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山好汉文化水平有几何?

(2007-10-05 18:53:34)
标签:

人文/历史

名著聊斋

水浒传

梁山好汉

文化水平

宋江

西江月

吴用

林冲

分类: 名著聊斋
 
    黄金周中,匆忙之间又看一遍《水浒传》,想说点什么,但说点什么好呢?一段时间以来,总觉得大家说梁山好汉说“武艺水平”的多,说“文化水平”的少,因此想在这里说一说他们的文化水平。

    一部家喻户晓、千古流传的《水浒传》,详细讲述了梁山一百单八将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故事。这些梁山好汉大都擅长舞枪弄棒,能征惯战,打起仗来或运筹帷幄,或冲锋陷阵,不管对方是庄主的山寨,还是朝廷的城池,总是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然而,他们之中会舞文弄墨的却极少,文化水平更不在一个层次上。

    应该说,“及时雨”宋江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不仅坐上了梁山泊聚义厅的第一把交椅,而且上山前他就是山东郓县县衙的押司,既精通刀笔,纯熟吏道,也会吟诗作词。尤其是他在浔阳江酒楼因一时激愤而写下著名的“反诗”,就曾经令他这个流放江州的囚徒名动一时,并因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中写道:

    (宋江)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

    宋江的《西江月》词第一句就是“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说的是自己从小就攻读经史,长大了后又精通权谋之术,可见宋江的文化水平不在朝中的文官武将之下。而且宋江在梁山泊众头领聚义的宴会上的佳作,被京师名妓李师师转呈给文学大家宋徽宗赵佶欣赏,得到了赵佶的好评。这些都说明,宋江的文化水平在梁山的好汉中应该是最高层次,坐上第一把交椅理应当之无愧。

    相比之下,智多星吴用就有些稍逊风骚了。他是水泊好汉中唯一的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就是书中所说的“教授”,本应具备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书中从未写他在闲暇之余吟过什么诗,填过什么词,也没有在这方面为他作过任何评价。他在郓城乡下教书时就很缺乏敬业精神,经常借故给学生放假去做打家劫舍的勾当。上山后从没有抽出专门时间为梁山好汉们举办扫盲班和提高班,也没有开过教育普及讲座和相关课程。吴用在本职工作上不用心,却喜欢不着边际地研究一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因此很看出他的文化修养有多深。

    其实,吴用也会作诗,而且会作藏头诗。梁山为了邀玉麒麟卢俊义上山入伙,吴用便来到了北京卢俊义的家中,口歌四句:“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这四句诗的每句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卢俊义反”四字。因这一首藏头反诗,不仅改变了卢俊义一生的命运,而且也使梁山泊多了一名棍棒天下无对的英雄。不仅如此,以吴用在一些战役中运筹帷幄、克敌制胜的用兵之道上看,他的文化水平在梁山好汉中亦属较高层次,不然,怎么能冠以“智多星”的名号呢?

    说《水浒传》不能不说豹子头林冲。林冲的文化水平也应不低。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应该对武林文化有所研究。林冲在得罪太尉高俅后,被发配沧州。临行时,他忍痛割爱,亲自执笔拟定离婚协议书。宋朝盛行吟诗作词,这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硬指标。梁山好汉中只有几个人会写诗作词,其中之一就是林冲。《水浒传》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中写道:

    (林冲)又吃了几碗酒,闷上心来,蓦然想起:“我先在京师做教头,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道: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

    林冲在朱贵酒店写的这首五律,合辙押韵,声情并茂,准确地表达了自己当时流落江湖、报国无门的思想感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由此可见,林冲的文化水平较高,在梁山好汉中属于不可多得儒将之一。

    在梁山好汉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还有一些人,如给清风寨正知寨刘高写过一封信的小李广花荣、给沧州衙门和梁山写过手书的小旋风柴进、“把书从头读了”的神行太保戴宗、“细细写了一本清账”的拼命三郎石秀、“亲自写了书札”的扑天雕李应等等。此外,书法篆刻家玉臂匠金大坚、白面秀才圣手书生萧让、落第举子神算子蒋敬等也具备了很高的文化素养。

    行者武松的文化层次也不容小视。他在江湖行走时能看得懂贴在树上的政府公告。杀过人后还会在墙上题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寥寥八个字中就高频率地使用了“之乎者也”中的两个,有较强的古文字运用能力,是梁山好汉中为数不多的做事粗中有细、又会识文断字的人物。

    当然,在这一百单八将中,典型的文盲就应该是黑旋风李逵了。他在回乡接母亲上山的时候认不得官府抓捕他的告示,幸亏碰到熟人提醒,才使他幸免于难。李逵回山后,和文化层次较高的宋江关系混得很熟,与林冲、戴宗等人平时也谈得很拢,但文化水平却始终未见有什么长进。

  与李逵有相似经历的还有许多人,但最具有代表性莫过于花和尚鲁智深,然而鲁智深却是一位好学上进的出家人。他在杀人在逃的路上,开始也是看不懂雁门关上张贴的缉拿他的布告。从此他知耻而后勇,经过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若干年后再去五台山拜访智真长老时,已经能够把师父写的偈子“仔细的看了几遍”。

    对于其他人的文化水平如何,因《水浒传》中没有详细交待,所以在此也不敢冒然评论。但总的看来,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像宋江、吴用、林冲等肚子里有些墨水的人不过是凤毛麟角。他们能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下聚合起来,其实仅仅凭着一个“义”字,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最后曲终人散、旗倒人亡的悲剧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