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教育(七)

(2009-09-20 20:44:00)
标签:

教育

随笔

漫笔

思考

感悟

分类: 连载文章
浅谈教育(七)

 

    这是一篇搁置久矣的文字,欲罢不能,欲行又止。偶而盘念起来,心下似乎有些许的胆怯,怯的是题之大矣,力之渺薄,智之浅陋,兼又是老生常谈,真有点曹操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闲来发呆时,时常的盘旋人,以至人生,总感觉人生是一场持续的马拉松竞赛,对手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而自己究竟是谁,迷惘诘问之时,谁也难以作答,而有一点到是明白无误的,成年之我的身上,总要寻得丝丝缕缕教育的影子镶嵌其中,融合其里。礼仪的教育,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伦理的教育,经验传承的教育,文化的教育,知识的教育,等等,等等,无始无终。

 

天地之间,生命终究渺茫,一个自我从懵懂到稍显明慧之日,俨然是磨盘上的一粒豆子,不断的碾磨、蜕皮、更新、包装、变异,最终定型于社会需要的某一种类型,存身与某一个角落,灰暗或明亮的终其一生,仅此而已。其实成年之我早已不见童年的影子,如同自然界的一块铁矿石,经过脱胎换骨的千锤万炼,其最初的形态、品质早已置换为一个个具体的现实需要的情态存在于各样偶然或必然的空间里,有的以为铁,有的成了钢,有的蚀而为土,有的被锻打为各式各样新颖或潮流的形式,有的升华融合为珍贵的材料,而最终都要复归与生命最本质的情态,淡定为自然盈实的生命,即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

 

生命的成长没有终点,人只要生活着就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经受各式各样的磨练,接受各式各样的挫折与打击,经历各式各样的成功与精彩。一个人如果心智成熟,就会从容地面对生命的辗转,更好的处理遇到的困难,客观从容的看待生活的喜怒哀乐,许多问题在生命丰沛的修养、经验、知识的蕴涵中就会迎刃而解了。生命的修养、经验、知识应当得益与后天的教育,教育,在人生漫长的发展成长过程中担负不可替代的角色。说到教育,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学校,想到老师,想到书本,耳边就会响起那朗朗的读书声。其实,对人的成功之教育又何止一校,一师,一书,一考,一掬而就矣。

 

韩愈《师说》有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先师圣贤所言之师应当是多样性的,既有求取知识之意味,又有社会经行行为之涵概,也有术业品德之修养,似乎是超出现代人关于师者的界定的。

 

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有句名言: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一个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再兼具有这种素质涵养,做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人的成功,许多时候不是来自机遇,也不是来自与他人,而是来自自己,来自于自己的持之以恒,契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自信果断的行事风格。人的失败,恰恰也是败与自己的惰庸懒散,颓唐无志。人性在许多时候是十分软弱的,一件事情往往还没有开始,便对结果患得患失,这样,必然会在精神上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导致内在潜能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从而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犹疑不决,甚至自我封闭、自我压抑,最终必然导致心理失衡,意志衰落。

 

清纯的生命在面对复杂社会的时候,疑惑、焦虑、无奈、迷惘才会导致心理失衡,要避免与摆脱这种心理上的失衡,就必须具有心理上厚重强势的内涵,也即是所谓的强者风范。强者,勇敢坚强是也,强者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承受挫折,并始终怀着必胜的信念去努力,坚定不移地朝着设定的目标迈进。因而利用教育科学的方式方法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强者”意识,可以说,这是度过心理危机的良方。强者缘何而来?如果说强者离不开教育,其实强者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始志不渝的方向,明定光明的理想,而这一切如何去培养获取,应该是值得教育去深刻地加以思考探求的。

 

完善的人格首要的素质是道德与品质,其次才是文化与知识。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完善的人格,高尚的品质,以及顽强的意志力,兼取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文化知识。成功的教育在解惑答疑之余,应该逐渐在心理上培养引导成就一种能克服愚邙、自卑情绪产生的良性循环机制,养成一种文明有序的生活习惯。真正成功的教育,在于赞赏与激励,不在于责备与苛责。一些时候当自己做了一件满意的事,也不妨赞赏自己一下,当自己褒奖了自己,就拥有一种满足感,增加自己的自信心,能够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自己情绪的良好控制,从而更加坚定地去面对和迎接一切新的挑战。教育必然是理性的,在理性的前提下,教育也应适当兼具感性的色彩,这样的教育才会是引人入胜的,丰富多彩的。

 

社会中的人都身处错综复杂的现实利益之中,教育也难以置身世外,但是教育的责任就是应当把世界的色泽理性化,冷静化,智慧化,真实化,抽象化,最终为了把错综复杂之现实世界的肮脏污浊升华为精神美好的色彩,使之纯朴真实,沉淀包容,美丽从容。我们每个人所处的位置或站的角度不一样,观点与行为方式必然会千差万别,有时甚至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隔漠,盲目,甚至是误盲区,而教育有义务规范,调整,引导这种隔阂,盲目与误差。其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何尝不是在缺陷中求完美,无知中求丰富,软弱中得坚强的呢?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剔除人心中的嗔怪,贪痴等情绪的纷扰,理性的告诉人们实事求是地面对社会现实,客观冷静的面对人际往来的是非纷纭。不要苛责别人,也不要太苛责自己,学会宽容与感恩,自我才会寻得幸福的感知,从容的淡定,这个世界才会愈加美丽。

 

浅谈教育(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