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dahe.cn/2010/03-03/100323464.jpg
·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故事》中的精彩剧照。
有人说,不知道G点的男人就不是好同志,不知道G点的女人就不是好战士。关于G点的概念已经不值得解释,这是最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对于这句话,虽然不能完全苟同,但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不知道G点的人就不知道赵本山为什么会从娱乐圈内大腕成为了社会上的G点。
关于赵本山成为社会上的G点的说法,最近一点时间颇为流行,尤其是2010年4月12日之后。因为这一天赵本山与他邀请来的专家学者关于《乡村爱情故事》电视连续剧“论战”的新闻被放于各大网媒的头条,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毫不顾忌地方当面批评赵本山“境界低”,并指责其作品是“伪现实”,惹得赵本山冲冠一怒,竟然放话说,“专家靠质疑吃饭,如果叫他们不批评别人,可能他们就没饭吃了。”已经不知道这一次的“论战”是多少次赵本山与专家学者的交锋了,前有魏明伦,更早的还有李银河。但不论是哪一次,赵本山不仅能似乎与专家学者都打了个平手,而且还能引发人们争议新一波的高潮。
除了与专家学者交锋,赵本山的言论、小品、电影、电视剧,在各大媒体和网站都曾掀起热议。尤其是虎年春晚之后,人们对赵本山非议似乎进入了新高潮。不论是他的一举一动,还是他的一言一行,都能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赵本山,一个靠小品起家东北二人转演员,为何能引发如此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掀起如此一阵又一阵的波澜?因此媒体认为,赵本山就是当今娱乐圈内一个当之无愧的“G点”。不论是春晚舞台,还是各地荧屏;也不论是各大媒体,还是门户网站,即便是召开一次什么征求意见的研讨会,赵本山都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因此,有媒体便从春晚舞台的小品亮相、从各大网站的网友跟帖、从专家学者的口诛笔伐,分析了赵本山从默默无闻的东北二人转演员到当今娱乐圈“G点”的路线图。认为赵本山是春晚的G点,因为只有他的小品亮相,才会把春晚引向高潮;他是各大网站的G点,只要有他有一点风吹草动,广大网友的跟帖就如潮水般涌现;他还是专家学者们的G点,不论是褒是贬,专家学者们总能在他身上找到可评之处。总而言之,赵本山不仅是娱乐圈内的大腕,更是社会上的G点;不仅引发娱乐圈内的高潮,还能掀起社会上的波澜。
http://img3.cache.netease.com/ent/2010/4/13/20100413071639f1d47.jpg
·4月12日,赵本山在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研讨会上回击专家学者的批评。
二十年来,赵本山把自己的小品打造成春晚舞台的“招牌菜”,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即便人们感到这位东北二人转的传人“江河日下”的时候,但是,还是有许多人盯着电视机就为等赵本山出场“高潮”一把。而这么多年与赵本山合作过的范伟,宋丹丹,都已经先后淡出了春晚的舞台。就像宋丹丹说的,春晚可以没有宋丹丹,但不能没有赵本山,于是从1990开始,每一年赵本山都会在春晚的舞台上奉献他的小品。
“春晚”与赵本山多年来成为不能分家的两个词,然而在观众一遍又一遍回顾赵本山以往作品中的经典台词的时候,却发现如今的赵本山已经失去了为春晚带来高潮的能力。但是,即便如此,赵本山高潮的余波还是能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近年来,赵本山无疑是登上娱乐头条最多的人物之一。新闻事件当然也是数不胜数,有不少正面的新闻,但是负面消息也愈来愈多,赵本山的个人形象在网络上更是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争论包括他的生活状态、个人品味、作品本身、众多徒弟,甚至他的家庭成员的活动也成为网上的热点。可以说,赵本山利用春晚舞台捧红了自己,捧红了徒弟,然而他却在网络这张无形大网之中,成为了毁誉参半的G点。
近年来,赵氏小品由于总是围绕弱势群体展开,因此饱受争议,广受批评。他在娱乐观众的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赵本山将民间的乡土文化搬上了大舞台,将所谓“通俗”的审美追求搬上荧屏,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这样做低俗甚至恶俗。虽然赵本山代表了广大农民的群体,但是作为一个靠艺术吃饭的人,其艺术作品,是应该谄媚观众,还是娱乐大众呢?这是专家学者们热议不休的话题。
因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晔原一针见血地说,赵本山翻越了春晚、电视剧和二人转“三座大山”,却翻不过“文人”这座小山,“全国上亿人甚至更多的人都喜欢赵本山,但只占少数的“文人”这座小山为什么翻不过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赵本山始终翻不过“文人”这座小山?其实,相信在江湖上闯荡了数十年的赵本山不会不清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