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找句子主干专题复习
(2017-12-31 11:32:28)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教育 |
缩句——找句子主干专题复习
清镇市暗流中学
一、什么是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因此,缩句,就是找句子的主干。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找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二、为什么要缩句呢?
缩句能帮助我们抓住句子的主干,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如:
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 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如:
“六一”节前夕,宁宁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通过缩句,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词语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
“宁宁被评为‘三好学生’”
“宁宁获得称号。”
三、如何缩句?
缩句时,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再逐步删去它们前面的修饰,直至缩干净为止。“在……上(中、里、下)”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附加成分时,应删去;如作主语等,则不能删除。如:
①金黄色的沙滩上 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方位名词作主语)
沙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
沙滩上有许多贝壳。
沙滩上有贝壳。
②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 完成 <了> 作业。(介宾短语作状语往往前置)
我完成作业。
③我 最爱看 (天上)(亮晶晶)的星星。(方位名词作定语)
我最爱看天上的星星。
我最爱看星星。
我看星星。
现代汉语运用中,介宾短语作状语往往前置到句首,并用“逗号”断句,因此,它们往往是“状语”,如“在……上(时/中/情况下/条件下)”、“当……时(时候)”等。如
①[在大家急得不得了的时候],张大爷 [终于][缓缓]地睁开了浑浊的老眼。
张大爷睁开老眼。
②通过老的耐心教育引导,李华渐渐的改变了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李华改变习惯。
四、缩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根据句子,利用主谓关系快速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因为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谓语的,因此,利用主谓关系可以这样提问“谁怎么样”、“谁是什么”、“谁干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
“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放学的小孙子。”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孙子”。缩句后就成为:
“老奶奶等待孙子。”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
“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标志性词语,迅速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标志性词语,才能正确地缩句。如:
“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的”是定语的标志,“的”字前是是修饰、限制中心语的“定语”,“的”字后则是中心语,因此,恨自然的就找出“草地上”是主语、“鲜花”是宾语,结合“草地上‘怎么样’”,就能迅速缩句为:
“草地上开满野花。”(方位名词作主语)
“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因此,缩句时,一般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以及“得”字后面的词语。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
①“我没有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 “我<没有>相信鬼话。”
②竞赛时,李强同学的状态不好。→ 状态<不>好。
③今天的天气不错。→ 天气<不>错。
4.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如:
①明天的天气好不好?→ 天好不好?
②他那急躁的脾气还没有改吗?→ 脾气没有改?
2017年12月31日于刳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