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对班级人数进行了调查,班级有27人,根据班级座位,初步画了一个座位图。
http://s13/bmiddle/4c3a51cfhcd3f8decd04c&690
课堂上针对学生的每一次发言,进行了记录,形成了原始数据,下面就原始数据对课堂教师的教学进行具体的分析。
下面我们用数据说话,
一、本课学生27人参与,发言人数27人,参与度100%。
二、无论学生主动参与还是学生被动参与,学生发言均为两次以上,说明学生全员参与,体现课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学生发言人数最多为10次,最少为2次,说明课堂上学生全体参与的人数很多,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
四、本课学生发言5次以上的8人,发言4次的为7人,发言3次的为4人,发言2次的为8人,说明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均等的。
班级每个人都发言,说明老师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符合教育的宗旨,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同样,我们也通过数据可以说明几点问题:
1.前面发言的学生次数多于后面同学,后面的同学发言次数少于前面同学,说明离老师越近,老师照顾的越多,学生被照顾的机会多余后面同学。
2.中间的学生要比两边的学生发言次数多,说明中间的学生老师顾及得多。
3.凡是发言次数少的学生,相对其他同学学习能够困难些,接受新知识的事物有些滞后,这样的学生更有待于老师的关注和注意。
本次课堂教学,参与度使用数据说话,说的比较真实,老师应该接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