不同肤色选择不同倍数。一般说来,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时间越长。正常环境下,建议普通肤色者以SPF12-15的防晒品为宜,皮肤白皙者建议选用SPF30防晒品,对光过敏的人建议使用SPF15以下的防晒品。防晒品的倍数只是防晒时间的概念,与防晒程度和防晒功能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防晒的系数越小刺激性越低。

  3.不同肤质选择不同倍数。油性肌肤应选择少油腻的低倍防晒品,干性肌肤应选择油一点的高倍防晒品,中性皮肤和混合性皮肤一般无严格规定。而乳液状的防晒露则适合各种皮肤使用。  
 
  4.不同时段选择不同倍数。一般有户外活动的情况下,建议在早8:00-10:00时,下午3:00-6:00时,选择SPF15的防晒品比较适宜;10:00-15:00时,可选择SPF30的防晒品。夜间没有必要使用防晒品。
  
  5.不同场合选择不同倍数。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应该选择SPF15的防晒品。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尽量选择SPF15以上的防晒品。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选择防晒品的倍数不一定大,应该在使用低倍防晒品的同时,借助其它防晒工具多重保护皮肤。因为防晒品的倍数越大,通透性越低,南方地区的朋友使用起来就会感觉不舒服。
 
  说到这儿我们来看看维雅双重防晒露。维雅双重防晒露蕴含复合防晒因子OMCⅡ、霍霍巴油精华成分、维生素E等。其特点是:采用复合防晒因子OMC-Ⅱ,防晒指数包括SPF15-30两款,能有效阻止日常生活中UVA/UVB对肌肤的侵害困扰,防止由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晒黑、斑点、细纹等问题。特含乳木果油精华滋养成分,在防晒的同时充分滋养肌肤,让肌肤时刻保持自然健康的状态。独特的亲肤性配方和耐水性配方,质地细滑、清爽自然,能让肌肤充分吸收、畅快呼吸。彩妆前打底,滋润、防护一举两得。聪明的朋友应该学会同时选择两款维雅双重防晒露,针对不同肤色,不同肤质、不同时段、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倍数的维雅双重防晒露。
 
  盛夏来临了,维雅双重防晒露带给你的不仅是白皙的肌肤,更有充满自信的笑容。让我们尽情享受夏日美好时光的快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