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iddle/4c3ce62etcb3bc8af4657&690
山东安丘书院前的银杏树
http://s8/middle/4c3ce62etcb3bcd78ac97&690
枝叶连理“夫妻树”
http://s12/middle/4c3ce62etcb3bd704e67b&690
山东泗水县泉林的银杏
安丘书院银杏树
我是一个视大自然为人类故乡的人,而在自然界中,又尤其钟情和关注古树巨树、名木名树。只要听说何处有这样的树木,凡是有条件达到或企及的,必定尽力前往,不留遗撼。前几年,大海边的红树林感动了我,于是,我便从广西的山口红树林起步,沿着南海边,最后到达了福建泉州湾和漳江口的红树林。并以报告文学《中国的红树林》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在各类名树古树中,最让我动情的又数银杏。银杏树的正直、伟岸、茁壮、活力及长寿,让树类黯然、让人类钦羡,让天地自豪。十几年前的一天,我旅行进入了南美亚马孙大森林,在当地土著导游的引领下,我走到了有近百米高的被称为“世界树王”的身下。原指望她是一株银杏,但却不是,要是棵银杏该多好啊!可惜银杏在南美大陆已断子绝孙、香火全无了。
银杏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树叶如一柄柄绿色小扇,秋后变金黄,甚是雅观。细看,这些叶子,在长枝上为散生,在短枝上又成为丛生。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种子成白色核果状。既可为果,又能入药。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很慢,寿命则很长。生长慢与寿命长在自然界似乎已经成为规律,其他物种大抵如是。在自然条件下栽种的银杏结果要20多年,40几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所以别名又叫“公孙树”。意思是“公种而孙得”。我记得少时就常说:“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白果一百年”。此话中虽有夸大宣扬的色彩,说明银杏挂果确实需要一些年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吃得到的。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类植物,和她同纲同类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先后灭亡,而她存活到今天,与我们当今的人类共同住在这个地球上,银杏是幸运的,而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能和从远古而来的植物生活在一起。
在世界上,银杏的分布本来极为广泛,但在50万前,发生了第四季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使大多数银杏几近绝种,在欧、美、亚洲多数地区已经灭绝。只有在中国,因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适于银杏的生存,竟奇迹般的存活下来。因此,被科学家命名为“活化石”,植物界中的“熊猫”。
在中国,如今银杏存活最多的省份是山东、江苏、贵州、四川、浙江、河南和甘肃等地。
我对银杏树的注意、印象及感情投入自50多年前就开始了。于是,位于不同省分的一棵棵的银杏树就进入了我的记忆。这些记忆一直是如此清晰,一字儿排在那里,像是我生命路上的朋友,没法将她们忘记。
最早注意到的是山东高密城南郊张家埠的那株。
那时我在读高密一中,星期天到同学家去玩。路经张家埠时我发现了她。那是我第一次发现这样高这样大的树木。她植于明永乐年间,有600多年历史。当时树高约20米,胸径约2米。主干笔挺、直立、健美而潇洒,极具男子汉风姿,引起了我极大的羡慕之心。上面几十条大枝向四周平行伸展,只有东北方向一枝向上翘起。让我几忆最深的是一年深秋,我路过树下,落叶在地上摊了一个圆圆的“黄金大饼”,无行人脚步践踏,无凌厉北风吹拂,酷似一副美丽的秋景图。
再次见到古银杏是上世纪60年代末在四川,那是灌县青城山天师洞口的银杏,相传1800年前由张天师栽种。实际树龄应是2000多年。高约50米,胸围两米多。最奇怪的是腰身间钟乳(树笋)密集悬垂,形态如槌、如笋、如锥。树身好像缓缓流淌的岩石溶液,似动非动,奇异非凡。
第三株古银杏是在四川雅安见到。这里不仅有世上最古老的人类培植的茶树,而且还有3000多年的古银杏。树高23米多,胸围达8、45米。形状奇特怪异。
没想到,贵州是个多银杏的省份。全国5000年以上的银杏共12棵,贵州就占了9棵,而且均在贵阳市周近。其中最大的在贵阳的福泉。此树为雄性,树龄约6000年。基径5、8米,树高50余米,要13个人才能围抱过来。被誉为世界上最粗大的银杏树。
我见到的第五株银杏是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定林寺里。该树3500多年。在树下,鲁、莒两国曾结成友好同盟。刘勰在树旁的寺庙里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文学评论巨著《文心调龙》。现树高26、3米,树冠遮地20余亩,树身周长15、7米,需八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我已以虔诚之心前去拜过两次,第一次是带着我小女又礼专程从广州一路前去的。
第六株是山东郯城的雄性银杏。那棵树高42米,树围8米多。传该树植于周代,是郯国国君亲手栽种,树龄3000余年。当地群众称之为“老神树”。我常说,树上百年,就不再是烧火盖房所用的普通树木,而已成“神木”,上了3000年的古树,当然该成为“老神木”了。
2007年四月,山东作家程琨把我从蒙阴岱崮桃花笔会邀请到了他的家乡泗水,使我在泉林见到了第七棵银杏。至今,这株银杏我先后见了四次。在我的印象中,这株树既不臃肿,也不粗大,但如一位健美的男子,挺立在众泉之中,既幸运又有福气。可是,树枝上挂满了红丝带,上面写着游人的心愿。但是,每根红丝带上都拴着一块石头,这样将来石头多了,树枝承受得住吗?人的愿望实现了,银杏树可受委屈了。
“先有白果树,后有即墨城”。这株白果树,是我在青岛城阳法海寺见到的,应该排老八。这对雄雌银杏树,雄高20余米,雌树略“瘦小”,至今1600多年,这在我所注意到的10株银杏树中属年轻一族,但对于青岛市的历史来说,那她的意义可就大了。我在多处讲过,法海寺先于白果树而建,那就是要早于1600年。寺庙是宗教场所,宗教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这双白果树可把青岛的历史提前1500年。
山东费县,不仅出全国著名的奇石,也出奇树。在北徕庄铺村有一古银杏,被称“唐代银杏王”,少说一千五、六百年,横空出世,高达40余米,至今枝繁叶茂,外貌与体型高挑帅气,难得一见。
……
说也怪,在全国全省各地见到了那么多银杏树,每每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是我心中最爱的最值的崇拜的却是在自己的家乡安丘城顶山下孔子的高足和爱婿公冶长书院前的那两株雌雄银杏树。而我见到她们竟然是近两年的事。
城顶山位于安丘市区西南40公里,海拔429米,因山腰有公冶长书院,亦称书院山。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公冶长,当年隐居城顶山南麓,植银杏两株,筑草舍三间,专心治学。当年公冶长植下的两树如今已高30米、主干粗5米多,历经2500余年。两树东雄西雌,枝干相交,宛如夫妻,又称同心树,据考证,这两棵树是“全省最老的夫妻树”。
除了异地银杏树的长处及优点之外,她们独具的大美与大奇是其他银杏树所不具备的。
她们的枝叶簇拥在一起,根系盘绕在一起,满树金叶飘落在一起,2500多年并立在一起。她们虽有公母之分,但无高矮胖瘦之别;虽一东一西,而又千年不离。她们的夫妻相、夫妻情和夫妻志,以及表现出的团结、恩爱与和谐不正是当代人所追求的大爱吗
其二,这两棵银杏夜晚经常发出有节奏的类似打鼾的声音。
一个晚上接近11点,工作人员路过银杏树时听到了树发出的声音:像熟睡的老人打鼾,又像拉大锯的声音,很难描述。城顶山齐鲁圣园饭店离银杏树只有50多米,他来这已两年多,刚开始来这里时听到银杏树的声音还害怕,如今时常听到,也就见怪不怪了。这个声音不是每晚都有,有时还会在早上出现。
另一个晚上的7点38分,又有人在树边听到了这种声音:底气十足,断断续续。声音似乎来自东侧的雄树树干,每秒一次,几十次后停数秒,然后就再次响起……
我只是在白天三次去过城顶山,当然没有听到她们在夜晚发出的声音。但我相信这些工作人员听到的声音。因为千年古树,已为“神木”,神木与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她们是与大地沟通,与苍天对话,夫妻之间的悄悄私语。当年她们的主人公冶长能听鸟语,可惜如今没有人能听树语了。
在我所见过的银杏家族里,我最喜爱的就是这两株。这不仅仅是家乡的树,因为她们理解爱情,懂得语言。
Oct.4,2012 (Li Jiatua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