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十朋《江梅》(毛笔字练习)

标签:
毛边纸毛笔字古文诗词鉴赏文化 |
分类: 书法 |
江 梅
宋.王十朋
园林尽摇落,冰雪独相宜。
与报春消息,花中第一枝。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称梅花为“一枝春”,表示它开得早,是江南春天的象征。“一枝春”后来成了梅花的代称。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知应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这首诗写帝王宫苑里的梅花开得早,“标物序”,是说它在万物萌发之前就开放了。又写它开放在霜雪的环境中,“拟”,是向着的意思,这也见出梅花耐寒的特性。下面又用“枝横”、“花绕”描写梅花的形态,最后说梅花知道会早早飘落,所以赶在春前开放,显示了它有一种“争春”的意念。这首诗着笔于“早梅”的“早”,对早梅的特性、形态观察得较细,体会较深,在同时人咏梅之作中很是突出,特别是后来得到杜甫的推重,因而成为咏梅的掌故,何逊甚至被称为咏梅之祖。
如写梅花与雪同时展现、相互映衬的奇幻景象:
陈苏子卿《梅花落》
中庭一树梅,寒多叶未开。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
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
唐东方虬《春雪》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张谓《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宋王安石《梅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
陈与义《梅花绝句》
客行满山雪,香处是梅花。丁宁明月夜,记取影横斜。
杨万里《至后十日雪中观梅》
小树梅花彻夜开,侵晨雪片趁花回。
即非雪片催梅发,却是梅花唤雪来。
琪树横枝吹脑子,玉妃乘月上瑶台。
世间除却梅梢雪,便是冰霜也带埃。
方岳《梅花十绝》二首
老树生苔冻欲枯,山村雪意晩模糊。
一梢横打竹邉过,造化工成水墨图。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薄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卢梅坡《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写梅花早开,开在百花先:
梁王筠《和孔中丞雪里梅花诗》
水泉犹未动,庭树已先知。翻光同雪舞,落素混冰池。
今春竞时发,犹是昔年枝。唯有长顦顇,对镜不能窥。
陈谢燮《咏早梅诗》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唐韩偓《梅花》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着艳阳。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
李中《梅花》
群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流莺与舞蝶,不见许因缘。
释齐已《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送幽香出,禽窥素艶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宋宋庠《马上见梅花初发》
瞥见江南树,繁英照苑墙。无双春外色,第一腊前香。
云叶遥惊目,琼枝昔断肠。莫吹羌坞笛,容易损孤芳。
张耒《梅花》
北风万木正苍苍,独占新春第一芳。
调鼎自期终有实,论花天下更无香。
月娥服御无非素,玉女精神不尚妆。
洛岸苦寒相见晚,晓来魂梦到江乡。
朱熹《清江道中见梅》
今日清江路,寒梅第一枝。不愁风袅袅,正奈雪垂垂。
暖热惟须酒,平章却要诗。他年千里梦,谁与寄相思。
王十朋《江梅》
园林尽摇落,冰雪独相宜。与报春消息,花中第一枝。
张道洽《池州和同官咏梅花》其一
朔风吹石裂,寒谷自春生。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转清。
园林千树秃,篱落一枝横。佩芷兼怀玉,悠然见此兄。
冻蕊凝香色艳新,小山深坞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
宋人这样的作品更多,如尤袤《梅》
不奈雪埋照,可堪风漏香。天寒无疹粟,日暮有严妆。
桃李真肥婢,松筠共老苍。合教居第一,独自占年芳。
《和渭叟梅花》
不避风霜苦,自甘丘壑潜。未禁沾额角,信好插梳尖。
春意已张本,寒威今解严。殷勤留客意,尚许隔墙觇。
潘良贵《梅花》
天与孤高花独新,世间草木信非伦。
影涵水月不受彩,气傲冰霜何待春。
冷淡自能驱俗客,风骚端合付幽人。
往来百匝阶除里,顿使心无一点尘。
张道洽《池州和同官咏梅花》其七
不与百花竞,春风蓦地生。故将天下白,独向雪中清。
我辈诗仍要,谁家笛自横。岁寒堪共老,髯叟十年兄。
梅花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和靖梅花七言律凡八首,前辈以为“孤山八梅”,胡澹庵尝两和之,成十六首。山谷谓“水边篱落忽横枝”此一联胜“疏影”、“暗香”一联,疑欧公未然。盖山谷专论格,欧公专取意味、精神耳。
山园小梅
众芳揺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剪绡零碎点酥干,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纵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疏影”、“暗香”之联,初以欧阳文忠公极赏之,天下无异辞。王晋卿尝谓此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苏东坡云:“可则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当耳。”予谓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香能暗乎?繁秾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渉?且“横斜”、“浮动”四字,牢不可移。
山园小梅
数年闲作园林主,未有新诗到小梅。
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栾空绕百千回。
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
寄语清香少愁结,为君吟罢一衔杯。
三、四眼前所可道,亦有味。
梅花
几回山脚又江头,绕着瑶芳看不休。
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
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
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工空向闲时看,诗客休征故事题。
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蹊。
“屋檐斜入一枝低”,王直方以为可与欧、黄二公所喜之联相伯仲。胡元任《渔隐丛话》犹不然直方之说。“终共公言数来者”此一句当考。
梅花
宿霭相沾冻雪残,一枝深映竹丛寒。
不辞日日旁边立,长愿年年末上看。
蕊讶粉绡裁太碎,蒂疑红蜡缀初干。
香篘独酌聊为寿,从此群芳兴亦阑。
孤根何事此柴荆,村色仍将腊候并。
横隔片烟争向静,半沾残雪不胜清。
等闲题咏谁为愧,子细相看似有情。
搔首寿阳千载后,可堪青草杂芳英。
“半沾残雪不胜清”亦佳句也。李雁湖注荆公梅花诗谓“粉绡”、“红蜡”之联为魏野诗,恐不然也。“此”一作“在”。
写花朵:“红艳”、“暄妍”、“剪绡”、“点酥”、“团栾”、“粉绡”、“红腊”;
写花枝:“水边篱落忽横枝”、“疏影横斜水清浅”、“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一枝深映竹丛寒”;
写花香:“天与清香”、“暗香浮动”、“一味清新”、“阵阵寒香压麝脐”;
这些都是正面描写,方方面面可谓穷形尽相。
还写水的衬托、月的衬托,如著名的警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雪的衬托,如“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宿霭相沾冻雪残,一枝深映竹丛寒”、“横隔片烟争向静,半沾残雪不胜清”,竹林的衬托,“一枝深映竹丛寒”,还写到种种情态,如“占尽风情向小园”、“向背稀稠画亦难”、“小园烟景正凄迷”,可谓勾魂摄魄,反复渲染,从来的咏梅诗都没有写到这种程度。当然这些描写也并不都是林逋的独特发现、独特创造,有些意象、词语、意境在前人的咏梅诗中也曾出现,如杜甫“冷蕊疏枝半不禁”、“江边一树垂垂发”、“江路野梅香”,与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神似,但都没有林逋写得如此集中。
和靖风流百世长,吟魂依旧化幽芳。已枯半树风烟古,才放一花天地香。不肯面随春冷暖,只将影共月行藏。悬知骨法清如许,传得仙人服玉方。
数花疏疏静处芳,便成佳景不荒凉。暖回穷谷春常早,影落寒溪水也香。自倚风流高格调,唯消质素淡衣裳。满天霜月花边宿,无复庄周蝶梦狂。
泠泠涧水石桥傍,春正浓时风味长。清介终持孤竹操,繁华不梦百花场。描来月地前生瘦,吹落风檐到死香。结习已空无染着,每来花下辄成狂。
冻花无多树更孤,一溪霜月照清癯。终身只友竹君子,雅志绝羞松大夫。白玉都拚雕作蕊,黄金不惜捻为须。亦知世有春风伴,问万花中着得无?
孤芳嫌杀浑群芳,雪满山坳月满塘。韵士不随今世态,仙姝犹作古时妆。雪羞洁白常回避,春忌清高不主张。地僻何妨绝供给,饥来只用咽寒香。
千林冻损积阴凝,一点春从底处生。玉色独钟天地正,铁心不受雪霜惊。孤芳若与东君背,数树能令南纪明。醉后惟愁踏花影,青鞋不敢近花行。
数株如玉照寒塘,无日无风自在香。谷冷难教春管领,山深自共雪商量。已成到骨诗家瘦,不卖入时宫样妆。乱插繁花花下醉,只应我似放翁狂。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洒落胸襟不受尘,水沉为骨玉为神。直疑天上浑无雪,不许人间别有春。驱遣山蜂离境界,招呼野鹤作比邻。分明清入仙臞格,人似孤山始得真。
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腊前恰见无多蕊,天下还他第一春。香在雪天孤有韵,影于月地四无邻。逃禅未到天然处,笔底如何写得真。
穷腊无花可入诗,何人翦玉着南枝。香浮风细月明夜,春在天寒日暮时。玉面亭亭成独立,冰心皎皎竟谁知。眼明数点窗前白,梦见鲁山元紫芝。
落尽精英宇宙荒,天将清白付幽芳。万花场里春无色,独树桥边月有香。怪怪奇奇依水石,潇潇洒洒带冰霜。琼肤耐得寒如许,薄薄轻绡翦作裳。
花中气节老逾刚,万木摧残独自芳。天女不生凡意想,月娥偏尚澹梳妆。精神冰玉前生瘦,骨髓栴檀抵死香。说到调和天下口,轻轻桃杏敢承当。
天姿雅澹似高人,万树千红总后尘。花早花迟两年景,枝南枝北一家春。轻轻欲折还休去,得得相看不厌频。坐到参横浑未晓,夜窗无月更传神。
如唐李群玉《山驿梅花》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
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李涉《山中五无奈何》
无奈梅花何,满岩光似雪。春风总未至,
独自惊时节。欲见惆怅心,又看花上月。
来鹄梅花
枝枝倚槛照池冰,粉薄香残恨不胜。
占得早芳何所利,与他霜雪助威棱。
宋梅尧臣《梅花》
似畏群芳妬,先春发故林。曾无莺蝶恋,空被雪霜侵。
不道东风远,应悲上苑深。南枝已零落,羌笛寄余音。
朱熹《梅》
姑射仙人冰雪容,尘心已共彩云空。
年年一笑相逢处,长在愁烟苦雾中。
也有借梅表达知音难遇,如
朱熹《宋丈示及红梅腊梅借韵两诗复和呈以发一笑》
风雪催残腊,南枝一夜空。谁知荒草里,却有暗香同。
质莹轻黄外,芳胜浅绛中。不遭岑寂侣,何以媚孤丛?
还有表达冰清玉洁、不为人所识,徒以颜色事人的委屈
如吕本中《梅》
独自不争春,都无一点尘。忍将冰雪面,所至媚游人。
还有反映在政治斗争中遭致打击的愤懑,如唐张九龄《庭梅咏》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妬,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南宋刘克庄的《落梅诗》也是一首有政治寓含的诗: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沾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
先生岁晩被人疑,梅畔浑无一字诗。明月清风愁并案,野花啼鸟怕随司。
区区毛郑号精专,未必风人意果然。犬彘不吞舒亶唾,岂堪与世作诗笺。
和靖林间欬嗽时,一边觅句一边饥。而今始会天公意,不惜功名只惜诗。
老子无粮可御冬,强鸣饥吻和寒蛩。舍南舍北花如雪,止咽清香饱杀侬。
与梅交絶几星霜,瞥见南枝喜欲狂。便欲佩壶携铁笛,为花痛饮百千场。
一联半首致魁台,前有沂公后简斋。自是君诗无警?,梅花穷杀几人来。
春信分明到草庐,呼儿沽酒买溪鱼。从前弄月嘲风罪,即日金鸡巳赦除。
菊得陶翁名愈重,莲因周子品犹尊。从来谁判梅公案,断自孤山迄后村。