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车祸
(2010-12-05 01:09:04)
标签:
车祸可能不可能杂谈 |
分类: 明察秋毫 |
我们每天都在忙碌,有些忙碌是之前选择的后果,有些则是忙于当下的选择。总之,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每天团团转的路径和意义。对于天天的忙碌,我们往往不过于追究,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工作或份内的事。其实,不妨认真思考一下忙碌的源头――选择的力量和实践的展开。
我的博客写过12月1日晚我选择去欣赏朗朗的钢琴演奏会。对,就从这一选择说起。
大约在一个月前我就做出这一选择。买好票等待的这一天来临了。溜放学后,我们选择乘出租车前往河北体育馆。本来条条大路可以通往“罗马”的,出租司机可能考虑下班高峰的塞车问题,选择走槐安路高架桥。这一选择会导致什么?一般情况,我们以最普遍的规律作出判断:快捷地到达。但是,有时,选择之后实践发展的方向并非你能意料。
选择走高架桥,司机可以用超过地面10脉或20脉的速度行驶,无需考虑红绿灯。一般来说,少有突发情况。桥上的路面似丘陵地貌般在起伏中延伸,上坡、下坡,上坡……,在上坡下坡的折点,车内的视野可谓海阔天空。鱼可跃,鸟可飞,司机师傅却只有一条路走到黑。折点穿越,路况呈现,前方红色奇瑞QQ突然刹车,只见我们的司机,说时迟那时快,以3秒制动的神速踩下刹车。几乎与此同时,“哐”“哐”的响声伴随身体剧烈的振动、阵阵痳痛感以及脱口而出“天哪!”。定下神来,My God!出车祸了。
向前看,我们的车刹住了呀。向后看,一辆车冷不丁强吻了我们的车尾。再看溜,完好无损。司机倒很镇定,下车打开后排车门,非常绅士地问我们母子:“有事吗?”答:“没事!”。司机去查车尾,溜溜摇下车窗问:“车还能走吗?”答:“不能!”。
我和溜溜只好下车。好壮观的一幕啊!眼前不只是两辆车头尾互吻,而是四辆车吻成一串,吻得那个残烈呦!不是你的尾巴跷,就是我的门牙掉。
溜这下可兴奋了,小车迷无需从网上查看撞车图片了,今天来个现场直播。我却有些惊魂未定,拉着溜溜的手,迎着高架桥上一辆辆迎面快速奔驰的汽车,真的非常非常担心傍黑暮色中高架桥上时隐时现一大一小两个“人影”会惊吓了开车的人们,哪一个乱了手脚,倒霉的可是我们。贴着高架桥两侧的石界逆向走了很长时间,终于下桥了。
拦下第二辆出租车,进入车内,才感到些许安全。才有时间回味刚才的幸运。刹车时向前的惯性与撞车时向后的惯性相互制衡,保全了没系安全带的我们,皮没破,血没流。溜兴高采烈地讲述刚刚发生的一幕,司机听明白后,告诉我们:一般下午下班时间事故多发,因为人们工作一天,这时已经比较疲惫;冬天的路面此时因温度下降会变硬,摩擦力变小,也容易出事。早晨事故也较多,一则因为路面较硬,二则因为刚起床头脑不太清醒。相对而言,中午状况会有改观。
回想起来,这次车祸完全源自一次次选择。如果,我们选择今天不出门,或者选择让M开车送我们,亦或司机选择走桥下,车祸可能就不会发生。当然,我不敢想像如果我亲自驾车将会怎样?
事实是,选择了,行动了,我、出租车司机、高架桥、红色QQ以及紧紧跟随我们的“猛车们”,这一系列元素构成一个网络,一起建构了这起车祸。我,只是其中一份子,参与并见证了车祸,但决不是决定性元素,也不是可以缺少的元素。网络中的人与物,甚至还有当时的暮色,都是车祸可以追究的“肇事者”。
看清楚了吧,我们的选择是多么地后果不定啊,实践的展开是多么地身不由已啊,要想从中概括出一定的规律是多么地不可能啊。
即便如此,也不能因咽废食吧!只是,一定一定要记住不可能的存在;还要知道因为不可能而可能出现的奇迹!
不过,朗朗的演奏会让我把这一切不快抛到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