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死我了老是这样写一大篇一跳就没了……
连续好几天似乎又回到了刚高考完的那段光阴,那样的生活方式——颓废——黑白颠倒的。春节走完形式主义,就剩无聊,无聊至极。
闹钟响到没电,响到关机,总是有这样的决心,就在要实现的时候,却功亏一篑了。就像下定决心要去干某件事时,在最后竟却步了,或许连做那件事的机会也不曾有过吧。我的动感地带终于开机了,猪人就是办猪事,人如其名——“姗姗”来迟。掐指一算我这得发多少啊,不管那么多先来个群发,大家大概都被我弄的头晕了。就这样我竟给他发了一条,我得承认确实是吃饱了撑的没是干,之后的回复没有回复。洗漱之后,对着大镜子笑,哼~哼哼——傻笑、苦笑……
昨晚和初中的同学聊了几句,后来想想在我伤心的时候曾经也会有那么多人像我一样,连伤心的原因和感觉都一样。人有时真的该将心比心,会发现其实自己还是很幸福的,知足常乐,舍得相辅嘛。忽忽~
我又开始用短信聊天了,很羡慕小宝哇,而我很逊色。他们可以一起努力,然后在异国他乡共筑伟大的爱情,一起度过艰难却美好的日子,一起为中韩友谊作出历史性贡献(屁话)!亲爱的,我会一直支持你的,支持你们,加油!加油!我还记得我们那个荒诞的想法将来坐着飞机串门,呵呵~
昨天说到这里又想起来还问他怎么走的问题,本来是想去送送他。没想到现在不一定从北京走了,我想基本是拉倒了。这会不会又是他的一个遗憾呢?关于北京。曾经那么的向往。高考一道门槛挡住进京的路,如他所说那样的人才不上大学白瞎了。到如今出国路线的选择,从青岛坐船?我不知道这生活在他的演绎里还有多少的变数,我只知道这影响着我脑袋里的一些东西。
阴差阳错的我进了北京,上了大学才有体会,什么象牙塔……我都觉得惭愧,不想回去,有时觉得上大学上的想抓墙,想那样的日子过多了,不会变成《门》里的陈坤吧,压抑的心理变态,这样的形容好象很不恰当。朋友曾不只一次的问我“你不是心理变态?”我从未否认,也从未承认。做人复杂的一面就是,每天都有不同的角色,甚至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角色你需要去扮演,在不同的位置带上不同的面具,不是游戏什么,也不是不投入人生这场戏,只是一种必须,一种无奈。
话说多了都是废话,就像天天喝饮料,久而久之你就会觉得没味儿,同喝白水并无差别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