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十种课型
(2010-11-15 10:32: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题综合 |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十种课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也是比较特殊的课程,因为它的开展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缺一不可。而学生课外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课内教师的有效指导,我们课题组全体教师通过几年的的探索与研究,发现综合时间活动开展的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各不相同,因此根据它的特殊性将综合时间活动课分为以下十种课型:
课
|
目标任务
|
选题指导型
|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成活动主题的能力
|
主题分解型
|
培养学生在主题确定后,根据他们的兴趣和意愿
,把主题具体的细化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子课题的能力。
|
活动策划型
|
提高学生具体、细致地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养成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的好习惯,培养策划活动的能力。
|
专题研讨型
|
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感兴趣的或有争议性的问题开展专题实践性研究。
|
方法指导型
|
指导学生学会调查、访问、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采访记录、观察日记等活动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素养。
|
设计制作型
|
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实践体验,进行深度的探索,张扬学生的个性,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实践体验型
|
培养学会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社会阅历,积淀文化内涵,获得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感,并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
|
中期反馈型
|
培养学生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理性反思的能力,为下阶段的活动打下基础。
|
成果交流型
|
创造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手段展示自我的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自我,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也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动力。
|
总结反思型
|
培养学生与学习伙伴困惑共担、成果共享及对活动进行理性反思、及时总结好习惯;提高客观欣赏他人成果、评价他人活动的素养。
|
后一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