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4c3af786g803c6df40235&690
东海老渔民肖像 倪绍勇
作
在参观一次画展时,见到了著名画家倪绍勇先生。他送给了我一本画册:<<海岛渔村风情______倪绍勇国画>>。
一打开这本画册,就感受到其中的画作散发出来的独特艺术感染力_________厚重感。
厚实,质朴,深刻,严谨,这正是倪绍勇所具有的绘画风格。
倪绍勇,1941年生于浙江三门县。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为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倪绍勇长期从事连环画、书籍插图和中国画创作。作品为国内外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其中水墨连环画<<木兰从军>>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佳作奖;水墨连环画<<愚公移山>>获第四届全国连环画套书三等奖;为<<上下五千年>>配插图,该书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获团中央和文化部颁发的中国青年优秀图书奖。
为美术片<<蝶双飞>>作美术设计,该片获十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和上海电视台1997年度小百花奖;为美术片<<螳螂捕蝉>>作背景设计,该片获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F组二等奖;为美术片<<长在屋子里的竹笋>>设计人物造型和背景绘制,该片获第三届萨格拉布国际电影节一等奖;为美术片<<雪狐>>作背景设计,该片获国家电影电视总局颁发的1998年度中国华表奖优秀美术片奖。
http://s15/middle/4c3af786g803c7616219e&690
渔村姑娘
倪绍勇
作
倪绍勇是一位聪明、好学、朴素、真诚而又执着的画家。有两件事一直使我对他心存佩服。
第一件事,是1959年,他高中毕业参加高考。由于艺术院校提前招生,所以他先报考了浙江美术学院。大概因为他家乡当时交通不便的原因吧,所以他没能及时接到浙江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那时没有互联网,自然不能''网上查询''。农村一般也没有电话。信息传递的方式主要靠骑脚踏车的邮递员,汗流浃背地将常见的信息载体_______一封封贴着8分邮票的信,走村串户地亲手递到信息接受者的手中;也有的投递员会将信件干脆全放到生产大队部______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常常在所难兔。可能是由于受交通条件所限的原因,倪绍勇对他巳被''美院''录取的消息一无所知。于是他不得不参加''统考'',竟又被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了。他去''北大''上了好几月的课,才闻知自己早被''浙美''录取了这跚跚来迟的消息。''北大''和''浙美''都是重点学校,当时是难被录取的。倪绍勇却一鼓作气,接连敲开了二所名校的大门。在他得知自己为美院录取后,面临着将来做数学家还是做艺术家的选择。他考虑再三,竟然放弃了作数学家的想法。于是,''浙美''中国画系一年级中,出现了一个迟来报到的新生。他高高的个子,长得精瘦而硬朗,黝黑的脸上呈现出腼腆而又机灵的神态。(原来敝人是班上''海拔''最高的人,他一来便破了我保持的身高纪录。)
来班上不久,倪绍勇便引起了同学和老师的注意。大家发现这位硬是被海风吹了整整十七个年头的同学很有才能,而且非常刻苦用功,每逢假期返校,都会带回一大堆速写。而且他钻研精神很强,在课堂上常常会''打破沙锅问到底''。''每事问'',老师喜欢,同学却常常感到不耐烦。至今,我还认为,他当初如留在''北大''继续读书,虽然不一定会成为陈景润,但一定也会成为一位出色的数学家。不过,现时就势必会少了一位出色的画家。因为绍勇作什么事都相当到位,都很投入,都很有毅力,有一股不达优秀决不肯罢休的韧劲。
令我佩服的第二件事,是倪绍勇的悟性。一般同学在课堂上画模特,总喜欢效仿老师的画法,但却又总是难以完全摆脱自己固有的习惯画法,但绍勇却能将老师的画法学得维妙维肖。在班上,他是学''方派''(方增先)技法学得最像的一位同学,以致方增先老师见到他的作业,都会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觉得他太会''克隆''了。
http://s10/middle/4c3af786g803c7e294119&690
渔家女
倪绍勇
作
倪绍勇的人物画作品取材面虽然很广泛,但他化费的最多精力是在塑造渔民形象、描绘渔家生活上。在这方面也最能体现出他的艺朮造诣和成就。他始终一贯坚持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因为他觉得写实的手法更适合表现渔民质朴、艰辛和乐观的生存状态,表现渔村特有气氛。同时,这种手法与倪绍勇所具有的严谨、执着、认真的个性,以及处处追求尽善尽美的生活态度也是一致的。
荷兰大画家凡.高在谈及他创作农民画时说:''我认为一个农村姑娘比贵夫人更美,她那褪了色的、打有补丁的裙子和紧身衣,由于气候、风和太阳的影响,因而产生最微妙的色调。''凡.高描绘农民,''叙述的是体力劳动,是展现他们自食其力的状况''。凡.高还表示说:''我并不急于要每个人都喜欢这幅画,或者马上称赞这幅画。''就是说,艺术家要有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审美理念的精神,这样才能创作出感人的、经久耐看的作品出来。
倪绍勇笔下的人物无不富有浓重到乡土气息。渔村姑娘充满着健康、朴野的美感。而那些老渔民的头像更令人赞叹不巳。一张张布満皱纹的脸庞,饱经风霜,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并显示出东海渔民特有的刚毅和顽强的性格。倪绍勇在画渔民肖像时,充分展示出了他那坚实的素描功底和非常的造型能力。但是,他同时又未放弃对于笔墨的追求。他力图在造型、色彩和传统笔墨方靣都获得''双贏''。而事实上他已经做到了。因而,他的人物画作品,虽然汲取了西洋画的很多长处,却依然是''中国画的''。他对于人物的''形''扣得一丝不苟,每一个细微的局部都不马虎。例如,<<渔村姑娘>>中,女孩颈上的那根项链,有些画家对此会一笔带过。但倪绍勇却不轻易放过这样的细节,而将这条项链因女孩颈部结构关系而引起的透视变化,交代得一清而楚。在表现''渔民老伯''脸上那布满像核桃般的皱纹的面部时,画家的用笔、用墨、用色也极富有变化,绘画语言运用得十分细腻。线条密集而不紊乱,浓淡相济。用笔以挺硬的中锋为主,时而以侧锋佐之。人物的帽子、面部、上衣的蓝、赭、红三大色块,既对比又调和。面部暖色调在向颈部的冷色过渡时,是那么自然,了无痕迹。整幅画面层次丰富,但结构、块靣的整体感却非常强,''囫囵''而结实。如果没有札实的功力,是难以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出,倪绍勇在肖象画创作方面,受到了英国当代写实主义大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
Lucian Freud
世界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西蒙.佛洛伊德之孙。)不少影响。倪绍勇跟有的人物画家不同的是,他在向西洋画''拿来''时,始终没有忘记自已是位从事传统中国绘画的艺术家。
http://s13/middle/4c3af786g804dd1f85cbc&690
渔民老伯
倪绍勇
作
画家所以会对渔民题材情有独钟,倾注如此大的热情,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这与他的童年生活感受是密不可分的。倪绍勇从小就生活在渔村,长在渔民中间,是真正的渔民之子。绍勇的父亲是一位风里来、浪里去,与大海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在这位老渔民生前六十多岁光景时,我曾见过他:朴素和蔼,沉默寡言,老实巴交。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那位老渔民形象。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画家夏尔丹有句名言:''绘画要用感情。''英国名画家康斯泰布尔也说过:''绘画,对我来说应该是表达感情的一种语言''。当我们在欣赏倪绍勇这些精彫细刻、散发着艺术魅力和张力的渔民肖像时,常常会忽略画家溶于画幅之中的高超技巧,而深深为这些让人难以忘怀的形象本身所打动。画家将其对故乡的爱,对渔民的爱,对父辈的爱,通过这些厚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传递给受众;并似乎还在呼唤着人们对扑素无华审美格调给予应有的关注............
http://s3/middle/4c3af786g803c840eb5e2&690
青年渔民
倪绍勇
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