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园林为何遮不住扑面的脂粉香尘?

(2007-11-10 09:56:53)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人文/历史

苏州园林

文化遗产

白居易

董小宛

陈圆圆

分类: 朝花夕拾

    http://www.lvyou114.com/TuPhoto/2007622225617.jpg

 

    ·久负盛名的苏州园林中的一角。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都是如天堂一般的美丽城市,因此写了杭州就不能不写苏州。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宋朝开国以后,苏州修园建林蔚然成风,到了明代建园之风尤为盛行,就是至今苏州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在苏州众多的著名园林中,位于苏州城南的沧浪亭的历史最为悠久,它是宋朝一代名臣苏舜钦修建起来的。当时他以四万贯钱买下一片荒地,移花接木,围山造水。顷刻之间,一片荒地焕发出灿烂的新意。从此苏州城南有了一座耀古辉今的园林,这就是沧浪亭。文坛宗师欧阳修听说后,随即寄赠了一首诗来给苏舜钦,诗中写道:“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数百年以后,江苏巡抚梁章钜在修复沧浪亭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苏舜钦,想起了他的《过苏州》诗中的句子:“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于是,梁章钜将欧阳修的和苏舜钦的诗句裁剪一下,做出了一幅别开生面的对联。上联:“清风明月本无价”,欧阳修的诗句;下联:“近水远山皆有情”,苏舜钦的诗句。“清风明月”和“近水远山”相对,那是何等的风流飘逸;而“本无价”和“皆有情”联系,更另有一番清新淡泊。二位宋代文坛大师在这里诗文唱和,在这里珠联璧合。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苏州园林是历史的艺术,从沧浪亭的这一副对联中,人们可以领略苏州这座园林之城的唐诗宋词那深邃致远的内涵和山水风月的自然古朴的意境。然而,苏州的园林之盛竟然遮不住扑面而来的脂粉香尘?

    人们都说自古扬州出美女,其实自古苏州也出美女,而且有的青楼美女比扬州的更为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就很能说明问题。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当时已是晚年的白居易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身居洛阳。这位曾出任过苏、杭二州太守的一代文坛巨匠十分厌倦于朝廷里的仕官生涯,而对秀丽的江南的美景怀有难以言传的感情。回想起当年任苏州和杭州太守之时,曾多少次伫立太湖岸畔眺望日出日落、春花秋月;曾多少次前往灵隐踏月寻桂,多少次高卧郡亭眺海观潮,一时之间,心如潮涌,诗意盎然,不禁挥笔写下《忆江南》三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诗中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诗人对江南的秀色美景的赞美和颂扬,更充满着自己有朝一日再游江南的期待和盼望。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在赞美和颂扬江南秀色美景的同时,十分怀念那些能歌善舞的苏州女子:“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在白居易的笔下,苏州女子的才情和美貌可见一斑。

    苏州的一般女子尚且如此,苏州的青楼女子更是花容月貌,明艳照人。她们皮肤细腻,眉目清秀,玉软香温,操一口嗲声嗲气的吴侬软语,使得天下的文人雅士、富商巨贾纷纷拜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明末清初的名满天下的“秦淮八艳”竟有四人家在苏州。她们就是秦淮河畔大名鼎鼎的李香君、董小宛、柳如是、陈圆圆。在苏州有名的烟花之地半塘,董小宛和陈圆圆竟然为了前来寻花问柳的江左才子冒辟疆闹了一场人所共知的“三角恋”。后来陈圆圆被迫北上京城,遭到崇祯皇帝、李自成、吴三桂等人争来夺去,最后竟然导致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而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私放清兵入关,把大明王朝的万里江山拱送敌手。一个苏州女子竟能毁了朱元璋开国的二百多年的江山,从此,苏州女子的美貌和魅力更加闻名天下。

    晚清时期,交际花赛金花的传奇经历不仅使苏州女子的魅力名扬中外,而且把苏州女子的才情展露到了极致。赛金花像董小宛一样是一位从良后心甘情愿作一名贤妇的歌女,但她又像清末的许多歌女一样,因为挥霍太过、债务缠身,经常靠嫁人来摆脱债务,不出三、五月到一年,便想方设法地脱离夫家,高张艳帜。赛金花虽然未能免俗,但她到底是在丈夫洪钧死后才明明白白地下堂求去重操旧业,倒也不失为一种光明磊落。回到上海的赛金花挂牌接客,由于苏州女子的美貌和才情,初到沪上便名声大噪。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赛金花因通德语来到京城。她不仅靠着一口流利的德语让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俯首称臣,而且还凭着一口婉转的吴侬软语与清朝大臣打得火热,最后促成了中外的和谈。“议和大臣赛二爷”的美称一时使赛金花名满九城。

    晚年的赛金花虽然又在上海重张艳帜,只是徐娘已老,传奇的故事也离她而去。不过一个历经沧桑的风尘中人,一生中两次与历史风云际会,虽为流星一闪,却也足以引起世人的向往与感叹,因此,时人曾有预言:“照他这样侠骨奇情,不但比古来的苏小小、薛涛,只以歌舞诗词传为佳话者不可同年而语,就是比那些纡青拖紫的贵人,弄月嘲风的名士,碌碌终身,汶汶没世,也就有上下床之别,将来自必为一代传人。”赛金花的传奇不仅展示了苏州美女的才情和学识,也为厚重的苏州历史增添几页香艳书笺和一缕浓浓的脂粉香尘。

    今天,当人们来到这素有天堂美誉的苏州街头,徜徉在姑苏城中的那些拥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大小园林的时候,看到苏州女孩鲜花般的容貌,杨柳似的风姿,你是否也能闻到那来自久远的浓重的脂粉香尘之气呢?

 

 

 

    注:被文化博客“读书随笔”、“史话””、“人文视野”等栏目收录推荐的文章还有:

 

 

    ·一蓑烟雨任平生

    ·太平天国的大厦为什么会轰然倒塌?

    ·梁山好汉为何好酒不好色?  

    ·福布斯中美富豪排行榜泄露什么玄机?

    ·满清凭着一部《三国》打下了明朝万里江

    ·祭史上为国捐躯的少年抗清英雄

    ·追根寻源话“三陪”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红灯区”

    ·史上谁敢与皇帝争“二奶”? 

    ·青楼文化,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亮点!

    ·宋代美女经济打造杭州的人间天堂 

    ·引领中国与时俱进的苏北人

    ·中国古代宫廷避孕奇术秘方揭密

    ·六朝古都何以不如八个女子的名字响亮?   

    ·骑鹤下扬州何须腰缠十万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