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报记者采访什么怎样采访

(2016-06-05 10:51:20)
标签:

教育

校报记者

采访

专题

教学

采访什么和怎样采访是校报记者工作必须面对的。

一般来说,采访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采访知情人。针对一个新闻事件要想快速发布就要采访知情人。比如,学校举办重大文体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就要采访我校主管体育的副校长和体音部主任。学校要举办成人礼,就要采访主管校长、相关年级和团委。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专家报告会以及学术活动,就要采访管教研的副校长和教研室主任以及专家学者本人。知情人掌握的信息最为权威和集中,采访起来可以节约大量成本。

二、现场观察。现场观察主要通过记者眼睛和心灵来体验现场,从而写具有现场感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不仅有文字通讯还有图片新闻。心灵是眼睛的后台,这就需要记者要有采访思想,你想表现什么,那些场景就会钻入你的眼睛。比如成人礼,我们学校举办了三次,也拍了不少相片,你的镜头对着哪个方向就体现你的采访思想。如果你的镜头的大多数给了领导,说明领导在你心中地位很高。你的镜头给了家人和孩子,说明你很关注家长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你的镜头给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说明你对师生关系十分重视。相片的选择也体现报道思想,你要想着校报的受众者是谁,就要面对这部分群体进行选取。对于摄影记者来说,主角在哪里,镜头就在哪里。在这个间隙里,用眼睛观察精彩的瞬间,在活动中,总是有新发现的。写成人礼这样的文字通讯,就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最大限度地收集材料,然后根据自己的采访思想写出一篇同学们喜欢的通讯。重点要把会场动人场面写出来,师生之间的情感写出来,家人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写出来。让没有参加过成人礼的同学看了以后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且充满期待。

     在我们学校大型的活动不多,记者锻炼的机会也少。不妨把训练的战场放在课堂上,课堂是最重要的现场。老师和同学们在课堂的活动看成是一种表演,你用心灵去感受每节课的脉搏,在课余的时间及时写出来,哪怕一、二百个字也行,积少成多,逐渐成章。当然也不是每节课都很精彩,要选择自己认为有现场价值的课。你能够写出来,你就在升华自己,艺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你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这节课,这就进入了美的境界。进入了美的境界,学习还感到累吗?长期习得下来,你就能重新塑造自己,使自己热爱课堂,热爱学习,热爱这个校园。无论考入大学还是参加工作,都能够迅速地进入状态,抓住本质。

第三,体验式采访。这和观察大型活动不一样,它是让记者进入一种比较陌生的环境中去体验,身临其境地融入当地,把自己直观的感受告诉众人。比如,我们学校的老师去学习名校,进入人家的校园,深入到寝室、餐厅,参与听课和教研,来了以后写一篇报告,让老师们听了以后有一个比较深刻的间接感受,从而激发老师们去看看,去模仿和超越。学生也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学校也派个别学生到太康一高去体验人家的刻苦努力。对于校报记者来说,这样的体验机会一般是进入优秀班级进行体验。比如,进入尖子班,进入普通班中十分扎眼的班去体验学习气氛。比如,有学生反映说体检很可怕。记者可以申请以高三同学的名义去县医院体验一下,打消同学不必要的疑虑。

4 收集材料。要想写好新闻报道,就必须占有详实可靠的材料,收集材料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科学认真的态度和细致严谨的作风。收集材料,就是收集各种书面、视频材料、事实、信息,适当地整合一些信息。为了训练记者们这种能力,每次记者开会时都在做这项工作——会议记录。校报记者开会必须有以下几项内容,一是音像资料和图片,作为档案保存起来,当作以后做小视频和幻灯片用,你们毕业多年之后看到说不定热泪双流呢?二是,每个同学必须做会议记录,一张32开纸写满,必须有别的同学的发言记录和自己的发言要点。三是会议记录本,本次会议的流程和重要内容。

   要采访运动会,就要掌握一本程序册,清楚比赛的流程,对于自己要采访的对象心里有数。要采访某个优秀运动员,就要打听这个运动员的身高、体重、专项、最好成绩、口碑等。比如对学校寝室管理进行专访,就要收集我校的寝室制度、校园巡查制度、领导带班制度、班主任查寝制度、管理员职责,还要收集主管副校长的基本情况。

注意,采访到的材料并不是要发表出来的有质量的东西,而是为写重要通讯做的前期准备和保留档案。这种工作是集体的一部分,虽然无趣但很有意义,体现了合作的精神和联合攻关的思想。

如何进行采访,这里有几个环节。

一,报道策划,进行报道前先要进行一个计划,采访谁,采访重要的知情者,了解事实最多的那些个人。他什么时候有空也要搞清楚。

二,采访前的必要准备,笔记本,有水的笔或录相设备,能够录音的手机就行,充好电。最好穿校服,带上采访证。心理准备上要作出最坏的打算——人家待理不理不要急。

三,学会建立很好的采访气氛。记者本来就没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律威严,人家拒绝采访你也没办法。因此,建立好的气氛很关键。好的气氛,一个坏的问题也会变成好问题,坏的气氛,一个好的问题也会变成坏问题。记者本质就是一种交往方式,要让人家接纳你,欣然接受你的采访,并且有意愿深入交流,这是本事。我们既不要傲慢无理,让人家讨厌,也不要奴颜婢膝,给记者丢份。姿态上稍微放低一点,用自己真诚和理性的力量去打动人家。我去采访理特班写历史小品文的张宇航是在教室的门口完成的,那是上早读的时候,聊的时候双方感到很愉快。尊重是赢得信任的第一步,拉家常能够拉近关系。

四,善于提问。采访的提问是很有讲究的,抓住一点,设法把人家想说的话勾引出来。这就要对采访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有一个了解。爱读书的跟他了聊读书体会,好班主任给他聊学生的趣事。对于校长、外来领导这样的大人物,问一个他的孩子比较合适。他的话越多,你的问题也越多,这是开场。谈话深入时,在他思维停顿的时候适当给垫一下,在他讲现象时适当地引入理性思考,在他说车轴话重复太多时打断一下,引入新话题。

五,现场观察。时刻观察采访对象的反应,是兴奋还是疲倦,他说的话里面有多少真诚的成分,从他庞杂的话语中抓住对于报道有用的东西,也要注意他的不经意的动作中透露出的信息。因此,记者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总之,采访中要攫取到对采访有用的细节和事实。

六,采访记录。原始的方法是笔和本,这种方式缺点是慢,会速记的话更好一些,它的长处记录比较扎实,也能记录记者当时的想法。还有手机,但是,要征得人家同意,录音可能干扰被采访者的注意力。记录下来后地趁热打铁,时间长了容易忘记。

七,采访核实。这个工作很必要,记者要有一种质疑精神,对于采访对象说的数字和事实要进一步核实,这也是记者职业精神的表现。对于运动员提供的数字,要去体育组核实一下。对于一个人说的事实,不能偏听偏信,要多问几个人。班主任说某个学生的问题,还是听一听家长和本人怎么说,同学们怎么说。

总之,做校报记者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能够长期坚持做下来,对于塑造自我、服务社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