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头与钉子
(2012-11-27 18:24:02)
标签:
口味审美情趣底蕴层次质地杂谈 |
11月24、25日,我们学校进行了高三月考,与郸城一高等所谓的中原名校联考。其中政治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名言:对于一个手中只有榔头的人,他所看到的问题都是钉子。这句话告诉我们:
(1)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3)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4)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具有导向作用。A
(2)(3)
借以引开去,榔头无非具有敲打钉子等东西的作用,是借以解决问题的工具。
西方国家手里拥有且只有一把榔头,就是“民主、自由、人权”,西方用这把榔头到处敲打别人,想以此摆平世界,实现自己政治、经济等战略利益的全球整合。只是一路敲打过来,被击倒者无数,但砸到中国这根钉子的时候,他的榔头断了!
为何折了?一是因为这把榔头本身的质地不行,钉子还未砸下去,榔头却裂开了;二是这根钉子太硬,是五千年历史铸成的,还吸收了不少西方的稀有金属。这根钉子就是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就是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那份底蕴和自信。
其实民主、自由、人权都是好东西,但如何界定这些概念,中国人有话要说,不能随便被西方忽悠。
事实上,“根本找不到一个非西方国家通过实行西方模式而成为现代化强国的例子”。
如果学生理解了这句话什么意思,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中国的民主道路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反映到哲学层次当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西方国家不应以自己的价值观念来看待中国,并且试图改变中国的现状!答案当然选C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