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2009-03-15 09:25:17)
标签:

明诚

漱玉词

金石录

如梦令

李清照

异乡

文化

分类: 大浪淘沙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淡淡的月影里,清照独坐在凉亭内。深秋已是凉风习习,单薄的衣衫已裹不住清秋的寒意,凄凉油然袭裹了心头。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明诚,你个狠心的人儿,自你走后,抛下为妻夜夜相思泪难干,漫漫长夜怎生渡”?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明诚已去,宾客已散,如今我流落异乡,漂泊天涯,思亲切切,人比黄花瘦。

 

雨打芭蕉,思绪浓浓。想起做闺中女儿时,和母亲饮了点薄酒,清晨醒来竟还略带酒意。丫鬟几次催促起床梳洗打扮,竟是倦意浓浓,起身不得。倦眼看帘外,暮春时节,花儿稀少,绿叶繁茂,忽来诗意。提笔写下《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丝笑意难得爬上我的面颊。做小小女儿家的时候,父亲就欣赏自己的才华,希望自己是男儿身,并不反对女儿饮酒,相反还经常和女儿对饮联诗。乘着酒兴和父亲高兴,做女儿的很大胆地在父亲面前表现自己,酒也在不知不觉中长进。那一日和父兄饮酒作诗,酒后兴致极高非要去后花园游玩。荷叶田田,藕叶连连,沉睡的鸟儿也被惊醒,《如梦令》冲口而出: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女儿家的时候多好呀,有父兄的怜爱,有母亲的娇宠。待字闺中,听说父亲把自己许给了赵家的公子赵明诚,据说那赵公子也是一表人才,书生意气。与自己倒是匹配,可惜传说不知道是否真实,这个结在心里挽了很久很久却说不出口。丫鬟忽来告之赵公子来拜望父亲母亲大人,正在荡着秋千的自己急急跳将下来回避,头上的金钗划落,一头乌黑的秀发如瀑般倾泻下来,遮住了慌乱的自己,却又是希望见到心上人一面。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狂跳的心儿,复杂的思绪,回来作就《点绛唇》。

 

少女时饮酒凭的是一分大胆和豪气,婚后伴夫君,酒是兴致是情致是才情和诗情的催化。琴瑟合鸣,夫妻恩爱,婚后的日子是幸福的。一步也不愿意夫君离开自己。

婚后不久,明诚应朋友之邀远游未归,清照茶饭不思,粉妆不染,写下千古《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思念明诚,心意切切: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与明诚的生离死别,每一次把盏,泪湿罗衫,衣沾脂粉,不能自抑。酒只能更添离愁,但酒似乎又可以麻痹一时的思绪,暂时忘却烦闷: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酒呀酒,亦能欢喜亦能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今,明诚已去,家国陷落,流落他乡人比黄花。思念家乡,思念明诚,经历了战乱、逃亡,背井离乡,孤苦无依。一介女子,叹自己无以报国,唯用笔下诗词,将心意表达: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酒呀酒,酒亦能让人忘却,与其说忘却倒不如说是暂时的麻醉自己,酒醒之后,一切仿佛都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唯有空自嗟叹,报效无门。

想和明诚饮茶对酒,撰写《金石录》,这竟是明诚和我留在人世的唯一爱情的见证。它记录了夫妻双宿双飞,几多恩爱。

都说这首脍炙人口的《声声慢》是我的绝笔之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这样一个清凉的夜晚,思乡,思亲,思明诚;愁家乡沦陷,有家难归,只落得异乡飘零,孤苦无依。明诚,你知道吗?这样的夜晚,怎一个、愁字了得!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休矣!休矣!少女时代的天真无忧,中年美满幸福的婚姻,晚景的落魄凄凉。皎月初斜,泪浸梨花。醉里插花,人已老。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试问,这双溪的蚱蜢舟,可载得动这许多的愁?许多的愁?

 

 

附注:

南宋前期,“婉约派”为我们贡献了一位出类拔萃的词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女作家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1至1156年间),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邑人。嫁金石家赵明诚。靖康之变,仓促南渡。建炎三年,明诚病故。李清照携图书并明诚遗著《金石录》逃兵乱,足迹遍江浙皖赣一带,晚年寓居临安。李清照的著述有《李易安集》十二卷、《漱玉词》一卷、《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六卷等,今均佚失。现在流传的《漱玉词》乃后人所辑。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令,能炼字、炼句、炼句、炼意、炼格,形成“易安体”。南渡以后,,词的风格从清俊旷逸变为怆凉沉郁,多寓故国黍离之悲,给南宋辛稼轩、陆游、刘辰翁等爱国诗人以深刻的影响。

她的一生和创作横跨两宋,以其特有的纯挚和缠绵悱恻卓然成家,属于女性自己的心声。她的晚期作品具有相当高的现实主义价值,涵盖了当时千千万万北方难民在国破家亡后的共同境遇。“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所以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