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父母的心》 |
作者介绍
在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家中,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 ,1912- )算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出生于新泽西州的一个犹太家庭,是一个粉刷匠的儿子。他于1930年代考入哈佛大学,是家族中第一个上大学的人。在谈到为什么选择文学专业时,艾布拉姆斯说:“因为当时(大萧条时期)其他专业都找不到工作,我想我至少可以做我喜欢的文学同时忍受饥饿,而不是忍受饥饿的同时做我不喜欢的工作。”(there weren't jobs in any other profession, so I thought I might as well enjoy starving, instead of starving while doing something I didn't enjoy.")在哈佛的四年里,他受到“哈佛文学史学派”的严格训练,1934年大学毕业后,他获得亨利奖学金(Henry fellowship ),赴英国剑桥大学师从I.A.理查兹,后于194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这种严格的训练为他日后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哈佛的博士论文就是那本经过不断修改扩充并在日后产生巨大影响的《镜与灯》 。
主要内容
主要论述19世纪开头的四十年产生于英国的诗歌理论,其次也涉及其他主要艺术形式。该书强调的是批评的一种共同走向,这就是特意选择“浪漫主义”批评加以阐述的理由所在。虽然该书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但同时它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另外,艾布拉姆斯还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四大要素的理论,即(1)作品(work)(2)宇宙(universe)(3)作家(artist)(4)读者(audience)。
此外,该书的书名把两个常见而相对的用来形容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另一个把心灵比作一种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前者概括了从柏拉图到18世纪的主要思维特征;后者则代表了浪漫主义诗人心灵的主导观念。总而言之,浪漫主义批评蕴含着多样化中的统一性。
四要素的关系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几乎所有的理论都只明显地倾向于一个要素,根据其中一个要素,生发出界定、划分和剖析艺术作品的主要范畴,生发出借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因此,运用这个三角形的图示可以把这种种尝试大体上划分为四类: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该书的研究方法是类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