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烧“超女”是寄托哀思还是亵渎先人?

(2010-04-02 09:45:18)
标签:

文化

人文/历史

灯下随笔

清明节

寄托哀思

三陪小姐

亵渎先人

社会恶俗

分类: 灯下随笔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18/xinsrc_422030218153628109561.jpg

 

    清明节扫墓祭拜,谓之对祖上先人的“思时之敬”。这虽然是秦汉时期就有的事情,但直到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相传至今依然是星火沿袭。

    清明祭扫仪式主要在茔地墓前举行,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但以烧“纸钱”为最为主要祭奠形式。而所谓的“纸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是日,在茔地墓前摆下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焚烧“纸钱”,寄托哀思。

    然而,近年来每到清明的临近,一些人把烧“纸钱”变成了烧“纸人”。在这些“纸人”中有的花花绿绿的“三陪小姐”,也有贴着明星照片的“美女二奶”,甚至还有“伟哥”和“安全套”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祭品。更有别出心裁者,只要花五十元钱,还可买到与港台明星的“结婚证”。听说,今年清明节更“升级”了,有人祭祀时竟然烧的是时下流行的最有人气的“超女”。 http://www.ah.xinhuanet.com/news2005/2006-04/28/xin_260403280810546199427.jpg  

    其实,随着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祭祀用品也不断翻新。在如今的祭祀用品商店,“金元宝”、“轿车”、“彩电”、“别墅”,又有“博士文凭”、“出国护照”、“移民绿卡”应有尽有,在纸扎的冥器中,“别墅”、“奔驰”和“宝马”等也很有市场。但是,像近年出现的“三陪小姐”、“二奶”、“伟哥”和“安全套”等低俗祭祀用品,则是一种旧时社会恶俗的沉渣泛起。让人感到的不再是对先人的哀思,而是对先人的亵渎。

    毋庸置疑,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三陪小姐和二奶等现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糟粕文化,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碍社会文明进步。“三陪小姐”、“二奶”、“伟哥”和“安全套”等低俗祭祀用品,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品味的低俗。中国人看重的是保晚节,图的是死后留名。无论是谁,百年后若他的后人买来这些低俗祭品供他“享用”,恐怕他不仅消受不起,而且也会倍感侮辱。

    清明祭祖,扫墓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去烧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而且显得十分低俗下流!这种不良文化的倾向,除了浪费金钱、污染环境之外,对其先人也无疑是一种侮辱、亵渎和大不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与时俱进,更应该过一个健康文明的清明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