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鲤_多多
青鲤_多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52
  • 关注人气:7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2009-09-28 07:06:40)
标签:

this

荷花

香樟树

博友

王献臣

拙政园

文化

分类: 冷月游记

 感谢新浪首页“衣食住行”栏目推荐

file:///D:/Program%20Files/QQ2009/Users/718783982/Image/)}9~B]D1@W6J}F}7{UR7X$P.jpg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拙政园之二: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在我发起的网络博客接龙小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中,苏州博友“枕边书”在小说中邀我与众多博友在拙政园“远香堂”“执鳌赏荷”时,那正是草长莺飞的江南三月,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好时节。

美女婉约的江南,唐宋诗歌意境的江南,烂漫意淫的江南就是那样牵动着我狂傲不鞠的心。江南旖旎的美景便时时出现在我的梦境之中,在春天许下的心愿种下的种子终于在初秋某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心想事成。

 

一路风尘仆仆,八个小时遥远的路途来不及歇息,一身的疲惫来不及抖落满身的尘土,置身在这江南水乡,耳边是吴侬软语竟恍如梦中。

江南,我梦中的江南,黄河厚重的北方文化积淀的淳朴的我终于踏在了我幼年、童年和少年沐浴的长江古老的文化氛围中。我无数次地对自己说过:回家,回家。我的心中依然还在念念不忘生我养育了我的故土。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街道两侧是古老的民居,白墙红瓦,临水而居,红木雕窗,喜庆的灯笼无不在昭示着曾经的过往。古道沧桑,踏水而来,它不知道牵动了多少痴情儿女的心?

 

不想洗去一身的风尘,因为此时的心情正是入园的最佳状态,宛如当年放弃名利,归隐田园的主人王献臣。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拙政园外的特色丝绸小店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特色饰品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假山荷影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这是一棵古老的香樟树,据说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树的中心已经被掏空,但树依然还奇迹般地活着。树无皮则必死无疑,人无皮则天下无敌。尽管树心已经空洞,但依赖树皮不断输送养分,树依然顽强地活着。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卅六鸳鸯馆”,既三十六鸳鸯馆。东汉时大将军霍光“(在)园中凿大池,植五色睡莲,养鸳鸯卅六对,望之灿若披锦”,馆因此得名。匾额为清同治年间苏州状元洪钧题写。馆之中央的银杏木雕玻璃屏将大厅一隔为二。古时男尊女卑,当时园主人在此宴请宾客和听曲时,女眷是不能入厅的,女眷只能坐在屏风后面听戏。为解决声音传导问题,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连续四卷的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透过蓝白相间的玻璃欣赏对岸的山水,荷叶上就象铺了薄薄的一层霜,让人顿生凉爽。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远香堂”,这就是江苏博友“枕边书”邀我“执鳌赏荷”的地方。它是主人待客的地方,既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又是拙政园的主建筑,园林中各种各样的景观都是围绕这个建筑而展开的。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见山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它是一座江南风格的民居式楼房,小憩可近观游鱼,中赏荷花,远观则园内诸景如画一般在眼前缓缓展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油然而来。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荷风四面亭,在这里不仅可以赏荷赏柳,还可以赏水赏山。在远香堂前赏荷是直接面对面的欣赏。在亭中观荷,眼前背后,左侧右边都有红莲白荷。亭中有对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此联是仿山东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而来。一年四季,三面柳为春;四壁荷花为夏;半潭秋水为秋;一房山为冬。春柳轻,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香洲,是拙政园最有特色的建筑。它实际上是座船形建筑。称为石舫或旱船。他是由江南园林中亭台楼阁榭五种典型建筑组合而成的:船头为荷花台,茶室为四方亭,船舱为面水榭,船楼为澄观楼,船尾为野航阁。拙政园许多宣传画册都是以此景为首。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春夏秋冬观景亭,园中有四座小亭,我只拍到一个作为代表,分别为春夏秋冬赏景亭。春赏小桥流水,夏赏荷;秋赏翠竹落叶,冬听雪。在这里,主人足不出户,品茶博弈中就可以欣赏到春夏秋冬四季美景,修心养性,一举两得。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海棠春坞,像不像一付嵌入墙面的画?南方园林处处如画一般。据说,这是小姐们练琴的场所。一架古筝静静地躺在屋子的正中,幻影里仿佛小姐端坐筝前,听,余音袅袅,仿佛千百年前的佳人纤纤素手,拨动琴弦。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园子里有水的地方就有荷花,正是莲蓬采摘的季节,身着白底蓝花的采莲女殷勤地奉上刚采摘新鲜的莲蓬。可见当年主人大量植种荷花,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苏轼说:人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园中竹多,南方的园林以竹居多,远远望去,每一处都是一付自然天成的山水画卷

姑苏行:拙政园--远离尘嚣,回归心灵

香樟树多,据说,女孩儿降生,主人家必定要栽种一棵香樟树,陪着女孩儿一起长大,等到女儿出嫁时将树伐倒做嫁妆,随女儿去往夫家,伴着女儿一生的喜怒哀乐。

 

治家容易保家难,拙政园历时一十六年建成,园建成不久,主人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