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的好吃佬(二)

(2007-05-11 23:08:14)
标签:

美食

分类: 美食大全
                           http://ol4.photo.qq.com/?file=3659B7F0877566498481CFBEC981AF92A09D860F96BFBA9E4382511B092E458D    武汉美食当推早点,小巧精雅,造型别致,一律米面为体,兼容别样,蒸煮煎炸,艺巧味多,举凡平民达官,学人商贾,南北过客皆其食者,故食不在繁巨,小吃小喝,有味则名。在武汉,一日之美于晨,一个古典主义的美境。 
    武汉的早点有热干面、豆皮、汤包、面窝、油条、欢喜砣、糍粑、清汤、水饺、米粉、炸酱面、煎饺、煎包、小笼包、面条、春卷、烧梅、蛋酒、豆腐脑、豆浆、汤圆、炒面、炒粉等,数不胜数,间或也有外来主义的兰州拉面,西安酿皮和美国麦当劳。武汉是一个小麦和水稻复合地带上的城市,它的早点也是中国小麦文化圈与水稻文化圈两个食文化圈的大融合,麦子和水稻,代表旱地与水泽,一个制造味道的中庸地带。
    武汉的“过早”习俗确实有很长的时间积淀,“过早”最初来自了清代的那首《汉口竹子枝词》,实际的“过早”自然比形成文字早。后来是武汉人用早餐的俗称。“南援三洲”,北集京都,上挖陇阪,下接江湖的地理位置成全了武汉的俗具五方,融汇南北的风情,而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却被武汉三镇穿梭往来的人们随意而隆重的提升“过年”般“过”的位置,于是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被过早人的脚步踩的热闹起来。 
    户部巷,司门口的一条小巷,沿着中华路,看到江边就到了。巷子口竖了个路牌:户部巷。巷口两边有点仿古的围栏和牌楼,上面是篆写的“户部巷”,边上的是隶书的“汉味早点第一街”,巷口两个大石狮每天感受了巷内的香味和烟灰,少了狰狞辟邪的凶气,多了人间烟火的和气。 

汉味早点第一巷 
   户部巷长大约150米,够老,也够味道,油滋麻花的站在城市的背后,它更象一个都市节奏的古旧音符,在晨光里一经弹起,就让醒盹的武汉立体并具体起来。户部巷的铺面以家庭为单位铺陈开来,楼上是住家,楼下是赖以生存的食店。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鱼湖汤粉,万氏夫妇的米酒,户部巷的样子和吃食一直没有走过样,几辈子人繁衍生息的时光就在绕人心脾的小食香里溜过去了…… 
    户部巷里有武汉人特有的大嗓门,有油烟里挤过去的匆匆路人,有油圬破旧的铺面天棚,有点脏兮兮看的碟子,却让这凡常清晨的烟火气鲜活出农家模样,足以让老是强调环境氛围的都市人彻底忘形一回,于是这走马观花寻查米面汤汁的旅程,竟有了触摸老武汉真实地的寓意。
热干面
    武汉人永吃不厌的是一碗热干面,其程度远已超越了“过早”,对于武汉人,热干面不是粮食,是精神寄托,或曰味觉依赖,味觉上的故乡。武汉人远在它乡,每思及热干面,就会泪流满面。热干面是一种2毫米直径的圆型机制面条,重碱,它须隔夜压制并煮熟,沥干摊散,吃前集拢用一个长柄笊篱盛装放沸锅水中烫热,装碗加调料拌匀,食之。热干面的主调料是芝麻酱,芝麻酱有油调与水调,正宗的是用芝麻油将芝麻酱调稀,另有蒜茸、辣萝卜丁、葱花、盐、醋、胡椒粉和味精,拌好的热干面呈深棕色,错综交织,绝无头绪,吃时用筷子夹若干根面条搅缠成团,挑起时执筷手上抬,余手握碗,面团挑起,缤纷带起的面条流苏般飞扬,向空气拂去一缕热腾之芳。给面条吹口气,送入口中,先是一口浓香,咬下去,热干面于齿间,始绵后韧、圆润而富弹性。再嚼,它又有一点粘性,调料的五花八门味道之后,便是麦香味和星星点点的辣萝卜丁味。吞咽热干面是一种笼统的体验,略有涩感,齿间则是芝麻的余香袅袅。此时喝一口清汤或豆腐脑清口,再吃热干面又是一口浓香。多数武汉人是一口气将热干面进行到底,吃罢,有的摊主会送一小碗汤,喝完了汤,面也好,芝麻酱也好,皆已下腹。热干面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是热的、干的和面的。
http://ol3.photo.qq.com/?file=D4A59610EDEA9AEFF5C937E63AEF38338A34FE7E10D808E898AD0FA644E56DC1
徐嫂子糊汤粉
  一间不大的小门点里,挤满津津有味吃糊汤粉的人。雪白的纸碗端上来,原料:微稠的糊汤、洁白的米粉、撒在上层的是绿的葱花红的辣萝卜;细长的米粉嚼起来有劲,浓浓的糊汁透出阵阵鱼的清淡鲜美,还有必不可少的胡椒的清冽辛辣;连吃法也同老武汉一样:一碗糊汤粉外加一根黄灿灿的油条。慢慢品尝着这熟悉的汉味小吃,仿佛糊汤粉独特的鲜味从遥远的天边悠悠荡来。

    坐在门口的老板笑着提醒我说:“喝汤喝汤,这糊汤粉的精华都在汤汁中!”我便端起碗呼哧呼哧喝了个痛快!莫看这糊汤粉好吃,做起来麻烦得很。听说,卖糊汤粉的徐嫂凌晨4点钟起床,买回最新鲜的小喜头鱼,再一个个地剖开放进锅里熬制成糊。熬糊也蛮有讲究,放少了鱼,汤汁的鲜味就不够;鱼放多了,又有腥味。可徐嫂的粉,汤货真价实,熬到鱼肉都溶解在汤里了,甚至连鱼骨都快煨化了,特别是这里的胡椒,让我吃时够味、过瘾,二根油条,沾着汤汁一起下肚,呵,我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了!(神仙也吃糊汤粉的哦!)
三鲜豆皮
  豆皮也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早年间老武汉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现在早已成为寻常早点。户部巷的三鲜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其馅中可是有真正的三鲜:鲜肉、鲜蛋、鲜虾。让你闻了就想吃,吃了还想吃。终于把煎制精细、油光闪亮的豆皮吃到口了,爽口又肉软,油重而不腻。真是馅心鲜香,满口油光啊!                                
          
酒   
    武汉的蛋酒是一种“过早”饮料,喝蛋酒多在吃油条或面窝之际,油条是一种地域宽广的食品,面窝不然,是武汉的独食。面窝也是米粉浆所制(加豆浆、葱花等),用一种圆型凸底的铁勺装了粉浆搁油锅炸,成熟后中间有自然成形之孔,有若天文之日中食。面窝周边厚而内里薄,初见以为是原料不足所致,吃时是周边绵软,内中焦脆,两味交融,嚼一口,喝一口蛋酒。面窝当属那种先吃饱后吃好的食物,记得少时,极喜欢先吃去面窝周边厚实部分,再细细的吃孔圈那层薄焦薄脆的脆层,是焦香脆香的,咔吃咔吃的,能发出声响。蛋酒是米酒煮沸,划好一只鸡蛋煮成蛋花,是蛋和米酒的混合体。
http://olf.photo.qq.com/?file=55CF4962F9E21FB0BF41A816C6043C3F1C61402A41F26E9EC0F0F84BCCC9CB75
万氏米酒
  万氏米酒店,小店仅10平方米,据说小店一天能卖米酒300多碗,耗掉鲜蛋10多斤,这还不包括可打包封口的豆浆,和微波炉内鲜热的牛奶。
万氏米酒都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传统的发酵剂,喝起来,醇香甜润而不酸涩。特别是这里用来泡米酒的蛋,全是个小味正的土鸡蛋,当场叩破鸡蛋,冲成蛋花米酒,黄白相同,甜润可口,或再吃个“欢喜蛇”(芝麻糯米圆球),其感觉也另有一番奇妙的滋味。
  这里米酒冲蛋,只要一元钱一碗,用万氏夫妇的话来说,真是薄利多销、好吃不贵!

牛肉面/粉  
    武汉的米粉亦十分流行,有宽粉和细粉之分,宽粉若带细粉若丝,可分汤下和干炒。汤是骨头汤,素粉只佐一点葱花,一般肉食族都吃牛肉粉,牛肉是搁大料炖烂了的牛肉片,其味厚重,与精滑柔绵的米粉合之,稻香味与牛肉味交融相汇,是比热干面清淡然亦有味道的食物,这是喜欢“吃饭”的人的早点。武汉人,吃饭与吃面是绝然分开的,饭是米饭,面是麦面或荞面,不可以混为一谈。炒粉则选宽粉,是佐菜芯、葱、青椒和蒜干炒,炒粉有些焦香,重油,是粉和菜的结合味道,经饱耐饿。
汤包 
   有个挨烫的历程,汤包因内部的汤汁不易散热,食者见外部已凉食之,结果惨遭汤烫,它像一道哲学命题,无视外表与本质的差异性就会受到惩罚。汤包还有禅机,常人参不透汤是如何包入包子内中的,参照四季美的制造程序,做汤包有四步骤,第一步熬猪皮汤,做成猪皮冻,第二步做肉馅,第三步包制,第四步是“一口气”火侯笼蒸。天下大白,原来汤包之汤是猪皮汤,做成皮冻再包入汤包内中,这就不会浸散与汤同包的肉馅或蟹黄馅了。汤包为下江泊来之物,武汉统称江浙人为下江人,是为江下游的人。
http://olt.photo.qq.com/?file=EEEA69148AE9E5B673F05E0E8E9BC713A6144F0439E6E74467D753606884FD18


http://ol7.photo.qq.com/?file=4729054278ADDE1C93ADBFB1CBDD405F44BA46AEF8B9CDCE4EF1B0CD7EE30A51

http://old.photo.qq.com/?file=4B3FE50F37B8FA4A1F7BF387BFF21F606DE7450006EC30607200A70C0662CAC5

http://olz.photo.qq.com/?file=EC6779BBB6AF4C63E79609202A83C80113B4C76CC38A36F18E0BB6B893A84B2F
http://olx.photo.qq.com/?file=CB9006986A5B4287ACB8EABBDB566B972B9AB0984076FAAD24F8079FD078DD2E


http://ol5.photo.qq.com/?file=CD23E6D462759B66396E0922FF855EE466760E4BE2EADF8E6D8F290824F99F5D


http://ole.photo.qq.com/?file=67E80F6D47D62108F83186089DA515AE69E671098EDD4702BEF1F47A03D8CA5A

 
http://olf.photo.qq.com/?file=7DC34F91FD4FBA85303FAF91420442F8C319E5E782E0740EB3EA9D8CF14B99A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新梦解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