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元好问《鸳鸯扇头》(毛笔字练习)

(2016-10-25 14:09:54)
标签:

毛边纸

毛笔字

我写我心

诗文鉴赏

文化

分类: 书法

鸳鸯扇头

金.元好问


双宿双飞百自由,人间无物比风流。

   若教解语终须问:“有底愁来也白头?”



金.元好问《鸳鸯扇头》(毛笔字练习)

局部放大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

 

 

  诗、书、画、乐以及元代以来的戏曲,都是密不可分的。诗是书、画、乐、戏的血脉、神髓。任何一位书画大家,都追求意境、神韵,都有诗的涵养。任何一件音乐、戏曲文学,同时也是诗。诗经的国风,汉魏南北朝乐府都是能唱的,戏曲则更是唱的。因此当代著名的戏剧学术泰斗张庚先生把戏曲文学称为“剧诗”。

元好问不仅是写诗的高手,同时也是深谙音乐的里手。在他的诗里就有一些是欣赏音乐的篇什,并且写了与三位音乐艺人的交往。不仅如此,他的诗有一些也是音乐性很强的,最典型的是《续小娘歌》:

  吴儿沿路唱歌行,十十五五和歌声。唱得《小娘相见曲》,不解离乡去国情。

  风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鸦头路更遥。不似南桥骑马日,生红七尺系郎腰。

  太平婚嫁不离乡,楚楚儿郎小小娘。三百年来涵养出,却将沙漠换牛羊。

  辽宋金三百年间所涵养的文化被蒙古军残酷践踏,中原儿女被掠为奴隶,押送到沙漠去换牛羊,悲惨的内容,与明白易懂、流畅和谐、琅琅上口的歌唱形式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悲剧效果,更加强烈。

  岂止是这样的诗,元好问写的368首词更是谙熟音乐的标志,因为宋金时期的词大部分是能唱的。由于他对某些词牌格律烂熟,写起来得心应手,因此一个词牌他能连续写好多首,《新乐府》第三卷的《鹧鸪天》就连续有38首。在写词方面他很像苏轼而不同于南宋的辛弃疾。

  至于散曲,那更属于元曲范畴了。有一首[双调]《骤雨打新荷》:

  绿叶阴浓,遍地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鹰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 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曲中因有“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的佳句,人们在传唱过程中把它改称《骤雨打新荷》。前半阙描绘盛夏纳凉时的美景,后半阙即景抒怀,前后反差跌宕,似不协调,却是由金入元的文人,旷达外表掩盖下内心苦闷的写照。从艺术上看,堪称元曲的先河。他没有写过元杂剧剧本,但他却教出了一个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

  四

  元好问对书画艺术的修养之精深,更是出乎意料的。这除了他所受教育艺术环境的熏染外,同他广泛结识书画家和收藏家也很有关系。据降大任统计,他交往的书画家有名有姓的有10人(张彦远、武元直、耶律浩然、李汉卿、杜莘老、赵兹、田汉卿、马云卿、马云汉、刘器之)。在《元好问全集》中,关于书画、印章的诗有174首,除去两首吟咏印章的外,全部是题写在画上或吟咏书画作品的,就是13首扇头诗也都是题写在扇面画上的,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元好问题写在画上的诗,多如国风、乐府,即物起兴,抒发胸臆,形式不拘,比较自由,虽然四句八句居多,却并不都是绝句、律师,往往因作品而异。《题商孟卿家明皇合曲图》就是不整齐的古体,而且前五句竟用了入声韵。商孟卿是金末人,后来在元朝官至枢密院副使。他不是画家,却收藏着这么一幅画,请元好问题了如下的诗:

  海棠一株春一国,燕燕莺莺作寒食,千古万古开元日。三郎搦管仰面吹,

  天公大笑嗔不得。宁王天人玉不如,番绰乐句不可无。宫腰不接羽衣谱,

  疾舞底用牧猪奴?风声水声?清都,梦中令人羡华胥。何时却并宫墙听?

  恨不终身作李谟!

  诗中描写的画面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海棠盛开的寒食节,和歌舞演员燕燕莺莺们一起合乐排练,李隆基亲自吹笛。杨贵妃大概是醉了,不能接着表演“霓裳羽衣曲”,当然也用不着“牧猪奴”安禄山了,李隆基没有嗔怒,反而大笑着欣赏杨贵妃的姿态。演出效果非常好,风声水声,清静幽雅,如梦一般把人们吸引到传说中的华胥国了。元好问也感到身临其境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欲望,在元好问题画诗中每每可见:

    老木高风作意狂,青山和雨入微茫。画图唤起扁舟梦,一夜江声撼客床。

  《风雨停舟图》

  沙浦空明洲景微,枯荷折苇淡相依。若为化作江鸥去,拍拍随君贴水飞。

  《刘邓州家聚鸭图》

  百转羊场挽不前,旃车辘辘共流年。画图羡杀扁舟好,万里清江万里天。

  《秋江晓发图》

  漫漫长路几时休?风雪无情梦亦愁!羡杀田家老翁媪,瓦盆浊酒火炉头。

  《雪谷晓行图》

  当然,更多的还是对绘画作品的欣赏和品评。特别是对唐宋时代的作品,品到极致时,就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感慨。写诗作画都追求创造、渲染意境,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就是这样一位诗人、画家。我们从元好问的《王右丞雪霁捕鱼图》诗中,看到了那江面上半阴半晴的闲云、与江岸相点缀映衬的沙滩白雪,他的陶醉也感染着我们。他觉得王维画中有天机,而这种天机要细看枯干的树林才能体会到。他体会到了,但却达不到,只能惹得王维发笑:

  江云??阴晴半,沙雪离离点江岸。画中不信有天机?细向树林枯处看!

  渔浦移家愧未能,扇舟萧散亦何曾?白头岁月黄尘底,笑杀高人王右丞。

  这种渲染既是对画的欣赏、品评,也是作诗的手法,使我们既对画有了想象,也领略到了诗的巧妙。

《王右丞雪霁捕鱼图》是题写在大幅画上的诗。他的扇头诗又是另一种品味,都是小巧的篇什。所吟咏的只是一物一景,如鸳鸯、鹭鸶、梅花、疏竹、败荷、湖石、草屋、江枫、水月……尽管画面都不大,却趣味盎然。看《鸳鸯扇头》:

  双宿双飞百自由,人间无物比风流。若教解语终须问:“有底愁来也白头?”

  他赞美鸳鸯们的自由,用了一个“百”字,真是无拘无束,无限自由。却又避过明知的“白头偕老”之意,故意反问:你们既然无比自由,为什么也像人一样愁得白了头?问得有趣,也令人感叹。

  禽鸟能够有自由,人却难得有,你看那位可怜的田家绣女,整夜的劳作,哪得有瞬息的休息:

  香玉春来困不胜,啼莺唤梦几时??可怜憔悴田家女,促织声中对晓灯。

  《倦绣图》

  这是品画吗?看到这首诗,自然就会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等现实主义诗篇,和北宋诗人张俞那首《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降大任先生统计的与元好问交往的十位画家,除个别外,都有诗题写在他们的画上,对他们的画进行了品评、赞扬、。兹举几例:

  楚山平浸楚江流,放眼江山得意秋。一寸霜毫九云梦,合教轰醉岳阳楼。

  《张彦远江行八咏图》

  风流人物见承平,半向巢云有姓名。画手休轻武元直,胸中谁比玉峥嵘?

  《巢云曙雪图武元直笔明昌名士题咏》

  曲江花柳自升平,雪?冰桥去国情。枉却卷中留好语,画师寒艺可怜生。

  《浩然雪行图》

  杜侯老笔尧民意,黄阁清风有故家。庸俗纷纷小儿女,枉教尘土?烟霞。

  《杜莘老夏日汾亭横轴》

  太古清风匝地来,纸衣长往亦悠哉。铁牛力负黄河岸,生被曹山挽鼻回。

  《马云卿画纸衣道者像》

  在元好问的品画诗中,有许多警句,简明扼要地透露出绘画的一些要领、技艺,让我们门外汉增加不少知识。如:

  一幅清风竹写生,月华霜白纸如冰。

  形似何曾有定名,每从游戏得天成。《胡寿之待月轩三首》

  画家朱粉不到处,淡墨自觉天机深。《赵大年秋溪戏鸭二首》

  万叶千梢下笔难,一枝新绿尽高寒。《乔夫人墨竹二首》

  张颠草圣雄千古,却在孙娘剑器中。《赠写真田生三章》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2011-12-01 15:23:15 来源:黄河新闻网

金.元好问《鸳鸯扇头》(毛笔字练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