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中考说明文选择题类型分析

(2010-09-04 21:28:19)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考复习

编者说明:本文所涉及的例题均选自《新视野十套试卷》的前三套和元月调考试卷。

第六题

一、考点

对文章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及文章结构层次的整体把握,从宏观角度考察阅读能力

二、答题方法

1、  把握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

如何把握说明内容

(1)利用文章的标题概括:标题一般都有较高的信息含量,往往只要稍加点化,就是主要内容。如如《“海阔凭鱼跃”是什么原因》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说明了鱼跃出水面的原因。”

(2)根据说明对象概括:具体事物说明文概括内容是说明对象加上特点;抽象事理说明文概括内容就是事理。如《太湖石》的说明内容是“说明了太湖石的形成、应用和特点”。 鸟类五彩羽衣的秘密》的说明对象是“鸟类的羽毛呈现五彩色彩的原因”

(3)紧扣重点段落概括:说明文中常有总起、总结、承上启下的关键段落。紧扣这些信息密集的段落,主要内容就会“浮出水面”。例如《生命力及其尊严》的第3段是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可作为辐射全篇的内容提要。即“本文说明了植物也有智慧 ”。《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的第3段是总起下文的句子,可以看为全文内容的概括,即“本文说明了生物安全的问题”。

(4)通过梳理各段大意概括:阅读篇幅较长、较为复杂、难以找到中心段落的文章,可以先把各段大意概括出来(整合各段中心句),再把大意叠加起来。如《卧看牵牛织女星》最后概括为“说明了牵牛星和织女星以及相关的天文知识。”

 

2、  理清文章结构,提取信息

依次概括每自然段的内容,然后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取文章说明信息。

依据:(1)说明文的结构特点:文章、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往往是中心句。如《“海阔凭鱼跃”的原因》的开头第一自然段就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此文是说明“鱼跃出水面的原因”;其中2、3、4、5自然段的开头的句子都是段落的中心句。

(2)过渡性的语句:如《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的第3自然段“生物安全问题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这是起着过渡作用的语句,就告诉我们一个信息,下文是说明“生物安全问题的”。

(3)提示性的词语:如《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的第3、4、5、6自然段开头句子的“首先”、“其次”、“也”、“还有”。

(4)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文章往往采用时间顺序。如《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在说明书籍的演变过程时就采用了时间顺序。提取信息时可以直接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按先后顺序将这些词语排列起来,并把这些时间词与文中相关的内容一一对应,这样就一目了然。如《中国古玉》中2—11自然段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的,找出时间词语即可。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构成。如《故宫博物院》,要找准作者的立足点,找准表示方位的词语,然后与文中相关内容一一对应,这样就很容易了。

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往往采用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从一般到特殊。了解了是哪一种逻辑顺序,然后再在相应的地方提取信息。如《长河落日扁》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那么很容易就能明确提取信息的范围。

 

3、信息对照,判断答案。

 

三、题目选项常见错误类型

1、总属概念混淆

例:《太湖石》第六题

文章围绕太湖石依次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太湖石的形成

B、太湖石的利用

C、太湖石的特点、

D、太湖石的形状

其中C项太湖石的特点包括D项太湖石的形状,是总属概念的混淆。

2、   无中生有

例:《“海阔凭鱼跃”是什么原因》第六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说明“海阔凭鱼跃”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为了觅食

B、 为了逃避敌人的追杀

C、 为了生物进化

D、为了冲洗可恶的长脚鱼

其中C项为了生物进化是文章并没有说明到的,不属于“海阔凭鱼跃”的原因之一。

3、 片面概括

例:《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第六题

作者认为“生物安全问题”的表现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传染病的巨大危害,尤其是人类传染病问题

B、 与日俱增的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危险

C、 人们在利用生物技术时,可能出现意外的安全问题

D、微生物学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问题

其中C项对段落六的概括片面,只概括了其中一个方面的副作用,答案应该是“生物技术会产生可怕的负面作用”。

 

 

第七题

一、考点

从微观上考查队信息的提取与筛选

 

二、答题方法

1、  阅读选择项,明确选择项的信息

《生命力及其尊严》第7题的四个选项。A项是说植物智能和动物智能的比较;B项是说明植物的记忆力;C项是植物的形态适应行为;D项是说明的植物自我保护的行为

 

2、对照宏观信息,判断答题范围

如:《生命力及其尊严》第7题的四个选项,A项对应第一自然段;B项对应第3自然段;C项对应第2自然段;D项对应第5自然段

 

4、  对照相关段落,判断信息正误

对照文章相关段落,发现其中D答案与文中相关信息相反,于是判断答案为D

 

三、题目选项常见错误类型

1、是非颠倒

例:《生命力及其尊严》第七题

下面对植物的智能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植物的智能表现在植物行为比动物行为具有更多的独立特性、趣味性及隐秘性

B、 科学家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植物的记忆力大约能保留13天说明植物是有智能的

C、 植物的形态适应行为既是为了接受命运的选择也是植物有智能的体现

D、植物的自我保护行为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功能,不是植物智能的体现

其中D项说“植物的自我保护行为不是植物智能的体现”是错误的,从文章的第5段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实际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功能,也充分体现了植物生命的尊严”。

2、 对应错位

例:《“海阔凭鱼跃”是什么原因》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鳐鱼之所以跳出水面,是为了激起巨大的海浪,迷惑梭鱼或鲈鱼,逃避敌人的追杀

B、 热带肉娃纳鱼在出水前先把身体弯曲S形,是为了缩小身体,好保护自己迅速逃走

C、 白鲨跳出水面不是为了躲避敌人,而是为了让所捉住的猎物缺氧窒息,方便自己捕食

D、金枪鱼跳出水面等,是为了摆脱长脚鱼等寄生虫的纠缠

其中B项“热带肉娃纳鱼在出水前先把身体弯曲S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钻出水面,捕捉昆虫、小型鸟类或哺乳动物,然后饱餐一顿”,这句话告诉我们,“热带肉娃纳鱼”“在在出水前先把身体弯曲S形,是为了觅食”。而“为了逃避敌人追杀的”是“鲻鱼”和“鳐鱼”。这属于对应错位。

3、 扩大范围

例:《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第七题

下面的观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进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人们十分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有:高科技、生物科技、战争、疾病和生物安全问题

B、 SARS病毒属于RNA病毒,这种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与其他病毒基因重组,从而变异。SARS病毒可作为制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C、 传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问题,肝炎、结核、流感等传染病每年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流行或爆发

D、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命题,全世界各国会将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

其中C项,文中的表述是“另外肝炎、结核、流感等传染病每年仍在全国部分地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或爆发”,而答案项却把它变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流行或爆发”。

4、 概括不全

例:《太湖石》第八题

下面对太湖石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湖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的结果

B、 太湖石在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景观

C、 太湖石的精品须具备“瘦、漏、透、丑”的特点

D、太湖石的“奇”之魅力源于它的天然而成

其中A项是说太湖石形成的原因,文中关于这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地壳运动引起岩浆喷发,这些岩浆冷却后形成带有气孔的流纹岩;而是岩石沉入太湖,在湖水的长期冲刷的过程中,一些比较软的部位和气孔被水侵蚀,形成许多小洞。而A却只概括了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

 

第八题

一、考点

文中信息与现实生活的勾连与运用

 

二、答题方法

1、  阅读选择项,明确选择项的信息

如《“海阔凭鱼跃”的原因》第八题的A项是写鲈鱼的营养价值高的原因是被鲻鱼追捕;B项是写一个孩子看到的鱼跃出水面的主观感受是鱼的好胜心强;C项是写独来独往的鲨鱼跃出水面是为了吸引异性;D项是写金枪鱼跃出水面是为了甩掉身上的寄生虫。

 

2、  思考信息,判断答题范围

其中A项对应第2自然段“有些鱼跳出水面是为了逃避敌人的追杀”;B项在文中没有找到对应信息,只是孩子的主观感受,文中没有客观说明;C项对应第3段“鲨鱼跳出水面是为了觅食;D项对应第5自然段”鱼跃出水面是为了冲洗掉可恶的长脚鱼。“

 

3、  对照相关段落,判断答案正误

判断选择项,可以看出A项鲈鱼是追杀鲻鱼的,因此是非颠倒;B项文中没有,是无中生有;C项中独来独往的鲨鱼跃出水面不是为了吸引异性,而是为了觅食;吸引异性的是齿鲸、海豚和虎鲸和白鲸等群居类型的鱼类。这是错位对应。因此符合文章内容的是D项。

 

三、题目选项常见错误类型

1、是非混淆

例《“海阔凭鱼跃”的原因》第八题的A项

在超市,儿子问母亲:“鲈鱼的营养价值为什么很高呢?”母亲说:“因为它常常被鲻鱼之类的鱼类追捕,身体经常处于运动之中,使得它的营养价值很高。”

其中从文章第二自然段可以读出,“鲻鱼,为了逃避梭鱼或鲈鱼的追赶,它们常常跳出水面”,是鲻鱼被鲈鱼追捕,而不是鲈鱼被鲻鱼追捕

2、对应错位

例:《“海阔凭鱼跃”的原因》第八题的C项

两位同学观看鲨鱼的纪录片,看到影片上独来独往的鲨鱼跃出水面,其一说:“它这是为了激起很大的海浪,来吸引异性鲨鱼的注意呀!”

从文章第5自然段,我们可以知道“鲨鱼跳出水面”的原因是“为了冲洗掉可恶的长脚鱼”;而从文章第4段可以知道“齿鲸、海豚、虎鲸和白鲸等群居类型的鱼类”跳出水面是“为了吸引异性”。对应错位了。

3、           主客颠倒

例:《“海阔凭鱼跃”的原因》第八题的B项

轮船在大海上行驶,一群群体型优美的鱼从船前的海面上跃起,一个小孩看到了高兴地说:“鱼也有好胜心呢,它们是在和我们比赛呢!”

这一选项不是对鱼跳出水面的说明,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一个小孩看到鱼的主观感受。

4、 无中生有

例:《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第8题的A项

H1N1甲型流感高发期间,初中生郭小雅接种了疫苗后说:“我已经注射了甲流疫苗,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会染上甲流了。”

这一选项是说注射了疫苗的作用,而文章是说明“生物安全问题”,与说明内容无关。

5、 是非颠倒

例:《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第8题的C项

高中生周天对生物老师说:“既然人类先天愚型是形成卵形细胞时染色体变异而致,那么,采取人为基因优化组合的方式就可以防止了嘛!”

从文章第6自然段可以知道“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与选择项的表述是相反的。

6、 时空错误

例:《太湖石》第9题的A项

苏轼携好友游“狮子林”,看见姿态万千的“狮子们”,由衷地感叹:“这太湖的石头,仿佛通灵性一样,竟然赋精魂于狮子身上!”

从文章第2自然段,可以知道,“狮子林”建成于“元代”,而苏轼是宋代时人,这将时间弄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